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的金融类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设置
——以《阳光健身运动》课程为例
2012-10-26王海棠
王海棠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体育军事部,浙江 杭州 310018)
理论与方法探索
基于“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的金融类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设置
——以《阳光健身运动》课程为例
王海棠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体育军事部,浙江 杭州 310018)
本文基于“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从课程定位、教学设计思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成绩评定等方面设置了阳光健身运动课程,补充了传统体育课程的内容,为终身体育奠定了基础。
阳光体育运动;体育课程;高职院校
1 前 言
为了切实推动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国家号召全国各级、各类学校要根据本地区、本学校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掌握至少两项日常锻炼的体育技能,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切实提高体质健康水平。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在“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过程中,从课外的冬季长跑接力、课外早晚锻炼考勤向课内的课课练延伸,从课内的课课练向更多的体育项目设置延伸,让更多的学生掌握至少2项体育项目,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开设《阳光健身运动》课程,每一个项目都能在阳光下、在大自然中进行教学。
2 开设阳光健身运动课程的意义
2.1 补充传统体育课程内容
阳光健身运动课程打破了高职院校传统体育课程体系坚冰,引领高职院校体育生活化时尚。以职业实用性体育为基础,引入与高端行业从业人员所喜爱的、便于实施的并在国内外有广泛参与基础的高尔夫、定向运动、极限飞盘、健身舞蹈等项目,拓展教学内容。对于现在流行的时尚运动项目的引进,也有助于学生学到与社会相联系的运动项目,为其将来更好地融入社会的时尚运动打下较好的基础。
2.2 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阳光健身运动课程教学内容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求,即终身化、社会化、生活化、实用化、个性化。在课程设置上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兴趣要求,要注意培养、引导学生对时尚体育项目的爱好,让他们体验到参与体育活动所带来的乐趣,使体育锻炼成为一种生活需要。注重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根据金融类高职院校的特点,选取的课程内容应适应将来的职业和生活环境的特点,使其在人生的各个阶段,各种不同情况下都能采用正确的方法、手段保证自身的健康,进而保证高质量地完成工作任务。
3 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基于全社会,尤其是学校体育日益重视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大背景,本着积极引导学生走向户外,走向大自然,拥抱阳光,积极从事有氧健身运动的科学创新理念而开发的组合型课程,属于公共体育基础、必修课性质。课程受益对象为在校一二年级学生,以一学年为开设周期,共34学时,具体见表1。
4 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程以环境优良的户外为主要教学场所的有氧健身运动,有效提高学生体育运动兴趣和运动参与水平;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有效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以金融系统职工余暇体育中休闲体育方向为主体的运动项目为内容,有效培育银领体育休闲能力;通过活动组织缔结团队,有效培养团队精神和职业综合素养;通过活动兴趣激发对学生参与第二课堂的热情,从而有效提升学生体育组织管理和自主锻炼能力。
表1 教学时数与分配
5 教学目标
本课程教学总目标是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分层目标具体如下。
5.1 参与目标:广泛参与,亲身体验,激情投入,有效培养和提高学生体育学习和锻炼兴趣。
5.2 认知目标:通过阳光体育课程学习,使学生真正体验运动乐趣,基本了解和掌握基本动作概念和技术结构。
5.3 技能目标:掌握1~2项运动技能,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习惯和能力。
5.4 情感目标:运动中体验到的流畅体验(高峰体验)改善心理状态,提高运动积极性。
5.5 发展目标:为今后从事职业岗位工作后的余暇体育活动提供终身体育锻炼项目和能力储备。
6 教学内容
本课程为组合型课程,有目标地设计了以职业实用性体育为基础,引入与金融类等高端行业从业人员所喜爱的、便于实施的并在国内外有广泛参与基础的高尔夫、定向运动、极限飞盘、健身舞蹈等四个项目,每个学期两项,每项16课时。
7 成绩评定
第一学期,参与率20%,综合能力20%,专项达标20%,专项素质20%,课外体育锻炼考勤20%。第二学期,参与率20%,专项达标20%,综合能力及专项素质20%,课外体育锻炼考勤20%,体育理论20%。
[ 1 ] 苗秀丽.开展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认识与思考[ J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8,26(2):424-44.
[ 2 ] 冯唯锐,徐蕾.“阳光体育运动”解析及高校实施的策略研究[ 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20(4):13-16.
[ 3 ] 徐昊,傅钢强.“阳光体育运动”内涵、地位及意义的再阐释[ J ].山东体育科技,2009,31(2):61-63.
[ 4 ] 冯唯锐,徐蕾.“阳光体育运动”解析及高校实施的策略研究[ 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20(4):13-16.
G807.0
A
1674-151X(2012)04-084-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2.04.040
投稿日期:2012-02-17
王海棠(1979 ~),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体育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