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床工具1-4月进出口分析与建议

2012-10-23郑国伟

制造技术与机床 2012年7期
关键词:数控机床机床工具

郑国伟

(作者系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

1 机床工具进出口分析

据海关统计, 机床工具行业2012年1-4月进出口85.61亿美元,比2011年1-4月(以下简称同比)下降3.37%。其中进口60.09亿美元,同比下降11.45%;出口25.51亿美元,同比增长23.07%。进出口逆差34.58亿美元,比上年同期逆差47.13亿美元,减少12.55亿美元(按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统计范围,下同)。

1.1 金属加工机床进口增速急剧下降

1-4月金属加工机床进口3.1万台,41.29亿美元,金额同比增长2.54%。与2011年1-4月进口同比增长65.13%相比,增速急剧下降,说明国内需求大幅度减少。其中:

加工中心进口1.42万台,16.63亿美元,平均单价11.65万美元/台,金额同比增长10.87%;

数控机床进口5 295台,15.45亿美元, 平均单价29.18万美元/台,金额同比下降3.01%。

1.2 金属加工机床出口快速增长,数控机床出口高速增长

1-4月金属加工机床出口134.75万台(含台钻、砂轮机、抛光机等),8.15亿美元,金额同比增长30.01%。与2011年1-4月出口同比增长26.18%相比,还多3.83个百分点,形势很好。其中:

加工中心出口572台,3 388.8万美元,平均单价仅为5.92万美元/台, 金额同比增长13.61%;

数控机床出口6 365台,2.46万美元,平均单价仅为3.88万美元/台, 金额同比增长46%。

以上情况说明,全行业进口下降,出口仍保持快速增长。金属加工机床进口骤降,出口虽快速增长,但出口额还不到全行出口额的三分之一,其中出口的加工中心和数控机床单价很低,仍以经济型数控为主。机床工具行业任重道远。

2 几点建议

2.1 调整产品结构,加快转型升级

我国机床工业的生产规模和生产总量已位居世界前列,但是我国经济建设所需的一些先进技术装备,仍然依靠大量进口;出口产品中半数以上是低附加值和较低技术含量的产品。这种情况已经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需要从实际出发,认真调整产品结构,加快转型升级。

一是从进口机床工具中寻求发展重点。

近两年来,我国机床工具进口高速增长,进口规模屡创历史新高。据海关统计,近两年进口量较多或技术含量高的产品主要是高档数控机床、数控装置和关键功能部件。具体产品有:卧式加工中心,立式加工中心,龙门式加工中心,数控卧式车床,数控电加工机床,用激光或光子束处理材料的加工机床,数控外圆磨床,其他数控磨床(不包括数控平面磨床和数控内园磨床),数控切齿机、齿轮磨床或齿轮精加工机床,数控锻造或冲压机床,数控装置,锻压或冲压工具,工件夹具,金属切削机床零附件,成形加工机床零附件等。

进口产品是用户实实在在的需求,也是反映了国产产品与进口产品存在的差距。要对进口产品进行仔细分析,从中选择批量较多的规格品种,特别是加工中心、数控车床、激光加工机床、数控齿轮加工机床、数控磨床、数控装置、锻压或冲压工具、机床配套用功能部件等进口量大的产品,并考虑适应用户专用化、个性化要求等因素,从本企业的条件出发,研制开发,尽快形成生产能力,争取替代进口。

二是市场需求比较稳定的机床工具,要提高产品质量,创立品牌。

品牌不足是我国机床工具行业的明显弱点。对于量大面广、市场需求比较稳定的机械产品,要着力于提高产品质量和可靠性,产品技术标准向国际技术标准或国际先进技术标准靠拢, 创立品牌:并不断开发适应用户需求的新品种, 加强管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从整体上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当前要关注从我国台湾降税进口的机床工具。按照《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从2012年1月1日起,中国大陆从中国台湾进口的机床工具有28种给予零关税优惠。建议大陆有关企业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加强管理,降低生产成本,以积极的态度参与竞争。

