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黏土灌浆在灌区堤防加固中的应用

2012-10-23刘洪明胡守平葛孚强

山东水利 2012年1期
关键词:土料渗透系数堤防

刘洪明,胡守平,葛孚强

(德州市李家岸灌区管理局,山东 临邑 251500)

李家岸灌区是全国大型引黄灌区之一,设计流量100 m3/s,设计灌溉面积21.43万hm2,1971年建成引水。灌区位于德州市东部,灌区范围包括齐河、临邑、陵县、宁津、乐陵、庆云等6县、市部分或全部,总人口196万人。开灌40年来,年平均引水量4.8亿m3,为灌区内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 工程概况

李家岸灌区总干渠建于1970年,由于当时堤防采用就地取土人工填筑而成,存在土质差、填土未碾压或碾压不实等情况,致使部分坝体疏松,引水时出现渗漏。特别是在2011年初冬季引水期间,由于运行水位高、时间长,总干渠崔许闸下(K12+700~K17+000、K31+817~K32+817)5.3 km 堤防渗漏严重,而且出现裂缝,缝宽达到2 cm,不仅影响了工程效益的充分发挥,而且还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为此,灌区管理局决定采用黏土灌浆技术提高堤防防渗能力和稳定性,消除安全隐患,以发挥灌区的最大效益。

2 堤防勘探

为了掌握灌浆效果和灌浆设计所需的基础资料,在灌浆施工前,对拟定灌浆范围的堤防钻探取样,勘探深度15 m,每米土层取一个土样,检测坝体的土质、干容重、孔隙比及压缩系数等指标(详见表1)。

表1 大堤灌浆前检测钻孔各土层物理力学指标

3 灌浆实验

3.1 灌浆土料实验

灌浆是为了提高堤防的抗渗能力和稳定性。因此,土料黏粒含量不能太少,黏粒含量太少的土料成浆率低,泥浆容易沉淀,堵塞裂缝,致使细缝灌不进泥浆,不能达到防渗的目的。但黏粒过高的土料制浆,土料不易粉碎分解,制成的泥浆粒度大,容易堵塞灌浆设备,且析水性能差,凝结后体积收缩也大。浆料的含砂量也不宜过多,砂粒过多时,泥浆的稳定性不好,在裂缝中沉淀后会形成透水的砂层。通过试验检测,确定宫家和李英两处土场的土质主要为粉质黏土。其黏粉含量为30%~40%,粉粒含量60%~70%,砂粒含量小于10%,有机质含量不超过2%,符合要求。

3.2 泥浆比重测定

通过现场模拟操作,观测灌浆压力、泥浆注入量和灌浆时间,及灌浆前后试验数据对比,确定本次灌浆泥浆比重为1.3~1.7 g/cm3。当泥浆比重<1.3 g/cm3时,泥浆含水量偏大,不仅起不到堵塞漏水空隙的作用,反而将空隙周围土粒带走,进一步扩大了漏水缝隙;当泥浆比重>1.7 g/cm3时,泥浆含水量偏小,浆料偏稠流动性低,容易堵塞灌浆机械,不利于施工。

实际灌浆施工时,测定泥浆比重的仪器较多,其中比重瓶的测量精度高,为了保证灌浆质量采用了比重瓶测定法。

3.3 灌浆压力

泥浆扩散范围的大小与灌浆压力有关,灌浆压力大,泥浆扩散范围就大。但是,灌浆压力过大会破坏坝体结构,影响坝体安全。因此,灌浆压力的控制非常关键。通过现场实验,在相同条件下,对10组钻孔在不同灌浆压力下的泥浆注入量、灌浆时间、冒浆、串浆等技术指标进行比较,得出本次灌浆最佳压力(孔口压力)为0.3 kgf/cm2,对比数据见表2。

表2 灌浆压力实验数据对比表

3.4 外加剂

在泥浆中掺入一定量的外加剂,可以改善泥浆的性能。根据李家岸总干渠堤防实际情况,本次施工采用添加水泥外加剂来改善泥浆的性能。

水泥黏土混合浆开始时,其黏度比未加入水泥的黏土浆要小些,可凝固的时间要快的多,固结后的强度也较高。水泥加入量宜控制在干料重的10%~30%之间,若水泥掺加量超过干料重的30%,则混合浆很快初凝,使浆液面不能随着浆液收缩而下沉,但浆液要不断析水固结,因而在泥浆中产生许多水平方向的细裂缝,这对防渗是十分不利的。综合比较后,确定水泥加入量控制在干料重的15%。

