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轨道交通BT项目回购总价风险的分担

2012-10-22尹贻林张瑞媛

关键词:承办方主办方轨道交通

尹贻林,张瑞媛

(天津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天津 300384)

城市轨道交通BT项目是基于政府及其法定实体与社会投资者之间所签订的合同而形成的合作关系,通过双方的合作以提供城市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及服务。任何工程项目都有风险,风险是可管理、可减少、可转移和可接受的,但却不容忽视[1]。因工程项目的临时契约特点、参与利益主体的复杂,以及利益目标不同而造成项目风险管理的复杂性。通过有效的风险分担,有助于项目成功[2-3],是提高项目绩效、进行成功的项目治理的重要途径[4]。

BT模式属于公私合作模式(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PPP)的范畴[5],合理公平的风险分担是公私合作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在此基础上建立合理的收益分配机制是合作各方绩效得以发挥的重要保证,直接影响着建设项目合作的运行效率。

1 BT项目回购总价关键风险因素

在系统地分析BT模式下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融资结构、各个BT项目的资源情况、建设目标、各方参与的深度与管理能力、各个BT项目的组织结构和合同关系的基础上,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进行了系统分解(EBS)和费用分解(CBS),建立了EBS-CBS矩阵。EBS-CBS矩阵的建立有利于更方便、准确地获取项目费用有关信息,对城市轨道交通BT项目费用的认识性更强,使不同风险因素对各项费用的影响更清晰。城市轨道交通BT项目EBS-CBS矩阵如图1所示。

在建立的EBS-CBS矩阵基础上采用风险识别的WBS方法、德尔菲法、因果图和核查表法等方法,共识别出65种影响城市轨道交通BT项目回购总价的风险因素,进一步采用综合评价法中的二维综合评价法进行风险评估,按照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影响作用的大小两个维度进行调查,请专家对风险因素或风险事件的重要性进行评价,在发放和回收问卷后,采用R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并使用聚类分析方法对整体的风险水平进行评价,提取了12个关键的风险因素,如表1所示。

2 BT项目关键风险因素的风险分担

由于BT模式属于一种新的融资建设模式,在我国还处于探索阶段,该模式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的应用更属于起步阶段,仅个别案例很难证实各种风险因素的具体分担结果。依据所建立的风险分担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对已经识别出的影响城市轨道交通BT项目回购总价款的12种关键风险因素进行风险分担的分析。

图1 城市轨道交通BT项目EBS-CBS矩阵

表1 影响城市轨道交通BT项目的关键风险因素

2.1 完全由BT主办方承担的关键风险因素

(1)BT主办方提供的初步设计资料不准确、不及时(R5)。按照城市轨道交通BT承发包模式的规定,BT主办方需负责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以及项目的初步设计工作,BT主办方向BT承办方提供所需的初步设计资料,如果资料不准确、不及时,BT主办方都应予以BT承办方补偿[6]。这样的风险分配可以提高施工效率,保证公平合理,达到责权利平衡,也符合工程惯例。

(2)项目规划方案的突然变动(R6)。我国在采用BT模式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BT主办方主要是政府或政府授权的代理机构,如各地的地铁公司或城市投资公司等。项目的规划属于前期工作,是城市发展规划的一部分,由BT主办方负责,同时也涉及到规划、土地等政府部门。BT承办方没有能力事先预知规划方案的改变,因此项目规划方案的突然变动应由BT主办方负责。

(3)施工场地的准备(R7)。按照城市轨道交通BT承发包模式的规定,BT主办方负责施工场地的准备工作。从西方的大量案例来看,业主向承包商移交现场占有权的义务主要有3个方面[7]:占有时间、充分进入和安静占有,施工场地的准备无法达到施工要求会影响到占有时间和充分进入。作为政府的授权单位,城市投资公司或地铁公司更熟悉当地的各个政府职能部门,与BT承办方相比,能更有效率地准备施工场地,加快进度。因此施工场地的风险应该由BT主办方承担。