机床工具结构的调整和改善,创立更多的品牌,必将更好地适应国内市场需求,并为扩大出口打下坚实的基础。

2.2 多元化地开拓市场,重视向发展中国家扩大出口

从2011年全年出口产品的构成看,金属加工机床出口23.27亿美元,仅占全行业出口额的31.83%,大部分是各种工具、机床零附件和磨具磨料的出口,反映了我国机床行业国际竞争力的弱势。因此也更适合于向发展中国家扩大出口。

由于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乏力,在当前形势下,要特别重视向经济发展较快的新兴经济体和部分发展中国家扩大出口,尤其是印度、巴西、俄罗斯、沙特、马来西亚、印尼、泰国、土耳其、阿联酋、墨西哥、秘鲁、智利等市场。充分发挥我国产品的优势,尤其是中低档数控机床、优质的非数控机床和各种工具等。

充分把握我国政府与有关国家的经济合作项目的机遇,争取扩大出口。我国与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不断扩大,要充分把握我国政府与有关国家的经济合作项目、援外工程、我国政府出口信贷等项目的机遇,及时获取信息,从中寻求商机,扩大出口。

2.3 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大国际化经营力度, 并购境外技术先进的企业

据联合国贸发组织公布,中国对外投资总额已经由2008年的世界第12位,上升到2010年的第5位。我国已进入海外投资较快增长阶段。

近几年来,我国一些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取得了实效,有的已经或正在逐步建立全球销售服务网点和区域营销中心,为进一步扩大出口,创造了很好的条件。特别值得提出的是,一些有实力的企业并购境外技术先进的知名企业取得了成果。如北京一机床并购国际闻名的德国瓦德列希.科普科,吉利汽车并购知名品牌伏尔伏汽车,以及2012年1月成交的三一重工并购德国工程机械知名企业普茨迈斯特(生产混凝土机械)等。要鼓励更多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投资办厂,或与当地企业合资、合作,或有选择地并购境外具有先进制造技术的企业。

从目前情况看,如果并购企业与国内企业生产同类产品、技术水平接近的,可以合理调整零部件生产分工,形成产业链,加大零部件生产批量,以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如并购企业产品制造技术先进的,要针对不同国家的有关规定,采取灵活有效措施,创造条件逐步将先进技术移植到国内企业生产的产品中,以此促进我囯企业产品结构的调整,加快转型升级。

机床行业已有多家企业并购境外企业,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扎扎实实的加以推进。

2.4 完善配套措施,增加避险工具,规避汇率风险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4月16日起,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0.5%扩大至1%,人民币步入双向浮动时代。这就需要特别重视如何规避汇率风险。当前主要采取包括锁定汇率和人民币结算等方式。在锁定汇率方面,远期结售汇成为企业普遍采用的方法,客户与银行约定未来结汇或售汇的外汇币种、金额、期限及汇率,到期按照该协议办理结售汇业务。但一些企业反映,采用这种方式银行收取的费用较高,而且有种种附加条件和限制,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人民币结算已普遍推广,并已取得实效。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目前与境内单位实行人民币结算的国家和地区已有181个,并正在稳步扩大。但当前的问题是推广还有难度,有的客户认为这是将风险转嫁到客户身上。重要的是让买卖双方各承担一部份汇率变动带来的损失。因此,在汇率波动增大的背景下,需要进一步完善配套措施,增加避险工具,放宽企业的避险条件,让企业避险的需求得到真正满足。

猜你喜欢

数控机床机床工具
机床展会
波比的工具
波比的工具
非正交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后置处理算法开发
数控机床的节能应用
2019,中国机床变中求进
准备工具:步骤:
数控机床电气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维修
基于通用机床的100%低地板有轨电车轮对旋修
机床挤刀装置的控制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