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性看待中日经贸关系

2012-10-23陈承

祖国 2012年19期
关键词:中日关系工厂民间

陈承

因中国民间抗议,部分日本企业可能将考虑逐步减少在华投资,而为了维持目前重要的双边经贸格局,中日双方应以理性思考未来关系走向。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日本经济研究室主任张季风、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翟新均认为,因中国民间抗议,部分日本企业可能将考虑逐步减少在华投资,而为了维持目前重要的双边经贸格局,中日双方应以理性思考未来关系走向。

“经济反制”的双面影响

记者:部分日本著名企业在华工厂选择暂时停工,是否会在未来发酵成更严重的局面?

张季风:这主要取决于未来中日关系和外交博弈的走向。就在华日资企业来说,中国采取何种政策,对它们经营环境的影响极为重要。

如果游行示威中的过激行为能很快被制止,相信日企在华工厂将会很快复工生产。若发生大规模非理性的过激行动,那么日资企业出于预防工厂被破坏及受到更大损失的考虑,可能还将自主选择暂时停工。

翟新:日本企业的决策一般都比较谨慎,目前他们仍在进行观望和考虑,一旦局面继续恶化,那么日本企业逐步减少在中国投资的可能性会增大。

目前來看,与东南亚国家相比,中国在制造业方面仍有成本优势,但如果国内一些非理性的打砸行为对日本在华工厂的设备和人员构成安全威胁,按照日本人基本心态,就会考虑暂时停工乃至逐步撤离。

记者:以目前中日双方经贸关系,任何一方采取经济手段反制对方,是不是可取的外交策略?

张季风:中国是日本对外贸易伙伴中所占比例最大的贸易伙伴。最新数字显示,日中贸易已经占到了日本对外贸易总额的21%。但这并不等于如果中国对日本进行经济反制措施,中国就能够独善其身。

按照目前的中日贸易现状,如果任何一方决定采取经济手段反制对方,那么这将对双方的经济走势都构成影响。虽然目前尚无法精确计算中日双方一旦进行经济反制措施后的具体损失,但我并不同意部分人士认为中国一旦进行经济反制手段,将对日本造成更大影响、同时中国受影响程度较小的观点。

翟新:2011年,中日两国贸易总额已经达到了3400亿美元,而中国在双边贸易中处于逆差,这显示中国对于日本产品的需求较大。而从双方贸易的品类来看,日本出口中国的货品中,中高端及高科技产品较多;相反,中国出口日本的产品中,中低端产品比例较大。而这些中低端产品目前在国际市场上,有韩国、东盟国家等数个竞争者,这对中国的对外出口构成了威胁。

所以,国内有声音建议使用经济手段制裁日本,在我看来是不明智的,因为这将出现“人损一千,自损八百”的结果。

长远眼光看待经贸格局

记者:这次由日本政府“国有化”钓鱼岛引爆的中国民间反日情绪,会对日本企业在华投资造成多大的影响?

张季风:对于日本企业来说,其在中国的投资并非不可替代,日企在东南亚等国拥有一些可用以替代中国工厂的条件。目前东盟国家正在努力吸引日本企业的投资,而如果印度借此次中日争端拉拢日本,则对中国来说将面临地缘政治更为棘手的局面。

从历史上来说,日企在东南亚的投资一般都早于中国改革开放后对华投资,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跨国生产体系,所以日企转移投资重心的选择相对比较简单。

广阔的市场目前仍是中国对日本企业最有吸引力的优势,但是中国民间高涨反日情绪,将使日企担心其在中国工厂的安全,而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同时也在逐渐减弱,这些因素都会进而增加日企将投资重心从中国转移到东南亚国家的可能性。

我明确地反对抵制日货。目前中日双边经贸已经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比如一台在中国生产的丰田汽车,其中90%左右的零部件由中国工厂生产,余下的核心部件才由日本原装进口。所以抵制日货最终可能变成抵制由中国人和中国工厂生产的部件和产品,这是得不偿失的。

中国目前还是发展中国家,仍然需要和平的外部环境持续发展经济。所以我希望中日民间都能理性看待目前的局面。

记者:您认为这次日本政府一意孤行“国有化”钓鱼岛的考量是什么?

翟新:实际上,钓鱼岛对于日本的战略和经济意义并不大,而野田政府之所以在钓鱼岛问题上采取一意孤行的强硬立场,也是出于国内政治生态的考虑。东京工业大学教授、经济学家渡边利夫此前曾有个判断代表着大部分日本民众的对华情绪:“如果中国像现在这样忽视、轻视日本的话,那么这种想法作为前提都是非常危险的。”

也就是说,目前由于中日关系紧张而使得一些中国人认为“中国不需要日本”、“日本已经不行了”的想法,这些思潮会对日本政界和民间的对华观感产生影响,从而更容易激起对华日益强硬的立场和情绪。

警惕美国渔翁得利

记者:受到“买岛”事件影响,未来中日关系可能走向何方?

翟新:日本已经出现了一种值得警惕的动向,即日本民间有人要求政府全力以赴地投入西方怀抱,从而使得中日关系渐行渐远,这也正中了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下怀。美国只要利用好日本,就能以很小的代价遏制中国,而且美国本身还能在这种中日关系下,以“调停者”的形象出现。

目前日本的政界普遍采取的立场是在经济上与中国保持密切关系,同时在安全和防务上继续依赖美国,试图在中美两国间采取平衡,但在美国重返亚太战略和中日关系的变化中,这种平衡未来可能会被打破。

中国的高速发展和崛起已经显出了一种不同以往的气场,日本民众对此的反应是“今后中国会不会欺负我们?”于是就会自然而然地寻求靠山美国。所以我认为中方应该伸出友善之手,尽可能缓和日本民间对中国的对立情绪。为了避免上述外交格局的出现,中日两国政治家都应该以战略眼光来看待中日关系。

猜你喜欢

中日关系工厂民间
日本经济界中国观的变迁与中日关系
珍藏书本捐赠促进中日关系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离散制造MES在照明工厂的实施与应用
植物工厂
中日关系进入 “后摩擦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