APP下载

浅析二次函数在高中阶段的应用

2012-10-26史志红

中国校外教育 2012年11期
关键词:值域定义域一元二次方程

◆史志红

(河北省乐亭第二中学)

浅析二次函数在高中阶段的应用

◆史志红

(河北省乐亭第二中学)

一、进一步深入理解函数概念

初中阶段已经讲述了函数的定义,进入高中后在学习集合的基础上又学习了映射,接着重新学习函数概念,主要是用映射观点来阐明函数,这时就可以用学生已经有一定了解的函数,特别是二次函数为例来加以更深认识函数的概念。二次函数是从一个集合A(定义域)到集合B(值域)上的映射:A→B,使得集合B中的元素y=ax2+bx+c(a≠0)与集合A的元素X对应,记为(x)=ax2+bx+c(a≠0)这里ax2+bx+c表示对应法则,又表示定义域中的元素X在值域中的象,从而使学生对函数的概念有一个较明确的认识,在学生掌握函数值的记号后,可以让学生进一步处理如下问题:

类型Ⅰ:已知(x)=2x2+x+2,求(x+1)

这里不能把(x+1)理解为x=x+1时的函数值,只能理解为自变量为x+1的函数值。

类型Ⅱ:设(x+1)=x2-4x+1,求(x)

这个问题理解为,已知对应法则下,定义域中的元素x+1的象是x2-4x+1,求定义域中元素X的象,其本质是求对应法则。

把所给表达式表示成x+1的多项式。

二、二次函数的单调性,最值与图象

在高中阶阶段学习单调性时,必须让学生对二次函数y=ax2+bx+c在区间(-∞,-b/2a]及[-b/2a,+∞)上的单调性的结论用定义进行严格的论证,使它建立在严密理论的基础上,与此同时,进一步充分利用函数图象的直观性,给学生配以适当的练习,使学生逐步自觉地利用图象学习二次函数有关的一些函数单调性。

类型Ⅲ: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并通过图象研究其单调性。

首先要使学生弄清楚题意,一般地,一个二次函数在实数集合R上或是只有最小值或是只有最大值,但当定义域发生变化时,取最大或最小值的情况也随之变化,为了巩固和熟悉这方面知识,可以再给学生补充一些练习。

如:y=3x2-5x+6(-3≤x≤-1),求该函数的值域。

二次函数的知识,可以准确反映学生的数学思维:

类型Ⅴ:设二次函数g(x)=ax2+bx+c(a>0)方程g(x)-x=0的两个根 X1,X2满足0<x1<x2<1/a.

(Ⅰ)当 X∈(0,x1)时,证明 x<g(x) <x1.

(Ⅱ)设函数g(x)的图象关于直线x=x0对称,证明x0<x2.

解题思路:

本题要证明的是x<g(x),g(x)<x1和x0<x2,由题中所提供的信息可以联想到:①g(x)=x,说明抛物线与直线y=x在第一象限内有两个不同的交点;②方程g(x)-x=0可变为ax2+(b-1)x+1=0,它的两根为x1,x2,可得到x1,x2与a、b、c之间的关系式,因此解题思路明显有三条①图象法②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关系③利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辅之以不等式的推导。现以思路②为例解决这道题:

(Ⅰ)先证明x<g(x),令g(x)=g(x)-x,因为 x1,x2是方程 g(x)-x=0的根,g(x)=ax2+bx+c,所以能 g(x)=a(x-x1)(x-x2)

因为0<x1<x2,所以,当 x∈(0,x1)时,x-x1<0,x-x2<0得(x-x1)(x-x2)>0,又 a>0,因此 g(x)>0,即 g(x)-x>0.至此,证得 x<g(x)

根据韦达定理,有x1x2=ca

∵ 0<x1<x2<1/a,c=ax1x2<x=g(x1),又 c=g(0)

∴g(0)<g(x1)

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曲线y=g(x)是开口向上的抛物线。因此,函数y=g(x)在闭区间[0,x1]上的最大值在边界点x=0或x=x1处达到,而且不可能在区间的内部达到,由于g(x1)>g(0),所以当x∈(0,x1)时g(x)<g(x1)=x1,

即x<g(x)<x1

(Ⅱ)略

二次函数,它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作为最基本的幂函数,可以以它为代表来研究函数的性质,可以建立起函数、方程、不等式之间的联系,可以偏拟出层出不穷、灵活多变的数学问题,考查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和综合数学素质,特别是能从解答的深入程度中,区分出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和思想方法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猜你喜欢

值域定义域一元二次方程
攻克“一元二次方程”易错点
如何求抽象函数的定义域
函数的值域与最值
“一元二次方程”易错题
函数的值域与最值
对一元二次方程问题的深入思考
抽象函数定义域的四种类型
值域求解——一个“少”字了得
Poincare映射的定义域
破解函数值域的十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