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党代会精神 打好医改攻坚战北京市医管局“贯彻十一次党代会精神,深化市属公立医院改革”会在京召开
2012-10-19
▲不少患者认为,北京友谊医院“医药分开”后,医务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更好了
本刊讯(记者 韩尧)日前,北京市医院管理局在北京世纪坛医院召开了“贯彻十一次党代会精神,深化市属公立医院改革”会议。北京市卫生局党委书记局长、北京市医管局党委书记局长方来英,北京市医管局党委副书记韦江,北京市医管局纪委书记李彦昌,北京市医管局副局长潘苏彦出席会议。
会议就学习贯彻北京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结合当前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形势任务,就深入推进市属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打好医改“攻坚战”,解决“看病贵”,“看病难”问题进行探讨。
目前,北京市市属公立医院深化改革试点工作已进入“深水区”,尤其是“医药分开”和“建立财政价格补偿调控机制、医疗保险调节机制、医院法人治理运行机制”改革试点已全面启动,涉及北京友谊医院、北京朝阳医院、北京同仁医院、北京积水潭医院、北京儿童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同时,“改革创新医疗服务模式”试点内容则涉及全部市属22家公立医院。
方来英在会上就目前北京友谊医院正在进行的“医药分开”进行强调:“降15%是手段,不是目的;设立医事服务费也是手段,不是目的。”他指出,公立医院不是卖药的,与会人员要研究北京友谊医院实行这些措施后面的运行机制。如果北京友谊医院的改革成功,这个模式就是北京市市属三级公立医院改革的一个方向。
为将医改向更深层次推进,缓解“看病难”问题,会议探讨了目前医疗卫生领域专家资源的分配方式问题。目前,有限的专家资源只能通过挂号费调节或时间调节。由于当前我国的专家号挂号费过低,无法调节需求。此外,从医学上讲,生命人人平等,也不应用钱调节。通过挂号费调节专家资源分配的方法行不通,而用时间调节则只能让患者提前挂号。由于专家号需求量庞大,资源紧缺,总有人挂不上号。因此,最好的办法是进行有效的资源分配,让该看专家的患者看得到专家,该看普通医生的患者看普通医生。
在北京友谊医院,实行“医药分开”后,取消了挂号费、诊疗费,设立了医事服务费,并且加大了普通号挂号费与专家号挂号费的差距。日前,一位在普通门诊就医的感冒患者告诉记者,此前,自己在看病时都挂专家号,而这次她选择了挂普通号。她说:“我就是有一点儿感冒,普通号就够了!”
会上,北京市各市属公立医院院长、书记们纷纷表示,要以北京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的精神为指引,勇敢面对压力、积极承担任务、有效解决问题,完成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各项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