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高职高专学校体育教师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研究
2012-10-26刘毅
刘 毅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公共课部,湖南 株洲 412012)
实验与调查
医学类高职高专学校体育教师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研究
刘 毅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公共课部,湖南 株洲 412012)
文章借助课程论和教学论等学科的理论,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法,调查与分析医学类高职高专学校体育教师综合素质的评价指标情况,并根据医学类高职高专学校体育教师综合素质评价的现状,分析医学类高职高专学校体育教师必须具备的综合素质。通过该问题的研究,完善了医学类高职高专学校体育教师综合素质的评价指标体系,促进和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为医学类高职高专学校体育教师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医学类;高职高专学校;体育教师;评价体系
教师素质是教师稳固的职业品质,它是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础,通过教育和自我提高而形成的具有一定时代特点的思想、知识、能力等方面的身心特征和职业修养。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素质的好坏决定着教师工作成效的高低,影响着学生未来的发展。教师素质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教师素质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并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通过教师素质评价,对于发现和发展教师良好的素质,促进教育教学改革都具有重要作用。根据课题研究的前期调查发现,湖南省6所医学类高职高专学校体育教师综合素质的评价体系、评价指标没有完全体现出医学类高职高专学校体育教师的特点,评价体系、评价指标都是与其他专业教师相同。因此,本文针对这一情况,研究、分析和优化医学类高职高专学校体育教师综合素质的评价指标体系。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法,调查与分析湖南省医学类高职高专学校的体育教师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2 结果与分析
2.1 医学类高职高专学校体育教师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构建2.1.1 采用因子分析法、相关分析的方法,对指标进行分析本文对湖南省医学类高职高专学校体育教师综合素质的评价指标进行了问卷调查,最终经特尔菲专家法检验问卷,共设计了43项有关体育教师综合素质评价的指标,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因子分析。首先进行KMO和Bartlett球形检验,检验结果可知,巴特利特球度检验统计量的观测值为846.1,相应的概率P接近0,说明相关系数矩阵与单位阵有显著差异。同时,KMO值为0.724,根据Kaiser给出的KMO度量标准可知原有变量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通过旋转后的因子成分矩阵分析,43项指标可以归为10个公共因子,旋转后的10个公共因子累计贡献率为83.27%,用10个公共因子代替43个指标,可以概括原始变量约八成以上的信息,因此可以认为10个公共因子可以解释大部分变量。
由方差极大法正交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可知,指标34、31、32、33、40、42、6、39、15在第1个因子上有较高的载荷,第1个因子主要解释了这9个变量,可解释为教育能力类方向因子。指标9、10、8、11、16、7、12、21、27 在 第2个因子上有较高的载荷,第2个因子主要解释了这9个变量,可解释为教学能力类方向因子。指标28、18、26在第3个因子上有较高的载荷,第3个因子主要解
释了这5个变量,可解释为教研能力类方向因子。指标43、25、23、24、22、37、19在第4个因子上有较高的载荷,第4个因子主要解释了这5个变量,可解释为教育工作态度类方向因子。指标13、14、17、41在第5个因子上有较高的载荷,第5个因子主要解释了这4个变量,可解释为教学策略与自我评价类方向因子。指标2、3、1、5在第6个因子上有较高的载荷,第6个因子主要解释了这4个变量,可解释为教育策略与学生评价类方向因子。指标36、35在第7个因子上有较高的载荷,第7个因子主要解释了这2个变量,可解释为教学目标分析类方向因子。指标30、29在第8个因子上有较高的载荷,第8个因子主要解释了这2个变量,可解释为训练裁判能力类方向因子。指标4、20在第9个因子上有较高的载荷,第9个因子主要解释了这2个变量,可解释为学情分析类方向因子。指标38在第10个因子上有较高的载荷,第10个因子主要解释了这1个变量,可解释为教学内容分析类方向因子。
2.1.2 计算医学类高职高专学校体育教师综合素质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本文将采用R型因子分析法的初始因子计算出各指标的权重系数。由于R型因子分析的初始因子矩阵中的因子载荷是Aij是第i个指标和第j个主成分的相关系数,因而可以根据各指标的因子载荷大小来确定各个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从而计算出各指标的权重系数。初始因子Aij反映了各指标与主成分的相关程度(相关程度的大小看绝对值)。把第一主成分上的43个初始因子绝对值相加得24.692,把第二主成分上43个初始因子绝对值相加得19.534……把第十主成分上的43个初始因子绝对值相加得7.210。
