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荣誉观初探
2012-10-25吴国萍
吴国萍
【摘要】荣誉观是古希腊人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苏格拉底时代,由于城邦衰落而导致的道德滑坡,使苏格拉底决心通过道德教化重建雅典人的道德体系。于是苏格拉底提出了“认识你自己”、“美德即知识”、“人生的最高目的是寻求善”等哲学命题,从中反映出他对荣誉的独到理解和认识。
【关键词】苏格拉底 荣誉观伦理思想
关于苏格拉底哲学思想、教育思想、法律思想、政治思想等的研究广泛而深入,涌现出了大批质量较高的研究成果。但是,作为伦理学的一项重要内容,苏格拉底的荣誉观却很少被研究触及。基于此,笔者在对苏格拉底伦理思想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对其荣誉观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起到抛砖引玉之效果。
苏格拉底荣誉观的产生
伯罗奔尼撒战争的爆发使希腊古典时代的兴盛期很快走到了尽头,希腊城邦很快走向衰落。在这种急剧变动的历史时期,希腊社会,特别是雅典经历了大起大落的转折,社会价值观和伦理观走向滑坡。在社会激烈动荡、道德水平直线下降的现实面前,雅典的哲学家们对人的本质、生活的目的等作了深入的探讨,对希腊人固有的荣誉观作了深刻的反思,使荣誉观走上了真正哲学的轨道。其中苏格拉底是当之无愧的开先河者,他“给了哲学那样有力地推动,以致直到古代世界的终结,哲学从来没有离开过他所指引的道路,自那以后,认识论和伦理学成了关注的中心。”①
战争激化了各种矛盾,雅典人变得凶残暴虐、唯利是图,无视光荣与耻辱。“至于所谓荣誉,没有人表示自己愿意遵守它的规则,因为一个人是不是能够活到享受光荣的名号是很有问题的。一般人都承认,光荣的和有价值的东西只是那些暂时的快乐和一切使人能够得到这种快乐的东西。”②雅典在战争中的失败和这一切精神上的变化,苏格拉底都亲身体验到了。作为一个热忱的爱国者,他不能容忍国家就这样沉沦下去;作为一个哲学家,他要思索雅典没落的原因,从而为它找到拯救之路。苏格拉底认为以上种种恶果都源于精神方面的弊病,只能从思想上找原因,从改善雅典人的道德着手。但他已不能满足于往日的那种道德了,因为他已亲眼见到种种的不义正是从以往被雅典人视为光荣正义的事情里发生的。外部世界的失落,促使苏格拉底转而经营人的内在精神大厦的设计和建设。他强调人的内在精神生活的价值,宣称灵魂是人生最高价值的源泉,并终身致力于人的灵魂的改善。他深入地研究了人本身,试图将人从当时流行的、也是智者们所肯定的物质利益和肉体欲望中解脱出来,去追求灵魂的善。在他看来,这是匡正当时社会道德沦落的哲学使命,也是挽救雅典的根本途径。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苏格拉底提出了“认识你自己”、“美德即知识”、“人生的最高目的是寻求善”等哲学命题。从中,我们看到了苏格拉底独到的荣誉观,并理解了苏格拉底试图重建雅典道德体系中的荣誉观的苦心。
苏格拉底的荣誉观
认识自己、认识一种光荣有益的生活道路是取得荣誉的前提。苏格拉底按照德尔斐神庙的古老神谕,提出了“认识你自己”的伦理要求。色诺芬曾在《回忆苏格拉底》中对这个哲学论题作了通俗的解释:人必须先考察自己对于作为人的用处如何,能力如何,才能算是认识自己。这就是说,人应该在实现自身价值、行使权利和尽到义务之前,首先认识到人之为人的意义和价值,认识到人的正确生活方式,从而度过有意义的一生,取得真正的荣誉。所以,有学者指出:“苏格拉底的哲学的主题是认识人本身,不再是天上的和人之外的自然界事物。”③如何才能认识自己?苏格拉底认为只有首先承认自己的无知,放弃原有的经验性的、感性的东西,去发现理性的知识,发现事物的概念,认识真理。因此,人应有自知之明,最终实现自己的智慧本性。人的无知体现在对生活真谛的错误认识,体现在对物质利益和肉体享乐的过度追求,却不曾认识到精神的富足才是真正的幸福,追求有意义的生活才是永久的光荣。苏格拉底认为人应该有“高贵的灵魂”,要想头和身体健康,必须从治疗灵魂开始,靈魂是首要的、最根本的。苏格拉底的这种提法在哲学史上具有非凡的意义。“他所教导的不是单纯的知识和局部的智慧,而是要给人生和哲学灌注新的生命,震撼人的全部心灵,使之摧毁旧我寻求自新,这样就引起了人类思想精神和哲学的全盘改造。”④“认识你自己”哲学命题的提出是对当时流行的追求眼前利益和物质利益至上思潮进行的有力抨击,促使希腊人从更深更广的角度思考人生和人生的价值。