2.2 完全由BT承办方承担的关键风险因素

(1)不良地质条件(R3)。它属于自然风险因素。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地下建设中,往往会遇到断层破碎带、富水软岩及大量涌水地段,而这些地段往往不是单独出现,不少情况会同时存在。遇到不良地质条件,需要对施工图做必要的修改和变更施工方案,如果把这项风险交给BT承办方,会促使其在地质详细勘察过程中更加主动注意不良地质的勘察,对个别地段进行补充勘察;如果施工过程中遇到不良地质条件,BT承办方也会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对其采取必要的施工方案变更,这比把这项风险交给BT主办方,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更能够提高效率,加快施工进度。

(2)项目的融资结构(R4)。融资结构不同,其项目负债水平就不同,因此城市轨道交通项目采用融资结构的风险也不同。选择BT承办方的重要条件之一就是BT承办方要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和融资能力。项目的融资结构体现BT项目公司的融资能力,将该风险交给BT承办方能够激励BT承办方的积极性,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3)管线拆迁风险(R8)。管线拆迁风险是施工过程中的风险。管线拆迁的具体工作和工作费用全部由BT承办方负责,将风险交给BT承办方会促使管线拆迁的效率提高。

(4)安全风险(R9)。它是施工中的安全事故等一系列相关的风险。按照效率优先以及工程惯例的分配原则,将该风险分配给BT承办方,可促使其加强组织及施工管理,增加安全设施以及安全事故防护措施。

2.3 共同承担的关键风险因素

(1)通货膨胀(R1)。通货膨胀风险属于宏观经济风险,通货膨胀可能使项目所在国的工资和物价水平大幅度上涨,货币贬值,直接对城市轨道交通BT项目的施工生产产生巨大影响,将会对工程造价中的任何费用产生不可估计的上涨[8]。它是整个工程造价宏观风险因素中影响较大的一个,该风险是承发包双方都不能控制的,按照工程的惯例将该风险归为承发包双方负责。

(2)利率变动(R2)。利率变动属于宏观风险,是指在项目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由于利率的波动直接或间接地造成项目收益出现损失的风险[9]。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一般施工期限较长,在合同期间难免会有利率的上下波动,若利率总体上浮,BT承办方的融资成本和机会成本上升,这就会导致BT承办方预期利润的减少;相反,若利率总体下降,就会使BT承办方的融资成本和机会成本下降,从而使得BT承办方获得额外的收益。利率风险由BT双方共同承担,BT承办方承担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该限度,则由政府以补贴、保证等方式予以分担[10]。因此利率变动的风险应由BT双方共同承担。

(3)工期延误(R10)。工期延误是指BT项目建设阶段,承包商由于种种原因不能或不愿在原定计划的工期内完成项目建设的风险,导致整个BT项目的成本增加。工期延误风险形成的主要原因有:资金不到位、施工队伍的技术力量不足、原材料供货不足或拖延、政府的干预和不利的自然环境等。在某种程度上,工期索赔可以转换为费用索赔[11],因此要根据具体的工期延误原因,将工期延误分为BT主办方原因和BT承办方原因分别对待,这样有助于提高施工效率。

(4)工程质量不合格(R11)。在城市轨道交通BT项目建设的过程中,由于承包商或工程监理把关不严,承包商层层转包、原材料质量规格有问题、设计不符合标准等原因引发的各种工程质量风险,其结果是项目虽然完工,但可能无法投入使用或功能受限。该风险是由承包商和工程监理双方责任造成的,所以应由双方共同承担。

(5)设计变更(R12)。设计变更属于项目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风险,由于设计变更的起因复杂,其责任者可能是BT主办方或BT承办方,按照公平合理和权责利对等以及工程惯例的原则,将该风险视具体情况由BT主办方或BT承办方共同承担,这样有助于提高设计的整体水平。