4 灌浆施工

4.1 灌浆方式

灌浆方式分为劈裂式灌浆和充填式灌浆。劈裂式灌浆适用于处理范围较大,问题性质和部位都不完全确定的隐患;充填式灌浆适用于处理性质和范围都已确定的局部隐患。由于本次灌浆的隐患性质和范围都已确定,故灌浆方式采用充填式灌浆。

4.2 灌浆设备

灌浆钻机机械采用HD12-1型全液压锥探机和ZK24型锥孔机。灌浆机械采用BW-250型灌浆机组。

4.3 钻孔布置

根据李家岸总干渠堤防的实际情况,确定本次灌浆孔按6排梅花形布孔,间距2 m,孔深10 m,超过隐患深度3~4 m。

4.4 施工工序

1)灌浆顺序。在灌浆过程中,采用“少灌多复”的方法,对灌浆孔分3序灌浆,先灌上游,再灌下游,最后灌中间排孔,每序灌浆时间间隔不少于20 d。

2)灌浆程序。首先,按照设计要求造孔,造孔应保证铅直,偏斜不得大于孔深的2%。然后,采用机械制浆,浆液各项指标要严格按设计要求控制。最后灌浆,灌浆过程中要控制好灌浆压力、灌浆量等技术指标。

当浆液升至孔口,经连续3次复灌不再吃浆时,即可停止灌浆。待孔周围泥浆不再流动时,用黏土将孔口封闭。

3)灌浆记录。现场管理人员对每孔灌浆的灌浆时间、压力、注入浆量及泥浆容重等数据进行了翔实的记录。灌浆结束后,经施工单位技术人员认证后保存。

4.5 问题处理

1)冒浆处理。灌浆时堤顶、堤坡出现冒浆,应立即停灌,挖开冒浆出口,用黏土土料回填夯实后再进行灌浆。对于不能堵塞的情况,应待已灌泥浆初凝后再继续灌浆,或者提高泥浆浓度。

2)串浆处理。灌浆时相邻孔出现串浆,用木塞堵住串浆孔,然后继续灌浆。

5 灌浆质量检查

灌浆施工过程中,在每个施工单位安排2名质量监督人员,吃住在施工一线,全程监督灌浆施工的布孔、造孔、工艺操作、浆液性能、综合控制情况等技术指标,严格按规范要求施工质量。

1)检查内容。主要包括:坝体各土层的干容重、孔隙比、压缩系数及渗流量变化情况等技术指标。

2)检查方法。首先通过在总干渠引水期间安排站所管理人员,对灌浆后堤防的运行情况进行观察,发现灌浆范围内的堤防渗漏情况已经全部杜绝。然后在总干渠停止引水3个月后,对堤防钻探取样,检测灌浆后坝体各土层的物理力学指标,检测数据见表3。并对灌浆前后各土层的渗透系数进行了详细对比,对比数据见表4。

表3 大堤灌浆后钻孔各土层物理力学指标

表4 各土层渗透系数对比一览表

6 结论

根据各勘探点不同深度取样的试验结果,对灌浆前后堤防各土层物理力学指标及渗透系数进行对比,形成如下结论:

1)通过对试验指标中干容重增幅为2%~6%,孔隙比降幅为7%~14%,渗透系数降幅为7%~80%的数据进行分析,大堤灌浆后,各层指标均有变化,虽然变化幅度不同,但全部是有利的。大部分层段土体干容重已达到16.1 kN/m3以上,满足15.0 kN/m3的设计要求。处理深度范围内渗透系数由1.14E-05 cm/s减为4.39E-06 cm/s,满足堤防要求。

2)对灌浆深度以下地基也有一定的益处,如多数堤段地基土体干容重已达到12~17 kN/m3之间,较灌浆前也有增加,渗透系数也略有减小。

3)通过以上数据充分说明,李家岸灌区堤防除险加固工程应用黏土灌浆技术,有效提高了堤防防渗能力和稳定性,消除了安全隐患,为灌区发挥最大效益提供了可靠保证。

猜你喜欢

土料渗透系数堤防
水利工程土坝土料制备工艺及措施
某特高土石坝防渗砾石土料含水率特性及现场改良试验研究
基于Origin的渗透系数衰减方程在地热水回灌中的应用
多孔材料水渗透系数预测的随机行走法
山西省任庄水库筑坝土料分散性试验研究
输水渠防渗墙及基岩渗透系数敏感性分析
浅析粘性均质土坝土料质量控制措施
2016年河南省己建成堤防长度
河北平原新近系热储层渗透系数规律性分析
河南省2014年已治理堤防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