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区规范化管理对糖尿病血糖控制的效果评价

2012-10-20北京市怀柔区杨宋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1400朱秋莲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2年14期
关键词:社区卫生血糖病人

北京市怀柔区杨宋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1400)朱秋莲

糖尿病是一种代谢障碍性内分泌疾病,主要临床表现症状为多饮、多食、多尿、疲乏、尿糖以及血糖升高。该病在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生,尤其多见于老年人,病情若未及时治疗可引发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一些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证实,严格控制血糖可以降低糖尿病微血管和神经并发症的风险发生率[1]。而目前我国一般患者血糖控制率不到30%,血糖控制不良的原因主要是糖尿病防治知识宣传不够、饮食控制不合理和运动量不足,以及用药不规范、检测不及时等[2]。本社区对糖尿病病人进行了规范化管理,取得了显著效果。

1 材料与方法

1.1 对象 将已建立健康档案管理在册的69例糖尿病患者和门诊确诊的69例糖尿病患者纳入研究对象,其中男性76例,女性62例,年龄47~72岁,均居住在杨宋镇辖区内。对象中已剔除近期可能外出的患者、有精神异常的患者、近半年内进行过化疗或者放疗的肿瘤患者及伴有躯体严重损害的患者。将入选的对象随机分成管理组和对照组,管理期为半年。

1.2 方法

1.2.1 管理组 ①进行一对一和集体性的健康教育、讲授糖尿病知识,包括糖尿病的发病原因、发病机理、危害、防治手段、怎样合理用药、调整药量及保持良好的情绪等。②根据个人的情况分别制定饮食计划,规定每人每天的进餐次数及进食量,保证碳水化合物占60%、脂肪占25%、蛋白质占15%,限制钠盐的摄入量,每天控制在6g以下,戒烟戒酒。③根据个人喜好制定能长期坚持的运动计划,规定每人每天的运动方式及运动量,但运动时不能空腹,需带一些食物以防低血糖的发生。④监测及用药:每周测量血糖、血压并根据血糖及时调整用药及药量。⑤心理调节:及时发现病人的不良情绪并给予疏导,说明不良情绪对疾病的影响。

1.2.2 对照组 患者自行就医,即患者可以去任何一家医院看病,不限在本社区就诊。

1.2.3 检测与数据处理 所有对象于管理前后2次采空腹及餐后2h(进食开始即计时)血样,用葡萄糖氧化酶法(2h内检测)测定血糖含量。各项参数均以(±s)表示,均数的比较使用t检验。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管理组69人,男性36例,女性3 3例;年龄(4 7~7 2)岁,平均 (65.1±4.3)岁;体重指数(BMI)为(18.3~28.6),平均为(23.2±2.8);其中伴有高血压或/及冠心病及其他疾病的病人23例。对照组69例,男性35例,女性34例,年龄(47~72)岁,平均(65.2±4.3)岁;体重指数(BMI)(18.4~28.9),平均(23.1±2.7);其中伴有高血压或冠心病及其他疾病的人22例。2组病例基本情况具有可比性。

2.2 血糖的变化 两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在管理前均无明显差异。管理后,管理组空腹血糖为(6.47±1.19),餐后2h血糖为(8.39±1.28),均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空腹=8.01,t餐后=10.35,P均<0.01),见附表。

3 讨论

随着社会的进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患病率日益增高,已成为一个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重要疾病,其并发症尤其是慢性并发症累及多个器官,致残、致死率极高,给患者及家属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据2010年统计,我国糖尿病发病率高达9.7%,因此,糖尿病的防治及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据统计,超过60%的患者未能达到血糖的控制目标,这就要求我们临床医师特别是社区的全科医师,在应用降糖药的同时,从饮食、运动、自我监测、心理调整等方面入手,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帮助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进而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与患者的血糖控制不良密切相关,血糖控制以药物治疗为主,饮食控制和运动为辅。单一依靠药物治疗,不仅血糖控制不理想,而且药物用量大、成本高、副作用大。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与人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规范化管理不仅对患者提供连续的医疗服务,还定期对患者存在的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定期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监测病情变化情况,及时调整药物治疗方案,并且对患者进行饮食、运动、心理等生活方式的个体化干预指导,对患者进行全面管理[3]。

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加强饮食控制和运动等非药物治疗,增加患者的糖尿病知识,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4]。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对象是辖区居民,医生对病人情况非常了解,病人也更易于接受社区医生的忠告和管理。对每个病人的基本情况,患病时间,糖尿病的危险因素,用药方法,并发症情况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每次就诊的血糖等都进行详细登记。这种个体化连续性服务,能有效提高病人依从性,针对每个人的情况不断调整其饮食,督促病人运动、按时服药,及时调整用药种类和剂量。

相比二、三级医院,社区医院的全科医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与患者沟通和进行宣教,而健康教育对糖尿病的控制非常重要,不仅可以提高病人对疾病的认识,消除影响血糖控制的不良因子[5],而且在进行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发现患者的不良情绪,及时给予心理护理与治疗。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症的患病率较高,糖尿病患者抑郁症的发生与其病程的长短、血糖的控制情况及并发症的多少相关[6]。杨宋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属城乡结合处,所管理的大部分患者教育程度相对较低,卫生知识明显缺乏,在工作中我们也认识到,对糖尿病患者的有效管理及健康教育是社区医师义不容辞的责任。通过我们的努力,使广大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从而减少并发症,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这就是我们社区医生努力的方向及目标。

附表 糖尿病患者规范化管理措施实施对其血糖变化的影响 ( ±s )

附表 糖尿病患者规范化管理措施实施对其血糖变化的影响 ( ±s )

?

本社区实施相关措施的结果显示,在社区对糖尿病病人进行连续性管理,加强健康教育,有利于控制糖尿病的病情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对于糖尿病病人的治疗和管理更具优势。因此,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的作用,对于糖尿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社区卫生血糖病人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谁是病人
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
猪的血糖与健康
履职尽责加快社区卫生服务建设
病人膏育
芜湖:社区卫生机构公办民营
社区卫生发展“老大难”还在
我帮病人“走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