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世界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向日葵式”形态
2012-10-25楼俊超
楼俊超
【摘要】经济全球化是目前全球化进程的核心向度。对于第三世界来说,其带来的风险与机遇却是不均衡的。这源于第三世界现实实力的薄弱和经济理论的缺失。第三世界国家应联合起来,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风险和挑战,采取向日葵式的顶层设计,努力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 第三世界 国际经济新秩序 向日葵形态
自二十世纪末以来,“全球化”被提上了议程。在全球化进程中,整个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相互联系得更加紧密,相互交流得更加深远,相互依存得更加强烈。其中,经济全球化是所有领域全球化的核心向度。
对于第三世界来说,虽然全球化带来了机遇,但是由于自身經济和科技水平相对落后,不仅面临着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和技术优势的巨大压力,而且各个第三世界国家经济主权和经济安全也受到严重挑战。经济全球化是在国际经济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形成和发展的。在旧的国际经济秩序下,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国际贸易、生产要素、资本投资、金融流通、人力资本等各个方面都占有优势,由其主导制定的“游戏规则”虽有符合社会化大生产的一面,但总体上看还不够公平,是不利于经济活动合理展开的。
从现状来看,第三世界中崛起的中国和印度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但这比起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受益程度和范围来说真是凤毛麟角。世界上多数国家是第三世界国家,多数第三世界国家的贫穷问题未能解决。
资本主义经济学理论的弊端
经济全球化所伴随的受益片面化,这在目前经济理论的框架内有其必然性。自经济全球化兴起以后,几乎所有的著名经济学家都出身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几乎所有的经济学理论都是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而服务的。
按照资本主义经济学理论,贸易总是能够带来有利的影响。因此,无论是什么学派的经济学家,都有一个普遍共识,认为需要进行自由贸易,并且贸易能够促进人们的福利。
但是,资本主义经济学家犯了两方面的错误:第一,对于那些经济全球化程度不高且没有能力参与制定经济全球化游戏规则的第三世界国家来说,它们在全球市场上只能是处在一种价格接受者的地位上,因此并没有按照实际的价值制定合理价格的权利,注定是被剥削者。第二,经济全球化带来外来的廉价输入品必将冲击第三世界国家的民族工业,一旦本国的民族工业被冲垮以后,随之而来的就是外国跨国公司的垄断,并带来更加不平等的待遇。虽然有些资本主义经济学家已经看到了这一点,但他们仍然认为,一个国家总会存在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那么,一个国家总可以依靠生产这些产品并通过国际贸易来造福人民。然而,他们的理论建立在这样的一个前提预设基础上,即一个国家总能找到与别国相比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这在两个国家相比较来说是正确的。
但是,在当今国际上,一个小国很可能没有这样的产业。比方说,甲、乙、丙三个国家同时存在,而丙由于落后、资源有限等原因,任何产业的生产率都大大低于甲和乙,那么真正互助的贸易只会在甲乙之间展开,因为对于甲来说,乙相比起丙更适合它;对于乙来说,甲相比起丙更合适。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如果经济完全开放,本来就处于弱势的丙将无法获得利益。然而,这样的国家在目前第三世界里有很多。退一步来说,假使丙存在一个能够拥有绝对优势的产业,按照资本主义经济学家的理论,该国家就应放弃其他产业而专注于这个产业。那么这个时候,该产业很可能发展的很好,也可能在垄断国内的同时走向国际化,发展成为跨国公司。然而,跨国公司最主要的目的是追求自己的利润,是一个凌驾于国与国的意识形态之上的公司,那么,在现今多数国家实行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情况下,该公司的茁壮成长不一定会对本国的经济发展有高程度的“反哺”作用。公司的发展不能代表国家的发展。
诚然,资本主义经济学家的理论对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来说可能是最有效的优化资源配置、获得最大效益的自然方式,但它却忽略了公平问题。所以,资本主义经济学家的理论是片面的,第三世界需要有自己的应对经济全球化的顶层设计。
第三世界联合起来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应采用“向日葵式”的理论形体。之所以取这个名字,是因为向日葵面朝太阳,代表希望与美好,中间的果实虽然颗颗都很小,但是紧密团结,欣欣向荣。第三世界国家采取这种理论模型的现实形态与向日葵的样子很接近。