一般来说,只要BT承办方认为能获得相应的风险费,其就可能愿意承担相应的风险。事实上,许多有实力的BT承办方愿意去承担风险较大而潜在的利润也较大的工程项目。任何BT承办方,如果其项目管理水平(包括风险管理水平)不具备一定的竞争力,无论在合同中风险如何划分,其也一定会被市场淘汰。因此,给BT承办方更大的利润,同时让其承担更多的风险才能使承包商日趋成熟,提升其风险管理水平,提高项目的效率。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就是一项风险大,投资回报率较高的项目,这就要求BT承办方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管理能力、应对风险能力,以及较强的融资能力。基于城市轨道交通BT项目自身的特点,以提高效率的原则,最后形成影响城市轨道交通BT项目回购总价的关键风险因素风险分配矩阵,如表2所示。

3 案例分析

在文献[12]中,把已识别出来的影响城市轨道交通BT项目回购总价的65个风险因素作为基础,采用综合评价法中的二维综合评价法进行风险评估,按照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影响作用的大小两个维度进行调查问卷设计,请专家对影响城市轨道交通BT项目回购总价的65个风险因素的重要性进行评价,同时设立风险分担归属的问题选项[13],以便与理论研究证明出的风险分担归属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对273份有效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城市轨道交通BT项目回购总价的12个关键风险因素分担比例的百分比如表2所示。

表2 影响城市轨道交通BT项目回购总价的关键风险因素风险分配矩阵和分配比例

通过对比分析可知,其与理论分析的结果相一致。表2的利率变动风险和不良地质条件风险的分担,可能与调查的工程公司单位的人员较多有关。

4 结论

在确定城市轨道交通BT项目回购总价的12个关键风险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风险分担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和风险分配框架,具体研究分析了这些关键风险因素的归属,得出实际可行的风险分担方案,即风险分担矩阵,同时与调研得到的风险分配矩阵进行对比分析,检验了风险分配矩阵的正确性,为BT项目的招标谈判提供了科学合理的依据。

[1]LATHAM M.Constructing the team joint review of procurement and contractual arrangements in the United Kingdom construction industry[J].Int J Control,1990,52(6):1327 -1350.

[2]LAM K C,WANG D,PATRICIA T K L,et al.Modeling risk allocation decision in construction contract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2007,25(5):485 -493.

[3]杜亚灵,尹贻林.公共项目绩效改善研究:风险分配途径[J].科技管理研究,2008,28(5):274 -276.

[4]ABEDNEGO M P,STEPHEN O O.Good project governance for proper risk allocation in 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 in Indonesi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2006,24(6):622 -634.

[5]United Nations Institute for Training and Research(UNITAR).PPP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M].New York:Addison Wesley,1986:277 -308.

[6]姜敬波,尹贻林.国际工程承包商工期索赔管理:乌干达某项目索赔案例实证分析[J].国际经济合作,2009(3):78-80.

[7]黄森义,黄时中,高伟慈.民间参与公共建设融资风险之相关研究[R].台北: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员会,2003.

[8]肖春华.上海市轨道交通建设BT模式初探[J].隧道建设,2002(6):33-36.

[9]曾庆武.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BT模式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图书馆,2003.

[10]李刚.BT模式的风险及防范[J].城乡建设,2006(1):56-58.

[11]周磊,周正康.市场项目的BT融资风险的防范与控制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4(9):108-109.

[12]李高明.投资建设—转让(BT)工程项目管理浅析[J].市政技术,2007(9):399 -403.

[13]姜敬波.风险分担视角下城市轨道交通BT项目的回购定价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图书馆,2010.

猜你喜欢

承办方主办方轨道交通
主办方寄语
轨道交通产品CE认证论述
江西省大众跆拳道竞赛裁判员与承办方失误现象规范研究
高速轨道交通发展趋势
UFI:对接会在展会中越来越重要
“第十六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延期一年召开
传统节会的声誉溢出效应:基于Kreps-Milgrom-Roberts-Wilson声誉模型
“国际会议室”新加坡
维权赢回征文奖
基于CAN的冗余控制及其在轨道交通门禁环网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