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镁掺杂钛酸锶铅钡薄膜的介电调谐性能研究

2012-10-21孙小华李修能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6期
关键词:铁电电性能钙钛矿

杨 英 孙小华 李修能 侯 爽

(三峡大学 机械与材料学院,湖北 宜昌 443002)

铁电材料是集铁电、压电、热释电、电光、光折变和非线形光学等性能于一体的多功能材料[1].由于其性质的优越性,铁电薄膜可广泛应用于微电子学、集成光学、微机械等诸多领域[2].SrTiO3,PbTiO3,Ba-TiO3,BST和PST是铁电材料中典型的代表.由于晶体结构相似,BaTiO3,SrTiO3和PbTiO3等铁电体的性能也相似,Ba2+,Sr2+,Pb2+的半径相差不大,所以3者间可以替代形成固溶体且晶体结构不发生大的畸变[3].所以通过溶胶凝胶不仅可以制备BST和PST薄膜,还可以制备PBST薄膜.BST和PST的研究都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但国内外对PBST薄膜的研究较少.

研究发现少量掺杂剂可以显著地改变铁电薄膜的介电性能.一些可以占据ABO3钙钛矿结构的B位并且充当电子受主的掺杂剂(如 Mg2+、Ni2+、Fe2+、Fe3+、Mn2+、Co2+、Co3+、Al3+、Cr3+和 Bi3+)已经被用来降低薄膜的介质损耗[4-7].Mg2+由于具有和 Ti4+相近的离子半径,且价位比Ti4+的价位要低,所以在掺杂时将取代钙钛矿(ABO3)结构的B位并充当电子受主掺杂剂[8-9].

本文采用Sol-Gel工艺制备了Mg掺杂的PBST薄膜,研究了Mg掺杂PBST的晶体结构,测试了PBST薄膜的介电性能,并分析了Mg掺杂量对薄膜介电调谐性能的影响及其机理.

1 实 验

1.1 前驱体的制备

采用分析纯钛酸丁酯Ti(C4H9O)4,分析纯乙酸钡C4H6BaO4,分析纯乙酸铅C4H6PbO4·3H2O,分析纯乙酸锶Sr(CH3CO2)·1/2H2O为原料,分析纯冰乙酸C2H4O2和分析纯乙二醇甲醚C3H8O2为溶剂,分析纯乙酸镁Mg(CH3CO2)2·4H2O为掺杂剂,Mg掺杂量x=0,2mol%,6mol%和8mol%,配制溶胶前驱体.

首先,按照(Ba0.5Sr0.5)0.85Pb0.15TiO3公式的组分比例称取纯乙酸铅、乙酸锶和乙酸钡,溶于热的冰乙酸和水中,并搅拌一段时间至全部溶化;然后加入钛酸四丁酯和乙二醇甲醚的混合液,最后加入甲酰胺和乙二醇,置于磁力搅拌器上搅拌30min形成均匀、稳定、透明的淡黄色PBST前驱体溶液,过滤后置于棕色试剂瓶中保存.

1.2 薄膜的制备

在Pt/TiO2/SiO2/Si衬底上匀胶,匀胶速率为低速下1 000r/min,时间为3s;高速下4 000r/min,时间为30s.制备的湿膜在100℃下烘干10min,然后在管式炉中空气环境下400℃预退火10min,以去除薄膜中残留的有机杂质,最后在750℃下退火使薄膜结晶,获得晶化的Mg掺杂PBST薄膜样品.

1.3 PBST薄膜的表征和介电性能测试

用X射线衍射仪(BSX3200)测定PBST薄膜的物相结构,用扫描电镜(JSM7500F型)对薄膜的微观结构进行分析,采用磁控溅射(JGP-560)在薄膜的表面镀上金电极构成金属-绝缘体-金属(MIM)电容器测试模型,用高介电性能测试仪(Agilent 4294A精密阻抗分析仪)测试薄膜样品的介电性能.

2 结果与讨论

2.1 Mg掺杂PBST粉体的物相分析

图1为 Mg掺杂PBST(Mg的含量分别为0,2%mol,6%mol,8%mol)粉体经700℃热处理后的XRD图谱.从图中可以看出,Mg掺杂PBST薄膜具有明显的钙钛矿特征峰,表明薄膜是钙钛矿结构.除了钙钛矿的衍射峰外,没有其它杂峰出现,说明PBST是单一的钙钛矿相结构,没有第二相出现,表明Mg2+的掺杂未改变PBST的物相,Mg2+是以取代的方式存在于钙钛矿晶格中.从图1可以看出,Mg掺杂PBST薄膜的衍射峰强度随Mg掺杂含量的增加呈现下降的趋势,但变化的幅度很小.

图1 Mg掺杂PBST粉体XRD图谱

2.2 Mg掺杂PBST薄膜的扫描电镜分析

微观结构,表面形貌和晶粒尺寸等是决定介电性能的重要因素.图2显示了Mg掺杂PBST薄膜的扫描电镜图.从图2可以看出,随着Mg掺杂含量的增加,薄膜材料的致密度增加.图a、b和c中存在较多的孔隙,图d中几乎没孔隙,可以估测Mg掺杂量为8mol%的PBST薄膜的性能是最好的.另外,所有Mg掺杂PBST薄膜均晶化良好,晶粒大小分布均匀.图3为图2(d)的放大图,可以看出细小的晶粒组成了大的颗粒,且相对更致密.

