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荨麻疹相关关系的临床观察

2012-10-20任晓丽苏振兴刘宏业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12年6期
关键词:荨麻疹螺杆菌幽门

任晓丽,苏振兴,刘宏业,白 莉

慢性荨麻疹(chronic urticaria,CU)病因复杂,近年来研究发现消化道幽门螺杆菌(Helieobacter pylori,HP)感染可能与慢性荨麻疹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但研究结果尚存争议[1-4]。本研究通过检测患者及健康体检者血清中HP-IgG抗体并比较两组阳性率,以探讨HP感染与慢性荨麻疹的关系,以及感染HP慢性荨麻疹的治疗方法。本文采用抗组胺药联合抗HP药物治疗感染HP的慢性荨麻疹患者,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病例入选标准:年龄18~70岁,性别不限;符合慢性荨麻疹的诊断标准[1];治疗前1个月内未使用过糖皮质激素,或其他免疫调节剂、抗生素及胃黏膜保护剂,1周内未服用过抗组胺药;非妊娠、哺乳者;无严重心、肺、肝、肾等器官及系统疾病;自愿接受治疗,且能遵从治疗方案。入选的90例患者均为我科门诊就诊者,其中男46例,女44例,平均年龄34.84岁(18~70岁);平均病程29.32个月(2个月~28年)。 对9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中HP-IgG抗体进行检测,阳性者再分为A、B两组,A组为单一疗法组(对照组),B组为联合疗法组(试验组)。40例健康体检者来自我院体检中心,男20例,女20例;平均年龄38.46岁(18~70岁)。

1.2 方法

1.2.1 HP检测 采用盐域(上海)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提供的人幽门螺杆菌IgG抗体(HP-IgG)ELISA 检测试剂盒,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中HP-IgG水平,实验步骤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1.2.2 治疗方法 试验组患者口服西替利嗪10 mg/d,连续用药12周,同时给予根除HP的三联疗法(口服埃索美拉唑镁 20 mg,每日2次;阿莫西林1.0 g,每日2次;克拉霉素0.5 g,每日2次),连续用药1周。对照组仅口服西替利嗪10 mg/d,连续用药12周。两组患者分别在第2、4、8、12周计算患者的症状和体征积分下降指数(SSRI),并评判疗效及记录不良反应。于治疗结束后第2、4、8周观察复发情况。

1.2.3 疗效观察及评判标准 治疗前后记录患者的瘙痒程度、风团数目和大小,按4级(0~3分)评分法记录症状和体征。瘙痒:0分=无;1分=轻度;2分=中度,可忍受;3分=重度,不能忍受。风团大小(cm):0分=无;1分=直径≤0.5;2分=直径0.5~1.9;3分=直径≥2。数目(个):0分=无;1分=数目≤6;2分=数目6~11;3分=数目≥12。痊愈:SSRI≥90%;显 效:90%>SSRI≥60%;好 转:60%>SSRI≥30%;无效 :SSRI<30%。有效=痊愈+显效。症状积分下降指数(SSRI)=(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率的比较采用χ²检验,P<0.01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慢性荨麻疹患者及健康体检者HP阳性率

90例CU患者HP阳性者58例,阳性率为64.4%,40例健康体检者HP阳性者15例,阳性率37.5%,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 HP-IgG抗体阳性慢性荨麻疹患者疗效及复发率

将58例HP-IgG抗体阳性的慢性荨麻疹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12周,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体征平均积分下降情况见表1,疗效见表2,复发情况见表3。

表1 两组HP-IgG抗体阳性慢性荨麻疹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平均积分下降情况 (分)

表2 两组HP-IgG抗体阳性慢性荨麻疹患者疗效比较 (例)

表3 两组HP-IgG抗体阳性慢性荨麻疹患者疗程结束后第2、4、8周复发情况比较 (例)

2.3 不良反应

实验组中有1例出现嗜睡、1例出现便秘;对照组有1例出现嗜睡、1例出现口干。发生率均为6.90%。以上症状出现后未行特殊处理,继续用药至疗程结束。

3 讨论

HP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微生物,主要寄居在胃黏膜,一般认为是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致病因素。检测HP的方法很多,临床上常用的是血清HP-IgG抗体检测和14C尿素呼气试验。HP-IgG是HP感染的标志性抗体,而抗HP-IgA反映了感染的严重程度[1]。但血清特异性抗体的检测对于研究活动性HP感染是不够的,14C尿素呼气试验则是检查是否有活动性HP感染的有效方法[2]。

慢性荨麻疹病因复杂,其诱发的因素很多,约75%的患者找不到明确的原因。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认为HP感染可能与荨麻疹的发生有关,但研究结果尚存争议[3-6]。也有研究认为慢性荨麻疹的发病与HP感染无关,根除HP感染对慢性荨麻疹无明显效果,这可能与HP检测方法、HP治疗方法、入选标准、入选人群例数不同有关,也可能还与入选个体差异等因素有关。本次试验结果显示慢性荨麻疹患者与健康体检者的HP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采用幽门螺杆菌三联疗法,同时抗组胺治疗亦有较好的效果,表明HP感染可能与慢性荨麻疹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本研究由于一些客观原因未能检测治疗后HP-IgG抗体的变化,如果能有治疗前后HPIgG抗体水平的对比,研究结果将会更有说服力。本研究的样本数相对较少,且未设计HP-IgG阴性对照组,我们将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扩大样本数,改进实验设计方案,以期得到更深入的研究结果。

[1]Romagnani S. The role of lymphocytes in allergic disease [J]. J Allergy Clin Immunol, 2000, 105(3):399-408.

[2]Hizal M, Tüzün B, Wolf R, et 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elicobacter pylori IgG antibody and autologous serum test in chronic urticaria [J]. Int J Dermatol, 2000, 39(6):443-445.

[3]赵寒冰, 张永宏, 周力.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荨麻疹的关系[J]. 中国自然医学杂志, 2010, 12(4):297-298.

[4]李志坚, 潘锐光, 李燕娃, 等.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慢性荨麻疹的关系 [J]. 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 2007, 14(1):19-20.

[5]郭竹秀, 谢勇, 王万春. 慢性荨麻疹与幽门螺旋杆菌的关系 [J].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4, 37(6):360.

[6]Carnevale P, Bierti L, Pigatto P, et a1. Helicobacter pylori and chronic urticaria: the role of eradication [J]. Gastrogenterology,1998, 114(1):84.

猜你喜欢

荨麻疹螺杆菌幽门
远离幽门螺旋杆菌 分餐真的很必要
幽门螺杆菌生物膜的研究进展
口腔与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5种幽门螺杆菌检测方法的比较
经方辨证治疗慢性荨麻疹经验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39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42例
荨麻疹253例病因探讨
不同胃黏膜病变中TFF3表达与幽门螺杆菌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