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激肽原酶肠溶片与贝那普利联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分析
2012-10-20河北省邢台市第五医院054000曹亚薇康玮赵丽岩
河北省邢台市第五医院(054000)曹亚薇 康玮 赵丽岩
糖尿病肾病(DN)又称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是糖尿病常见的的微血管并发症,其发病率约占糖尿病患者的30%,是糖尿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我院自2010年9月~2011年3月对56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联合应用胰激肽原酶肠溶片与贝那普利治疗,效果显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9月~2011年3月我院门诊及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行24h尿蛋白排泄率检查,按照WHO1999年Mogensen对糖尿病肾病的分期法,排除感染、急性心脑血管病、肝功能损伤、发热、运动等因素。
1.2方法选择早期糖尿病肾病共126例(20μg<尿UAER<200μg),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6例,男38例,女18例,平均(52.5±10.2)岁,病程8~22年;治疗组70例,男36例,女34例,平均(49.8±11.3)岁,病程7~19年。两组均在糖尿病优质蛋白饮食和运动基础上,给予口服降糖药物和/或应用胰岛素皮下注射联合控制血糖,治疗组采用胰激肽原酶肠溶片(120~240μg3/日)联合贝那普利(10~30mg 1/日),对照组单用贝那普利(10~30mg 1/日),共12周。
1.3 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检查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PG)、空腹血清胰岛素水平(F I N S)、血肌酐(S C R)、2 4 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压(BP)。FPG用葡萄糖氧化酶法,FINS 用微粒子化学发光法,HbA1C采用高压液相色谱法,SCR用过氧化物酶法,24hUAER用放免法。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尿白蛋白排泄率均有明显下降(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FPG、FINS、HbA1C、SCR、BMI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变化(见附表)。
附表 两组治疗前后FPG、FINS、HbA1C、SCR、BMI比较结果
3 讨论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其主要病理变化为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基质增加,系膜细胞增生及肾小球毛细血管硬化等微血管病变。糖尿病肾病早期,尿白蛋白排泄率达20~200μg/min,经过有效治疗,肾脏病理改变可以逆转。一旦发生临床蛋白尿期(尿白蛋白排泄率>200μg/min),病理损害将不可逆转,最终发展到肾功能衰竭[1]。
贝那普利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能有效抑制RAS系统的活性,从而减轻蛋白漏出所致的肾脏损伤。激肽原酶是人体激肽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改善微循环降低肾血管阻力,同时刺激纤溶酶原提高纤溶系统及胶原水解酶的活性,防止血栓形成[2]。实验结果显示,联合治疗较单用贝那普利效果显著,且毒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