美德是取得荣誉的途径,美德即知识。苏格拉底在“认识你自己”的哲学命题之后进一步提出了“美德即知识”这一道德哲学的基本原则。他认为智慧或知识能力是神赋予人的灵魂的本性,灵魂能够实现自己的本性就会有知识,也就有美德。反之,人如果愚昧无知,不能认识美德,就必然坠入恶行。有了知识,也就有了认识和辨别的能力,从而也就可以趋善避恶,自觉去做光荣的和好的事情。既然一切正义的、光荣的和好的行动,都是遵循着理性、明智来做的,那么公正和所有其他美德也都是来自于明智的。这就是说,人们只有借助于自己的知识,才能变得明智;只有明智,才能有美德;只有在美德指导下去行事,才能得到荣誉。
苏格拉底说的“美德即知识”中的“知识”主要是指要能认识人自己的本性,是自我认识的理性知识。苏格拉底在此明确肯定了理性知识在人的道德行为中的决定性作用,“在古代希腊以至整个西方哲学中首次建立起一种理性主义的道德哲学,赋予道德价值以客观性、确定性和普遍规范性”⑤。在当时条件下,自我认识的理性知识的取得必然会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从而认清义与不义,明辨是非与荣辱,使人们从浮躁、邪恶、贪图虚名的歧路上回归正轨。
苏格拉底明确指出了人们同样是活着,但是活着的质量和意义却大不相同:不能判断善恶、明辨荣辱的人只能是庸庸碌碌虚度一生,只有因具备美德和智慧而被人们赞美的人才能独立于芸芸众生之外,获得高人一等的荣誉。
善是人生的最高目的,至善的生活是光荣的生活。生活的目的历来是哲学家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苏格拉底也不例外。他说:“善是一切行为的目的,一切事物皆为此目的而行事,而非善以其他一切事物为目的。”大而言之,善是全部社会生活的目的,治理城邦的目的就是要使城邦和公民们尽可能成善。关于善的含义,西方学者比较强调其有益、有用性,柏拉图和色诺芬都有这样的记载。色诺芬在《回忆苏格拉底》里论述说,对于任何人有益的东西,对他来说就是善。柏拉图在《卡尔米德篇》中说苏格拉底将关于善的知识称之为“某种关于人的利益的知识”。苏格拉底在这里所强调的“利”不可片面地理解为一己私利。他反对一般人的为满足个人的情感和欲望需要的功利观,认为这种利益是表面的、短暂变化的,不是真正的利益。而真正的利益,就个人和社会的关系说,“应该是个人服从社会和城邦的利益;但是它绝不忽视个人的利益,只是他认为个人的最高的利益应当是满足灵魂需要的而不是满足肉体需要的利益,所以他认为最高的善是和知识、真理、美相一致的,是真善美相统一的功利观。”⑥
在苏格拉底看来,善是人生唯一的目的,只有按照善的原则生活才是有价值的人生。这种生活使人灵魂高尚,生时受人称赞,死后美名传扬。那些只顾追求眼前功名利禄的人不会得到真正的幸福,相反却由于他们追求名位给城邦带来灾难而受到人们的唾弃。真正的声誉来自良好的行为和修养,善的生活同时就是光荣的、有意义的生活。所以,苏格拉底毕生致力于改善人们的道德和灵魂,至死不渝。他说:“我试图逐个劝说你们不要把实际利益看得高于精神和道德的良好状态,或者更广义地说,把国家或其他任何事物的实际利益看得高于或保持它们的良好状态。”苏格拉底教导人们应该懂得生命的价值,人生的价值就在于通过审查人的生活而趋向至善。“另一方面,不可一日不谈论善和其他各种主题,你们听到我和其他人谈论和考察这些事情,这确实是一个人能做的最好的事,不经受这种考察的生活是没有价值的。”
苏格拉底用认识你自己为人们指明了通往荣誉的生活道路;用美德即知识教育人们修习自己的德行,通过智慧和美德获得荣誉;他指引人们过至善的生活,从而度过光荣的一生,并最终使公民重拾昔日建立在爱国主义基础上的荣誉。苏格拉底以自己的言行证明着人生的价值和目的,促使人们以更加理性的方式思考人生、利益与荣誉。他以整个的生命去教化雅典人,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永恒的荣誉。
(作者为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法政系副教授;本文系河北民族师范学院2009年科研立项项目,项目编号:200918)
注释
①[德]E·策勒尔:《古希腊哲学史纲》,翁绍军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104页。
②[古希腊]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上),谢德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0年,第141页。
③④杨适:《古希腊哲学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323页。
⑤⑥汪子嵩,范明生,陈村富,姚介厚:《希腊哲学史》(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437页,第44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