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制度建设 严格河北水资源管理

2012-10-25

中国水利 2012年7期
关键词:节水型管理制度用水

袁 福

(河北省水利厅,050011,石家庄)

河北省属资源性缺水省份,全省水资源总量205亿m3,人均水资源量307 m3,为全国人均值的1/7。全省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33m3,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0.65,用水效率仍有待提高;全省水功能区达标率40%,河湖水质尚未得到根本改善。“十二五”期间,河北省经济社会将形成快速发展、跨越式发展的态势,水资源需求面临刚性增长,水资源供给面临空前压力。

河北省被水利部确定为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试点以来,紧紧围绕服务“经济强省、和谐河北”战略目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以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为推手,抓住“三条红线”关键环节,建立健全科学指标、水资源监控、评估考核三大体系,划红线,定框架,编方案,抓基础,强能力,全省水资源管理工作取得长足进展。

一、全方位夯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基础

1.科学制定严重缺水应对方略

为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2009年,河北省人民政府第35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了《河北省严重缺水应对方略及近期实施意见》,确定加大省财政补贴力度,推动水务一体化改革进程。提出了“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大力争取区外新增水量,充分利用好引黄引江水”等八大应对严重缺水方略,谋划了“大力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加快引黄工程和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建设”等十项近期实施的重点工作。河北省应对严重缺水方略的出台与实施,为各地用足地表水、用好外调水、用活再生水、巧用苦咸水、慎用地热水、限采地下水、遏制高耗水、强力推节水、高效利用水、合力保护水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

2.着力强化水法规制度建设

近年,河北省水资源管理立法实现重大突破,先后制定了《河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河北省水资源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等法规规章,修订了《河北省取水许可制度管理办法》《河北省全社会节约用水若干规定》等规章,进一步完善了水资源管理法规制度,特别是新的立法适应了时代的需要,使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更具法律基础,使水资源统一管理更加深化。省政府和有关部门还制定一系列文件强化水资源管理,如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水资源费征缴工作意见的通知》,省财政厅、发改委、水利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河北省水资源费征收使用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省水利厅下发了《应对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管理办法(试行)》《重大水污染事件报告暂行办法》《关于规范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文件。

3.高度重视水资源专项规划编制

近年,河北省先后完成了“水资源综合规划”“环首都绿色经济圈水资源保护利用规划”“沿海地区水资源保护利用规划”等区域水资源规划,以及“南水北调受水区水资源统一调配与管理方案”“北戴河近岸海域治理行动计划涉水方案”“京沪高铁沿线封井实施方案”“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二五’规划”“城市再生水回用规划”等专项规划。

4.积极出台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水利部将河北省作为全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试点后,全省按照“四个率先”的要求,把出台省政府的意见作为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突破口。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水利厅组织起草了《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多次征求省委省政府18个部门、厅机关有关处室和各设区市的意见,并根据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反复修改,于2011年9月28日顺利通过河北省人民政府第94次常务会议审议。这个意见是全国第一个正式出台的省级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意见。石家庄市根据省政府的意见,也出台了《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

二、水资源管理工作成效显著

1.稳步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一是将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约束性指标纳入省委、省政府评价各设区市领导班子工作实绩综合考核评价体系;二是全省开展节水型社会试点建设的县(市、区)达到67个,约占全省的39%,实现了“以点带面、梯次推进”;三是探索实践了浮动定额、阶梯水价、提补水价等节水激励机制;四是渠灌区创造性地实施了“渠改管”工程,解决了计量问题,实现了节水50%、省钱30%、节地3%的效果;五是积极培育和发展农民用水者协会、企业和社区用水管理组织,推进了公众参与、民主化节水、机制建设。

2.不断细化水资源论证工作

河北省在开展电力、供水、采掘、化工、冶金、地温空调等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的基础上,探索了工业园区、产业发展规划、高速公路(铁路)等水资源论证工作,拓展了水资源论证工作范围,强化了论证工作的功能。新批取水量中非常规水占30%左右,促进了用水方式的转变。

3.探索了城乡一体化的水务管理体制改革

为了消除体制障碍,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河北省探索了城乡一体化的水务管理体制改革。承德市经历了成立水务局、统一管理城乡供排水、统一管理城乡防洪排涝三个步骤,实现了从“源头”到“龙头”的一体化管理。目前,全省共有9个设区市、128个县挂牌成立水务局,其中72家水务局初步实现了对城乡供水的行政管理。石家庄、衡水、承德、邢台等4个设区市水务局行使了供水、用水、排水、污水处理和回用等涉水事务的行政管理职能。

4.切实加强水资源保护工作

一是组织开展了城市自备井关停与京沪高铁等基础设施沿线地下水限采工作;二是提出了全省水功能区纳污能力及限制排污总量意见,建立了水污染事件报告和饮用水源地保护机制;三是探索了入河排污口规范化管理新路子;四是实行了跨市河流断面水质目标责任考核并扣缴生态补偿金政策。

5.逐步开展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

河北省水资源管理系统总体实施方案通过了水利部审查,为监控能力建设提供了技术依据。承德和石家庄市水资源实时监控与管理系统、张家口市张北县馒头营乡农业用水自动监测系统初步建成,黄壁庄水库等重要地表水源地水质自动监测设施、入河排污口在线监测系统试点建设取得成效,邯郸、邢台、衡水、廊坊等市和部分县也开展了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工作。

三、扎实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建设

今后几年,河北省将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在水利部的指导下,学习借鉴兄弟省(直辖市、自治区)的经验,按照“打造亮点,突破难点,狠抓重点,大胆创新,全面提升”的工作思路和“可操作、可监控、可评价、可考核”的原则,积极稳妥地开展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试点工作。

1.建立健全“三条红线”控制制度

建立用水总量控制制度,实施区域取用水总量控制与管理,加强规划和项目建设布局水资源论证工作,严格取水许可审批管理,加强地下水取水总量控制和水位控制,核定并公布地下水禁采和限采范围。建立用水效率控制制度,以农业灌区、工业园区、生活社区为载体,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建立健全有利于节约用水的体制和机制,严格建设项目节水“三同时”管理,加强用水户水量平衡测试,建设工业和城镇生活节水示范工程。建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核定水域纳污容量,建立水功能区水质达标评价体系,完善饮用水水源地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提高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能力。

2.加强监控和考核体系建设

开展水资源“四网一平台”监控基础设施建设,力争三年内建成水资源监控体系,实现监测网络化、管理信息化。制定《河北省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建立水资源管理责任与考核制度,把“三条红线”的指标列入省委、省政府水利发展考核的重要内容,将县级以上地方政府主要负责人对本行政区域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所负责任落到实处。

猜你喜欢

节水型管理制度用水
哪些火灾不能用水扑灭?
探讨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节约洗碗用水
节水型抽水马桶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与完善评析
涉军中小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探讨
太湖流域:统筹兼顾 多管齐下 积极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节水型生态灌区建设与展望
一次性用水
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建设节水型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