资本主义经济学家推崇自由贸易,鼓吹比较优势,然而,在世界范围内来看,一个第三世界的小国很可能没有任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从现实中可以看到,比如作为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代表的美国,它的强大与繁荣是建立在剥削第三世界廉价劳动力、廉价原料等基础之上的,也就是说,它赚到的剪刀差正好也就是第三世界国家损失的那一部分。这就类似于一个向日葵,中间果实的养分是从它的叶子的光合作用那里吸收来的,果实的发达靠的是“剥削”周围的叶子。现在,世界经济的局面在资本主义经济学理论的引导下正是如此。
破解之道
首先,从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上来看,第三世界国家首先需要正视全球化的现状,而决不能因为全球化一定会带来种种的弊端和可能的风险就企图采取闭关锁国的回避态度。第三世界国家也要积极探讨,寻找行动的先导和指南,对经济全球化及其发展中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做出科学的回答。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速,使得第三世界的发展面临着种种突如其来的新情况、新问题。而这些新情况、新问题的解决,永远不要想在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学理论或者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获奖贡献”中找到。因此,第三世界需要重新回到始终为无产阶级着想的伟大革命导师马克思那里,积极研究他的立场、观点、方法,获得引领自己“解放”的思想。
其次,要通过缩小范围来寻找比较优势,改变单一小国在世界范围内缺失具有比较优势产业的状况。从现状上来看,经济区域化和集团化就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一条很好的路子。近几年来,经济合作化步伐加快,地区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强。目前,世界范围内经济区域化和集团化组织已经达到了一百多个。在经济全球化的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第三世界国家可以而且应该选择能够加强本国经济发展的区域化或者集团化组织。这种区域化或者集团化经济合作模式可以作为第三世界国家逐步融入全球化的一个过渡阶段,在自身没有完全准备好的情况下抵消西方经济强国的威胁。现在,一些由第三世界国家组成的地区经济合作组织,比如东盟、海湾合作委员会、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等,都显示出了很好的效果。其实,在这种区域经济合作的方式下,其成果已经远远超过了通过缩小范围来寻找比较优势这么一个简单的目标。如果用向日葵来做比喻,那么由众多第三世界国家组成的“叶子军团”已经能够比较好地制约经济全球化这个中心的“黑洞怪圈”的消极影响。
第三,要联合起来共同抵制剥削,重新寻回被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剥夺的经济利益。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既然资本的流动和统治也是全球化的,那么反对资本的剥削和统治也应具有全球性。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崛起的中国与印度无疑是受益者。其中,中国又是一个难得的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并且,中国也是唯一一个在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占有一席之地的第三世界国家。中国共产党的几代领导人都高度重视世界政治经济形势,高度关注第三世界的发展状况并且愿意同第三世界紧密联合。毛泽东是明确提出三个世界划分的第一人,他明确宣布中国属于第三世界。邓小平进一步指出:“中国永远不会称霸,永远不会欺负别人,永远站在第三世界一边。”①此后的几代领导人也都非常关切第三世界国家人民的生活状况。我们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在将来一定能够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作出更大的贡献。所以,为了捍卫自身的利益,第三世界国家有可能、有必要而且也应该紧密团结在以中国为核心的第三世界集体当中,改变以往的旧的受剥削的“向日葵式”图景,组成一个代表美好与希望的新型“向日葵式”世界。
第四,要努力突破国际经济旧秩序,建立完善国际经济新秩序。这是第三世界国家解决所有问题的实质和关键所在。既然在国际经济旧秩序的条件下,经济全球化产生了不利于第三世界国家的结果,那么,当然可以而且有必要建立和完善国际经济新秩序。面对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咄咄逼人的形势,第三世界国家不能消极等待,坐以待毙、任人宰割,而需要积极面对,团结起来进行斗争。一方面,第三世界国家能够积极地组织好区域化经济,用这种发展模式来抵消经济全球化的一些负面效应;另一方面,第三世界国家能够紧密地团结起来,为自己未来的美好的前景而奋斗。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部)
注释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5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