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导学案的课堂评价模式初探
2012-10-24王伟华
王伟华
新课程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了学生学习探究能力的发展。利用导学案开展导学式教学,可以改变传统教学的封闭性,在充分调动、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性学习的同时,也可以辅助进行课堂评价与检测,从而实现“导”、“教”、“评”的一体化。
根据生物学科不同学段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我们设计了四种类型的导学案,分别是基础学段常规教学的导学案、非基础学段常规教学的导学案、高三复习阶段教学导学案、高三复习阶段专题教学导学案。
现就应用不同类型导学案进行辅助的生物课堂教学检测与评价进行说明。
一、基础学段常规教学的导学案
本类型导学案适用对象为高一,根据高一新生刚刚开始高中学习,学习习惯正在养成过程中的特点,主要强调对学生已有知识的“课前评价”。在设计上分为“自主预习”、“课堂互动”与“巩固训练”三个主要环节。
1. 自主预习——在课前进行有效的预习指导,并可对学生的已有知识进行检测。自主预习前,根据课标要求,设定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其作用既可以在学习新课前帮助学生明确每节课学习的核心任务,实现有有针对性的预习,同时也可以在教学活动结束后,辅助学生对课节的核心知识进行自我检测。
自主预习主体包括预习指导与预习质疑,要求学生在课前完成。教学前我们选择随机选取部分学生学案进行检查,以便及时掌握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更重要的是借此了解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并在课前评价的基础上更好地组织课堂教学活动,使其更有针对性。
例如,在第一章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课时1)的导学案中,我们发现有9名同学(共抽查64名同学),占抽查人数的14.3%,提出关于病毒的问题。可见,对于高一新生而言,病毒这种特殊的生命形式在理解上存在一定的困难。
2. 课堂互动——正向激励的课堂评价,建立模范效应,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课堂互动环节在基础学段常规教学的导学案以学生自主完成为主,可以作为学生建立课节核心知识网络的空间。课上完成,由学习小组和教师共同评选出优秀者,小组推选,教师对其科学性,准确性等进行评价,并在班级展板处展出。
通过这种激励的方式,建立模范效应。鼓励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养成自主建构学科知识体系的学习习惯。
3. 巩固训练——落实基础,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课后检测与评价。巩固训练环节设置一些较为基础的题目,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难度很小。可以利用课堂时间完成。教师对完成本环节较困难的学生进行关注,分析其出现问题的原因,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二、非基础学段常规教学的导学案
高一下学期开始学生的学习习惯已经初步养成,教学重点开始向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转移。非基础学段导学案也针对性的进行了调整。形式上分为“导BIOLOGY”、“学BIOLOGY”和“练BIOLOGY”三部分。
“导BIOLOGY”主要作用是指导学生进行课前自主评价。其问题主要是与即将要开始学习的章节中关系较密切的以前学过的知识,形式上与基础学段常规教学的导学案相比更为具体和有针对性。学生通过在课前完成“导BIOLOGY”部分,可以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检测,并为新章节的学习做好相关知识储备的唤醒与完善。
“学BIOLOGY”是非基础学段常规教学导学案的核心部分。与基础学段常规教学的导学案相比核心内容明确,并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提出一些拓展问题供学生思考。教学过程以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讨论相结合。课堂评价以教师评价与学生相互评价相结合。
“练BIOLOGY”同样是以落实基础为主,但基于学生学习能力与初始学段相比已经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因此难度上有适度增加,突出学生的自我检测和教师对学习有困难学生的个别检测结合。
三、高三复习阶段教学导学案
高三复习阶段的教学导学案以知识整合为核心。其作用是指导学生建立已有知识的普遍联系,并在此基础上结合高考试题进行综合解题技能培养及思维深度的适度拓展。内容上包括知识网络、考纲要求、知识要点和直击高考、扩展补充五个环节。
考纲要求帮助学生明确高考要求,有助于梳理主体知识脉络。知识要点则强调对知识细节的关注。直击高考环节以历年典型高考真题为检测载体,不再是只关注学困生,而是面向全体学生对核心知识与解题能力进行测评。课上完成,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评分标准进行自主测评。教师分层次及时检测学生完成情况,以便了解学生群体对核心知识的把握情况及对高考试题的适应情况,并对不同层次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拓展补充环节面向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旨在拓展其思考的广度,加深其思考的深度。可对根据学生的反馈对这部分学生进行针对性的个别交流与指导。
四、高三复习阶段专题导学案
在高三复习阶段最后一个学期,我们结合学科知识专题与学科高考典型题性,设置了6大类共23个专题学案。在安排上以典型例题与总结相结合,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高考解题能力。
教师利用专题学案及时检测并发现学生在解答类型题目或某专题知识时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同时结合各类型课堂或课后训练题进一步强化训练及测评。
经过实际应用我们发现,利用导学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课堂评价的有效性;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新课程下课时压缩,课堂教学时间紧张的问题。不可否认的是,编制导学案的过程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而且鉴于能力所限,我们编制的导学案远没有达到尽善尽美的地步,但我们会不断的改進和完善,将课程改革坚定不移的推行下去,建立健全更加适合学生的教育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