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育工作面临的新问题及其规律认识

2012-10-24马毓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2012年5期
关键词:共产主义思想品德德育工作

马毓

一、德育工作面临的新问题

当下,中等专业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面临一些前所未有的新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生活在今天的青少年,他们不了解旧中国的情况,不会把新旧中国作对比。而他们所体验到的多是“四人帮”横行时期的社会状况,这样的社会主义优越性在他们的头脑中就成为一个空洞的概念,难怪他们对社会主義产生这样或那样的怀疑。因而,如何从实际出发,加强“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以树立学生的共产主义理想和共产主义世界观,是当前思想教育中一个重要的问题。

2. 过去在极左思想的指引下,大刮“共产风”,大搞“穷过渡”、吃“大锅饭”。过去的某个时期,国家曾经提过一些“左”的口号和实行过一些“左”的政策,使社会主义建设遭到很多不良影响;今天我们恢复了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原则,实行了一些有利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新政策,在这种情况下,共产主义的愿望和品德教育如何同现实的政策相结合,也是当前思想教育中提出的另一个新问题:如何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以培养学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如何在贯彻“按劳分配”的原则下,培养学生的共产主义风格和不计报酬的共产主义劳动态度等。

3. 为了高速度地发展生产和加强国际文化交流,我们实行开放政策,引进外国的先进科学技术,学习外国一切对我们有用的东西,是完全必要的。但在引用和交流的同时,某些资产阶级思想和生活方式,甚至某些落后的、腐朽的东西,也会随之而来。如何抵制资产阶级的思想和生活方式的侵蚀,也就成为当前青年一代思想教育工作中又一个新的问题。

二、对德育工作新问题的规律性认识

虽然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如此复杂,但是作为教育过程来说,还是有些共同规律可以遵循的。

思想教育过程,也就是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它比这教学过程具有更大的复杂性。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由不知到知,或由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的过程,一般地说不会发生新知识与旧认识的矛盾,只要教授得法,就可以把书本的知识变成学生的真知。但在思想教育过程中,情况就复杂得多了,学生已经形成的观点、信念、爱好、习惯等,也就是学生已经形成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有的可能成为接受新的教育的基础,有的则可能和新的教育相矛盾。因此,同样的教育,在不同学生身上或在不同的情况下,就可能产生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深入了解学生原有的思想基础和心理状态,但是对学生心理状态的了解常常比之测定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要困难得多。教师必须很好地掌握学生的思想脉搏,不了解“心之莫同”,就很难做到“长善救失”。

其次,教师对思想教育过程的控制要比对教学过程的控制困难得多,在教学过程中,学校教师所起的主导作用是非常明显;但是思想教育过程中,家庭、社会和学校的影响,就不是学校、教师所能完全控制的。在家庭、社会和学校的教育发生矛盾时,教师所能完全控制的,学校的教育作用就会受到严重的干扰、降低以至抵消它的教育效果。

第三,当学生的知识掌握遇到缺陷时,教师可以通过反复的讲解,以提高学生对知识掌握的质量;但是,当学生的思想品德出现缺点时,如果话不投机,重复的教育,可能得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因此,要求教师必须把握教机。关于思想教育过程这些复杂的情况,作为一个教师来说,应当有充分的了解和分析。

总之,从以上对思想教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基本规律的分析中,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教育是科学,又是艺术。教育作为科学来说,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善于发现和掌握教育规律,按规律办教育;教育作为艺术来说,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要善于精雕细刻,掌握技巧,像春风化雨“随风潜入夜”,使青少年学生在雨露滋润下茁壮成长。

猜你喜欢

共产主义思想品德德育工作
选择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浅析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科学把握共产主义长期性与阶段性的有机统一
教育部下发关于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
探讨如何提高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内蒙古从10方面加强德育工作
李海青:共产主义的历史现实性与逻辑必然性
共产主义就在你我的奋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