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市院前救治797例脑卒中患者的特征分析
2012-10-18陆素琴陈志刚孙义萍
陆素琴 陈志刚 孙义萍 吴 敏
脑卒中是急性脑循环障碍迅速导致局限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损的临床事件,是常见的危害我国中老年人身体健康和生命的主要脑血管急症[1]。为更好地对脑卒中患者实施院前医疗救治,降低因脑卒中引起的致残率和致死率,现收集2011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期间镇江市急救中心救治的脑卒中患者的院前急救病历资料,分析镇江市脑卒中患者院前救治规律,提出预防脑卒中及院前救治的注意事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1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期间由镇江市急救中心实施院前救治的患者的全部病历资料输入自行设计开发的病历统计软件[2],利用ICD-10编码从中筛选出所有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学术会的诊断标准[3]的脑卒中病例,共筛选出脑卒中病例797例,占同期院前急救人数的10.42%,其中男453例,女344例(男∶女=1.32∶1),年龄20~101岁,平均(68.92±14.10)岁;无明确既往史243例,有高血压病史394例(49.4%),糖尿病史46例,冠心病史31例,脑卒中病史90例,其它病史有31例,有2种或以上病史129例。
1.2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3.0for Windows统计软件。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患者年龄分布趋势
797例患者中男性平均年龄(66.67±13.937)岁 ,女性平均年龄(71.85±13.797)岁(P<0.01)。具体年龄分布见图1。
2.2 患者发病季节与月份分布特征
一年中四季的病例数分别为225例(28.2%)、176例(22.1%)、186例(23.3%)、210例(26.3%),人数随气候的变化有一定的波动(P>0.05)(图2)。
2.3 不同时间段发病人数
在1 d中7时到12时、16时至20时是两个高峰时间段,上午的9时至10时是高发时段(共61例,占8.3%),而凌晨4时至5时的发病率最低(共9例,占1.4%)(图3)。
图1 患者年龄分布特征
图2 患者发病季节与月份分布特征
图3 不同时间段发病人数
2.4 患者后送医院情况
全部797例患者中危重(GCS≤8)192例(24%),重症359例(45%),症状较轻者(GCS≥13)246例(31%),其中送J、Y两家三甲医院患者人数共为552例,占总人数的69.3%。见图4。患方自主择院626例(78%),就近择院142例(18%),其它原因择院29例(4%)。
图4 患者后送医院情况
2.5 应急反应时间与救援人数关系
应急反应时间:平均13.49 min,其中10 min内共318例(39.90%);急救总耗时:平均38.11 min(图5)。
图5 应急反应时间与救援人数关系
3 讨 论
3.1 性别、年龄等基本特征的分析
脑血管病因其较高发病率、复发率、致残率、病死率已成为影响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4],在2004~2005年已成为我国居民死亡的首因。本组调查数据显示脑卒中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1.32∶1),随年龄增长明显增加,70~79岁是发病率高峰而且男性发病年龄明显低于女性(P<0.01),这些同已有的调查数据基本一致[5]。另外该组病例随季节变换人数虽有波动,但差异并不显著(P>0.05),可能与近几年镇江冬季气候较为温和有关,具体原因虽有待进一步调查,但在气温较低的1~3月和10~12月总人数占54.5%,仍提醒老年人冬季应注意保暖,避免过度劳累,同时年轻子女应当更多的关爱老人。
3.2 加强干预预防脑卒中
脑卒中发病具有较为鲜明的时间特征:7时到12时、16时至20时是两个高峰时间段,考虑到高血压病是脑卒中发病最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本资料中明确高血压病史49.4%),而高血压病往往血压波动甚至单纯性血压波动可造成急性心脑血管事件,血压波动大者,靶器官的损害也重,如有明显血压升高的高血压病脑出血患者有较高的致死量和致残率[6],降低血压波动已作为高血压病治疗的新策略[7]。作者强烈建议除对血压正常者定期测量血压外,针对适宜人群实现每天早晚2次,每次2-3遍地家庭自测血压监测,以更好地预测高血压靶器官损害和心血管时间[8~10];同时生活中应采取积极的态度控制血压并极力避免人为造成血压波动。脑卒中是可防、可治的疾病,除了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如年龄、种族、性别、家族史外,可积极对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等危险因素进行干预,通过增加锻炼、减轻体重、避免过度饮酒等措施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要广泛进行健康教育,有效实施一、二级预防,针对存在脑卒中危险因素的家庭积极普及急救知识。
加快基层医院建设步伐 脑卒中具有高致死率和高致残率的特点,在多数国家,它是继心脏病、恶性肿瘤后的第三位致死原因[11],因此患者发病的同时,家属容易出现恐慌情绪,在治疗过程中也尽可能选择大医院(三甲医院)。人们富裕了对健康的需求也提高了,自然向往更好的医疗服务,因此基层医院应尽快提高收治能力,这不仅可帮助群众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也有助于在第一时间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救治,提高救治成功率。
3.3 构建院前急救科学体系
减少院外急救时限的延迟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12]。我国卒中的整体服务水平同国外还有相当大得差距,救治不及时、资源待整合是其中的重要方面,从急救反应时间(接警至到达现场时间)和急救总耗时可以看出镇江市急救中心的院前急救工作还应该加强,应注意利用一切有利资源做好网络布点工作,努力做到将急救半径控制在5分钟之内,提高院前救治效率。同时镇江市应积极建立从初级到高级的卒中中心,构建脑血管病的急救、防治与康复的高度组织化的管理体系[13]。
综上所述,镇江市对慢性病的监控力度应持续加强,帮助群众做好高危疾病危险因素的调控工作,引导居民加强锻炼同时掌握必要的急救知识等,积极有效应对急危重病的发生。
1 吴智鑫,何明丰,黎练达,等.急性脑卒中识别评分量表筛查价值的探讨.中国急救医学,2010,30(3):219-222.
2 陈志刚,陆素琴,郭 薇,等.院前急救病历电子索引开发和应用探讨.中国数字医学,2011,6(11):90-93.
3 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1995).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2.
4 Yi Long Wang,Di Wu,Yong Jun Wang,et al.Burden of stroke in China.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troke,2007,2(3):211-213.
5 王维治.神经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26.
6 郭东风,李艳秋,赵昌明,等.698例高血压脑出血预后分析.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5,14(2):167-169.
7 Su DF,Miao CY.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 and organ damage.Clin Exp PharmacolPhysiol,2001,28(9):709-715.
8 姚崇华.家庭自测血压监测.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8,7(10):692-693.
9 O’Brien,Asmar R,Beilin L,et al.European Society of Hyperten-sion recommendations for conventional,ambulatory and home blood pressure measurement.J Hypertens,2003,21:821-848.
10 Pickering TG,Hall JE,Appel LJ,et al.Recommendations for blood pressure measurement in humans and experimental animals:professionals from the Subcommittee of Professional and Public Education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Council on High Blood pressure Research.Circulation,2005,11:697-716.
11 袁 靖,徐 玢,于东明.急诊监护室重症脑卒中患者家属对气管插管及机械通气的态度和看法.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09,4(11):884-886.
12 李 勇,李万荣,张智超,等.急性脑卒中患者院外急救时限分析.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0,5(12):1168-1169.
13 王伊龙,王拥军,周 永,等.亟待建立中国卒中中心网络.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0,17(1):2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