2.3 Mg掺杂PBST薄膜的介电性能分析

图4是Mg掺杂PBST薄膜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随频率的变化图谱,从图上可以看出,纯的PBST薄膜和Mg掺杂量为2mol%的PBST薄膜的介电常数随频率变化呈轻微的下降趋势,但变化幅度很小,Mg掺杂量为6mol%和8mol%的PBST薄膜的介电常数随频率几乎不变.对于介电损耗而言,纯的PBST薄膜的介电损耗随着频率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Mg掺杂量为2mol%,6mol%和8mol%的PBST薄膜的介电损耗随频率先减小而后几乎不变.

图4 Mg掺杂PBST薄膜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随频率的变化图谱

为了表明Mg含量与介电常数及介电损耗的关系,给出了室温下1MHz时Mg掺杂PBST薄膜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与Mg含量的关系图,如图5所示.从图5可以看出,PBST薄膜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都随Mg含量的增加而下降.

图5 1MHz下Mg掺杂PBST薄膜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随Mg掺杂量的变化曲线

PBST薄膜介电常数显著降低被认为是与薄膜的极化减弱有关[9-11].另外,还可能与PBST薄膜的居里温度的降低有关.居里温度越低,室温介电常数越小.对于BST基材料体系,Mg掺杂或者MgO添加物都能降低BST材料的居里温度.

介电损耗的降低可能是受主掺杂,微观形貌和居里温度降低等多方面作用的结果.如图2所示,随着Mg掺杂含量的增加,PBST薄膜更加致密,孔隙越来越少,因而降低了介电损耗.另一方面,受主掺杂能抵消氧空位,从而阻止Ti4+还原回Ti3+,从理论上能有效的降低介电损耗.另外,对于众多的铁电材料,其居里温度降低,介温谱上的损耗峰也向低温移动,室温介电损耗往往表现为损耗降低.

图6是Mg掺杂PBST薄膜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在室温、1MHz下随偏压的变化谱.从图6可以看出,随着Mg含量的增加,PBST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随偏压的增大而非线性的降低,且曲线的对称性很好,表明在测试温度(室温)下PBST薄膜处于顺电相.

图6 Mg掺杂PBST薄膜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随电场的变化曲线

图7为Mg掺杂PBST薄膜的调谐量图谱.从图上可以看出,纯的PBST薄膜的调谐量是最大的,Mg掺杂量为2mol%和8mol%的PBST薄膜的调谐量几乎相等,Mg掺杂量为6mol%的PBST薄膜的调谐量最小.

图7 Mg掺杂PBST薄膜的调谐量图谱

图8表示的是Mg掺杂PBST薄膜的调谐量、介电损耗和优值因子.从图上可以看出,随着Mg掺杂量的增加,PBST薄膜的调谐量先减小再增大,PBST薄膜的介电损耗减小,PBST薄膜的优质因子增大,当Mg掺杂量为8mol%时,PBST薄膜的综合性能是最好的.

图8 Mg掺杂PBST薄膜的调谐量、介电损耗和优值因子

3 结 论

利用溶胶凝胶法成功制备了(Ba0.5Sr0.5)0.85-Pb0.15TiO3薄膜,Mg掺杂没有改变PBST的晶相结构,Mg以取代的形式固溶在PBST的晶格中.随着Mg掺杂量的增加,Mg掺杂PBST薄膜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均减小.在1MHz下,随Mg含量的增加,Mg掺杂PBST薄膜的调谐量先增大后减小,优值因子(FOM)增大,当 Mg掺杂量为8mol%时,PBST薄膜的综合性能是最好的.

[1] 邹 隽,孙小华,徐小飞,等.K掺杂PST薄膜的制备与介电调谐性能[J].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1(4):76-79.

[2] 刘远良.Sol-Gel法高介电调谐PST薄膜的制备与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4.

[3] 隋 帅.Sol-Gel法 Mg掺杂PST薄膜的制备与介电性能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5.

[4] Joshi P C,Cole M W.Mg-doped Ba0.6Sr0.4TiO3Thin Films for Tunable Microwave Applications [J].Appl Phys Lett,2000,77(2):289-291.

[5] Radhapiyari L,James A R,Thakur Q P,et al.Structural and Dielectric Properties of Fe-substituted BST Thin Films Grown by Laser ablation[J].Mate Sci Eng,2005,B117:5-9.

[6] Wang S Y,Cheng B L,Wang Can,et al.Reduction of Leakage Current by Co Doping in Pt/Ba0.5Sr0.5TiO3/Nb-SrTiO3capacitor[J].Appl Phys Lett,2004,84(20):4116-4118.

[7] Kim K T,Kim C II.The Effect of Cr Doping on the Microstructural and Dielectric Properties of (Ba0.6Sr0.4)TiO3thin films[J].Thin Solid Films,2005,472:26-30.

[8] 李敏睿.Mg掺杂PST陶瓷及薄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硕士学位论文[D].杭州:浙江大学,2006.

[9] 程 鹏.MgO掺杂BST微波铁电材料的结构和介电性能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7.

[10]章天金,顾豪爽,刘江华.Mg掺杂对Ba0.6Sr0.4TiO3薄膜介电性能的影响[J].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2002,7(6):51-52,59.

[11]孙小华,周生刚,李修能,等.Mg掺杂 Ba(Zr0.25Ti0.75)O3薄膜的介电调谐性能[J].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2(4):91-94.

猜你喜欢

铁电电性能钙钛矿
硅片上集成高介电调谐率的柱状纳米晶BaTiO3铁电薄膜
CoO/rGO复合催化剂的合成、表征和电性能研究
铁电材料中发现周期性半子晶格
铁电隧道结界面效应与界面调控
当钙钛矿八面体成为孤寡老人
铁电-介电复合陶瓷的介电响应
几种新型钙钛矿太阳电池的概述
Zr掺杂对CaCu3Ti4O12陶瓷介电性能的影响
钙钛矿型多晶薄膜太阳电池(4)
钙钛矿型多晶薄膜太阳电池(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