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天柱”促和谐
2012-10-21杨俊
文 图 杨俊
“人文天柱”促和谐
文 图 杨俊
巧借科学发展春风,天柱县委、县政府以“打造文化教育新优势,推进特色产业新发展,建设文明和谐新天柱”的目标,积极实施“文教兴县”战略,全力打造“人文天柱”,促进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
历史渊远 古韵悠悠
7000多年前,清水江畔,人们磨石成斧、抟土成器,逐水而居,播撒文明的火种。近两年来,当地出土各时期石、陶、瓷、铜等10000多件文物和发现明代时期古城遗址,不仅拓展了高庙文化的空间分布,为探讨高庙文化的源流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同时也证实了天柱的古代文明。
400多年前,因县城东一石如柱擎天而得美名的“天柱”,建县跟进中原文化。如今,散落在龙塘、汶溪、辞兵洲各处的明代古城遗迹,仍在默默诉说着曾经的荣光。
100多年前,杨树琪、陈明清、吴见举、吴见穆等天柱举人积极参与声势浩大的 “公车上书”,提出了“拒签和约,迁都抗战,变法图强”主张,挥洒一腔爱国激情,尽展天柱人的高尚气节。
60多年前,中国人民解放军二野五兵团第16军46师138团,通过“黔东南第一关”瓮洞镇,占领天柱县城,打开贵州省东南门户,打通了贵州通往解放之路。天柱县成为贵州省第一个获得解放的县。
千百年来,在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栖息在这里的天柱人,演绎了民族文化和谐发展轨迹。
清江鉴水育俊才
天柱历代重教兴学,文化底蕴深厚,素有“文化大县”之称。勤劳奋进的天柱人拼力奋进,涌现诸多骄子。明代贡生杨国土、杨应元、杨枝栋、张应奇,清代进士龚生达、宋仁溥、欧阳仕椿、杨昌江及举人徐之瑜、罗登书、杨沛泽、杨树琪、吴见举等,在省内外广有声誉。民国时期潘万霖、龙秀腰等著有大量诗文,令世人关注。
解放后,天柱文坛涌现出滕树嵩、张作为、粟周熊、刘荣敏、谭良洲、袁仁琮、潘年英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被称为天柱侗族作家群,杨长槐、杨念一、杨抱林、龙开朗、杨思藩、陈常浩等美术家群,杨绍榈、张中笑等音乐家群。辈出的人才为当地后辈示范给力,使当地文风长存。
群众文化繁花似锦
天柱县把打造文化品牌作为开展群众文化工作重心,培育节庆文化品牌。元旦、春节、元宵、五一、中秋、十一都要举行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并邀请知名艺人、文艺团体、外地民间艺术团体,与当地企业、学校、社区、农村非专业演员和文艺爱好者同台演艺,让广大市民也欣赏到高雅艺术,又体味到浓浓的民族文化。
民族民间文化活动穿插节庆文化品牌全过程,让各具特色的社区文化、农村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家庭文化蓬勃发展,同时催生了一批特色鲜明、清新隽永、深具地方韵味的文艺作品。群众文化活动由活跃生活向“以文兴县”转轨。
文化产业势头强劲
天柱县把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作为一项战略任务和重大课题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和政府目标责任制,进一步理清文化产业发展脉向,整合文化传媒、文化人才、文化市场等资源,文化站、文化室、文化专业户、文化大院、文化书屋等如满天星斗遍布城乡。
天柱县文化旅游投资开发公司、县文化广电网络公司、瑞泰广告公司、神鹰广告公司、天柱县奇石协会、斗牛协会等10余文化企业、民间文化组织应势而生,先后建成16个达标乡镇文化站、12个示范村文化室、8个露天舞台、5个广播电视信号转播大站、326个农村文化活动室、60家文艺之家、21户文化专业户、165个文化大院、60家农民书屋,全面实现广播电视村村通,基本形成以县文化馆、图书馆为龙头,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农民文艺表演队为基础的三级文化活动网络,文化阵地建设由小格局向网络化发展迈进。
天柱县借“石”发挥,巧打黄金、重晶石、贵州青奇石牌,天柱之“石”走出大山、走向全国。继2010年成功举办奇石文化艺术节,2011年荣获“中国观赏石之乡”称号,今年5月又成功举办了“贵州青”观赏石全国博览会。如今,天柱正在着力打造全国最大的钡盐生产基地,让这艘世界级“钡盐航母”出国远行。
文艺创作果丰叶茂
天柱县把艺术创作生产作为文化工作的中心任务和基础环节,致力于健全有利于艺术创作的良性机制,整合艺术创作力量和资源,文化队伍生机盎然,文艺奇葩朵朵盛开。
近年来,天柱县作协、美协、摄协、诗词学会、诗书画研究会、文学艺术协会等10多个文艺团体数百名会员频繁的笔会、展会等为人文天柱缀上一亮丽珍珠;作协会员公开出版文学著作21部,1200余篇(部、首)小说、散文、诗歌、剧作,民间文学作品经天柱文学作者创作并公开发表;269支群众业余文艺团队活跃城乡,为人文天柱注入新鲜活力;游浩波的历史纪实文学《北伐枭将》、中篇小说《智破迷宫谜》、中篇小说集《倩影芳魂》;田尚培的纪实长篇小说《王天培将军》、散文集《大写的芭湾》;龙新霖的长篇小说《喋血黄金梦》、长篇小说《流浪的青春》……20多部文艺作品公开出版发行并获奖。
阵地建设方兴未艾
天柱县坚持科学规划,基础先行,创新驱动,加大对公共文化基地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实现快速发展,全县文化设施网络布局逐步完善。
天柱县积极抢占“清水江文化”核心价值制高点, 规划2600余亩地、项目预算总投资100个亿的文化产业园区如沐春风。其重要组成部分三星岩文化产业园已引资近9亿元建成便桥头文化街、金凤公园、县体育场、鉴江文化长廊、文昌阁、孔子广场等苗侗人文元素的文化基础设施,并成立了清水江文化研究中心。一张集多功能广场、水上娱乐、三星岩文化苑、文化交流会展中心、文化创意策划基地、宗祠文化、民俗文化、旅游商品集散中心等十二大版板为一体的天柱“城市名片”正在打造,一个聚集天柱人文元素、弘扬苗侗文化的展示窗口正在形成。
文化阵地犹如雨后春笋。《金色天柱》、《清水江》、《天柱诗词》、《天翰春秋》、《侗乡》、《高原风》等文艺报刊,天柱文学网站, 16个乡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326个村级文化活动室,为城乡文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保护遗产走向新春
博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苗侗民族文化的精髓,保护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加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管护,让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与现代文明并肩前行。
天柱县建立完善文化遗产数据库,设立民族文化保护发展基金,将非物保护变成全民行动。如今,已有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35个,州级13个,省级5个(月牙铛、勾林、注溪社节、天柱阳戏、四十八寨歌节),国家级1个(四十八寨歌节);文物保护单位省级3处(九龙山农民起义遗址、王天培兄弟故居、三门塘古建筑群)、州级7处、县级186处。苗族侗族明清宗祠全县有198座(保存完好的有30多座);收集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40个,培养民间文化传承人56人,获州级保护名录15个、省级保护名录6个。一部投资3000余万元的《清水江文书集成考释》即将整版发行。
如今,天柱县党委、政府以清水江文化线为地标,大力张扬天柱文化符号,建构文化旅游品牌,促进文化觉醒,提升文化品位。
(作者单位:天柱县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彭奇伟)
德国摄影师ACHIM到三门塘民族村采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