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肝解郁汤加减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40例
2012-10-19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102618张玉杰李宏燕许华影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102618)张玉杰 李宏燕 许华影
浆细胞性乳腺炎[1]是一种以乳腺导管扩张、浆细胞浸润为病变基础的慢性非细菌性感染性乳腺化脓性疾病,中医称为“粉刺性乳痈”。该病临床以非哺乳期或非妊娠期发病,常有乳头凹陷或溢液,初起肿块多位于乳晕部,化脓溃破后脓中有脂质样物质,易反复发作,形成瘘管,全身炎症反应无或较轻。目前公认中医药治疗有明显优势,疗效确切,复发率低。现将采用清肝解郁汤加减治疗观察本病的疗效。
1 临床资料
2005年2月~2010年12月收集门诊及住院病例共80例,均为非哺乳期非妊娠期女性,符合我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相关诊断。年龄19~50岁,平均31.9岁;已婚67例,未婚13例;有生育、流产、哺乳史74例;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6 年;合并乳头凹陷、内翻42例,乳头溢液13例;局部红肿热痛27例,脓肿已形成38例,有肿块无症状22例,伴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24例,全部诊断明确,排除乳腺癌可能。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两组在平均年龄、病程、病情程度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全部病例治疗期间均建议清淡饮食,调情志,避免情绪激动。忌食生冷、油腻、辛辣、烟酒等刺激性食物,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化验检查。对照组口服抗生素阿莫西林胶囊0.5g,Bid或左氧氟沙星0.2g,Bid,疗程5~7天,脓肿形成者及时切开引流,已破溃的扩创清创引流,每日换药。未化脓破溃的、肿块明显的行乳段切除术。治疗组服用清肝解郁汤加味,基本治疗方药:陈皮12g,白芍15g,川芎10g,当归12g,生地15g,制半夏10g,香附12g,青皮10g,远志10g,穿山甲10 g,浙贝母10g,郁金10g,柴胡10g,延胡索6g,茯苓10g,山栀10g,甘草6g。红肿热痛明显者加连翘、金银花皂角刺各10g。皮色暗红,乳头陷,乳头溢液,舌红少苔,脉细数,有阴虚表现者加枸杞子、麦冬、花粉各10g。煎服法:每剂加水500ml,浸泡10min,武火煮沸后文火煎煮30min,取汁,再加水200ml,煎煮20min,取汁。两煎药液混合,分两次口服。1剂/日。十天一疗程。间隔两日再服。一个月为全疗程。服用中药同时采用外治法。脓肿形成的及时切开引流,已破溃的扩创清创引流,每日换药。未化脓破溃的、肿块明显的行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阶段两组均每周复查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远期随访12个月。观察远期疗效,复发率。
3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 疗效 痊愈:红肿完全消退,局部结块消散,疮面愈合。好转:红肿完全消退,疮面愈合,但局部遗留僵块未散;或红肿完全消退,疮面腐祛新生但未愈合。未愈:局部症状未改善或进一步加重。远期疗效:两组治疗结束后12个月,对痊愈和好转的病例随访记录是否复发或加重。
3.2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1.5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显著意义。
3.3 两组治疗结果疗效比较见附表。两组疗效比率差异性检验χ2=3.108,P>0.05。
治疗结束后随诊一年,治疗组随诊37例,症状复发者2例,好转者原症状加重2例,复发率10.8%,对照组随诊32例,症状复发者4例,好转者原症状加重6例,复发率32.2%,两组复发率差异性检验χ2=6.74,P<0.05。
3.4 不良反应 治疗组所有病例均可耐受中药治疗及外治法,未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7例出现胃肠道反应,1例出现药物性皮疹,1例肝功能异常 。
4 讨论
中医认为乳头属肝,乳房属胃,乳头为足厥阴肝经所属,乳房为足阳明胃经所循。故乳头凹陷畸形者肝经血气不易正常疏泄,乳腺正常分泌物较难排出加之人体阳虚,胃气壅实,复因情志不畅,肝失调达,肝气郁滞,而致管内分泌物滞而不出。久致乳络扩张,乳络郁滞,营气不从,气滞血瘀,聚而成块,郁久化热,胃热壅盛,热盛肉腐成脓,破溃成漏。木郁土壅,肝郁胃热或痰瘀凝滞为本病病机;乳头凹陷,肝络失于通畅是本病发病的基本条件[2]。清肝解郁汤组方中陈皮辛散苦降温和不峻,穿山甲、浙贝母、制半夏化痰软坚散结;生地黄、当归补血活血;白芍敛阴养血;川芎入血分理血中之气;栀子清热泻火、解郁除烦;香附疏肝理气、调经止痛:郁金疏肝行气以解郁,活血祛瘀以止痛;柴胡、延胡索辛散温通,止痛;青皮辛散温通,苦泄下行,与柴胡、郁金、香附配伍,治乳房胀痛而消肿散结;陈皮理气调中、燥湿化痰;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安神;远志宁心安神、祛痰开窍;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共奏疏肝解郁、理气化痰,调理冲任、软坚散结之功。
附表 两组疗效比较
目前认为,乳腺导管阻塞和激素异常刺激为疾病发病基础,而导管内细菌滋生是继发感染和病情加重的原因。针对发病机制的特异性治疗尚在研究,西医外科治疗虽有疗效,但不能防止复发,故在明确诊断的前提之下使用中医药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效果。清肝解郁汤[3]具有疏肝理气,调摄冲任、活血止痛散结的作用。本方经临床应用证实治疗疗效显著且副作用少,减少复发率,值得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