表1 医学类高职高专学校体育教师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X3在第一主成分上的权重系数为,0.783/24.692,在第二主成分上的权重系数为,0.093/19.534。因而,第i个指标的权重系数Ti可定义为:
即T3=0.783/24.692+0.093/19.534+……0.091/7.210=0.179
同 理 可 以 计 算 出 T3、T37……T38。把Ti规一化成百分数,可得T3=2.23%,T37=2.30%……T38=2.41%。这就是 43个指标的权重系数。
2.1.3 构建医学类高职高专学校体育教师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医学类高职高专学校体育教师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主要是以数理统计的数据为依据,根据对43个指标的因子分析和各指标权重系数的计算建立医学类高职高专学校体育教师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表1)
2.2 医学类高职高专学校体育教师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初测
为了检验医学类高职高专学校体育教师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是否合理、可行,选取了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益阳医学高等专科、怀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和湘潭职业技术学院4所学校的30名体育教师作为测试对象。
表2为被测试体育教师的一级指标得分情况,由于文字篇幅有限无法列出总分和二级指标得分情况。从中分析可以看出:湖南省医学类高职高专学校体育教师综合素质的评价中,体育教师在教育能力类、教学能力类、教学工作态度、教学内容分析能力4个方面达到优秀比例的人数比较多,而在教研能力类方面达到优秀比例的人数相对较少,基本集中在“良好”标准中,甚至有些教师的教研能力处于“一般”标准中。通过实地调查发现,这4所学校体育教师申请、参与的课题不多,有些学校近两年都没有成功申请过省级以上课题,论文统计情况也不是很理想,这些学校的体育教师学历结构基本还是以本科为主,在读研究生无法承担起科研的重任,新进的研究生数量有限。因此,医学类高职高专学校体育教师的教研能力还不是很强,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科研团队。但是,医学类高职高专学校的体育教师教学能力、教育能力、教学工作态度和教学内容分析4个表现优秀,这是与体育部门每学期按时组织体育教师进行教研教改、集体备课的教学活动分不开的,这4所医学类高职高专学校每期都会安排体育教师8次以上的听课计划,组织教师进行说课、讲课的比赛,从一定程度上提高和加强了体育教师的教育能力、教学能力和教学内容分析的能力。
表2 测试对象一级指标的评价结果统计表 (N=30)
以上的评分没有采用模糊相关评判法进行评价,但是该方法简单易行,可以直观地看到一级、二级指标具体的得分情况,方便学校对体育教师的教学评价,同时也有利于教师查找自身的不足,从而指导教师进行培养和提高。
3 结 论
3.1 医学类高职高专学校体育教师综合素质的评价指标情况可以归纳为10个因子,分别教育能力类方向因子、教学能力类方向因子、教研能力类方向因子、教育 工作态度类方向因子、教学策略与自我评价类方向因子、教育策略与学生评价类方向因子、教学目标分析类方向因子、训练裁判能力类方向因子、学情分析类方向因子、教学内容分析类方向因子。
3.2 根据因子分析的初始因子矩阵表计算得出权重系数,并建立医学类高职高专学校体育教学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
3.3 构建的医学类高职高专学校体育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简便易行,测试评价的结果直观。
3.4 通过初步测试发现医学类高职高专学校体育教师综合素质在教育能力、教学能力、教学工作态度、教学内容分析能力4个方面表现达到优秀的教师比较多,但是在以后的体育教师综合素质培养中,应该重点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提供一定的进修、学习机会,鼓励体育教师参加各种研讨会,以此弥补科研方面的不足。
[ 1 ] 钟启泉,汪霞,王文静.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 2 ] 胡中锋.教育评价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 3 ] 薛微.SPSS统计分析方法及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 4 ] 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 5 ] 张茂泉.高校公共体育课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 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9(2):103-106.
[ 6 ] 齐立斌.湖南农业大学公共体育课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J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08,26(1):62-64.
G807.4
A
1674-151X(2012)01-070-03
10.3969/j.issn.1674-151x.2012.01.035
投稿日期:2011-09-18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2010年度校级教研教改课题(2010J02)。
刘毅(1980 ~),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