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钢信息化设备管理系统全面升级实现各作业流程高度闭环管理
2012-10-21高秀敏
高秀敏
(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设备部,辽宁 本溪 117000)
一、前言
本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钢)从2006年起将信息化设备系统不断推广上线至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本钢矿业、本钢二冷轧等公司运行。随着本钢与北台钢厂的重组,本钢在全集团快速推进信息化各应用系统。2011年底本钢北台厂区、新建丹东不锈钢厂设备系统的上线运行,标志着本钢通过信息化系统实现全集团化的设备管理。本钢信息化设备管理系统基本流程架构如图1所示。
二、设备系统改造背景
设备系统运行至今已经6年,随着管理的不断深化,先进、科学的管理理念不断融入日常管理,管理者与系统间也不断磨合,不断融为一体。为实现精细化、精准化管理的目标,设备系统深度优化、深度应用的工作一直持续有效进行,2011年本钢信息化设备管理系统实现了全面的升级改造,在原来9大主作业流程(设备资料管理、机旁物料管理、油品管理、工单管理、预算管理、修理计划管理、合约管理、停机故障管理、履历管理),三期增加的计量设备、特种设备两大专业管理模块基础上,进一步改造现有功能,实现所有作业流程间的高度闭环管理,提供了各流程间自动检核其管理闭环的手段。
三、改造的内因
由于维修费用存在是采用单元定额基准作为抛账的依据,还是通过预算审批结果作为抛账的依据,年度单价如何维护,维护的时效如何确定等问题,导致未实现通过系统自动检核整个检修管理闭环的手段,使检修计划的执行率、合约与计划间的对应、检修实际消耗的物料等从系统直接获取的数据有效性不能完全为管理者作为第一手决策的依据。由此,如何将定额与预算审批二者有机结合,并有效指导管理者、系统应用者充分运用系统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管理绩效,最终为提升管理提供有效的手段和依据,便成为了首要解决的问题。
图1
四、解决方案
从基础数据中直接抓取的数据在系统内被定义为原订金额,只作为报支的参考,实际在向财务系统抛账时抓取的是实际金额,如果二者不一致时,抓取实际金额的数值进行抛账。系统此时会通过二者金额的不一致形成对照统计表,以提供给管理者完善数据或作为查找管理中存在问题的依据,从而在整个流程上自动追踪、自动检核,此项改造共涉及60%~70%原有功能的调整。
五、改造结果
在原来已经实现的停机故障闭环管理(停机立案、工单处理、停机结案、分析)、物料闭环管理(物料计划、物流发料、根据领料单入机旁库、通过工单领料出库、统计机旁库收和发存数据、分析库存结构,形成合理库存)基础上,设备管理系统实现了全方位的更加紧密的闭环管理架构,为各级管理者提供更加详实、准确的信息。
2011年设备系统改造的最终目标,从功能方面已经实现了维修费用闭环管理、自动检核的功能(即从检修资金计划分解下达、修理计划审批、检修合同审批并挂接工单、修理计划执行、修理费用报支,实现修理费用计划与实际的比对,为管理者提供决策数据)。
六、经验总结
信息化管理者不但是功能实施最好的执行者,同时必须是流程专家,通过系统功能了解实际流程,结合实际流程提出改造方案,为管理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及方案,供决策,使系统间的结合更加紧密,为各级管理者提供有价值、及时、有效的决策数据,最终为企业创造更大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