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分工、区际贸易与地区工资差距关系研究

2012-10-17王文良

对外经贸 2012年10期
关键词:区际分工劳动力

王文良

(宁夏石嘴山市委党校,宁夏石嘴山753000)

一、理论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关于我国地区之间的工资差异是在逐步扩大还是趋于收敛的问题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蔡昉等(2000)的研究注意到中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收敛的俱乐部”,具体表现在东部与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在不断加大,东部地区的工资水平增速明显要高于中西部地区,但是东部地区的工资差异却呈现出收敛的趋势。钟笑寒(2006)的研究显示,地区间劳动力的流动并没有带来区域收入差距的收敛。无论是城乡差距,还是地区差距,都没有呈现出缩小的趋势。相反,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却出现了显著的扩大倾向。而根据王建新和黄鹏(2009)的测算,中西部地区的相对工资增长速度在1999—2007年间要明显高于东部沿海地区。在这一期间,东部与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劳动力收入水平出现了显著的收敛趋势。钟笑寒(2006)研究发现,地区工资水平与劳动力收入之间呈现出一种U型关系。随着早期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化进程以及劳动力流动的加速,地区之间的工资水平差距逐步扩大,而到了后期则表现出明显的收敛现象。区间工资差距先是扩大,后期则“收敛”。综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工资差距呈现出先逐步扩大,后期又逐步缩小的变化过程。

就如何消除国内区域之间工资差异的问题,学者间的观点有着很大的分歧。其中有三种观点是非常值得关注的:

第一种观点是通过发展贸易来消除地区之间的工资差异。作为要素禀赋理论的一个重要的推断,要素均等化理论(FPE)认为,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如果不考虑包括运输费用在内的交易费用影响,生产要素的价格将会在贸易过程中趋向于均等,并且这与要素的存量大小无关。但是Levinsohn等(1994)指出,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本身只是一个假定或推论,与现实并不相符。并且该假定的传统表达方式掩盖了其要表达的真实意义。实际上,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要表达的是产量组合变动的一种机制,而并不是要素价格的绝对均等。如果无法证明产出的不同组成受要素供给制约的话,则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最终是无法实现的。中国地区之间的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差距明显,具有明显的大国经济特征,因此研究各国之间贸易的国际贸易理论同样适用于我国地区之间的区际贸易。作为一种影响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形式,区际贸易会通过作用于地区间要素 价格的均等化来提高参与贸易区域的要素收入,实现有效利用现有要素禀赋资源并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目的。

第二种观点认为劳动力流动有利于消除工资收入水平的地区差距,这种观点的理论基础是比较优势理论。这种观点认为,如果其他因素不变,通过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劳动力资源必然从低工资水平地区向高工资水平地区流动。而劳动力要素的生产率服从边际递减规律,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工资水平较低地区的劳动力供给倾向于提高工资水平的增速,工资水平较高地区的劳动力供给倾向于降低工资增长速度。于是,两个地区的工资水平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会趋于平衡。根据这种观点,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我国内部区域之间的工资差异应该是缩小的。以蔡昉(2003)为代表的研究认为,消除劳动力在地区间流动的障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缩小地区之间的工资差异。但也有不同观点,比如钟笑寒(2006)就认为,劳动力要素的流入将有助于促进流入地区的工资水平提升,那些劳动力流入更快的地区,其工资水平的增速往往也越快。所以,如果区域之间在技能和教育方面存在差异,那么劳动力的加速流动反而会进一步扩大地区之间的差异。

第三种观点认为发展中西部地区的制造业可以减少地区间工资增长和收入的差距。这一观点的理论依据是新经济地理学和规模报酬递增理论。该观点认为,在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发展制造业,能够提高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并降低资本的边际报酬率,工资水平的增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根据这种观点,当地区之间的产业结构趋于一致时,工资水平也会一致。范剑勇、张涛(2002)在研究了美国产业结构转型与地区收敛历程之后认为,区域工资差异的缩小不仅仅取决于消除要素在地区间流动的障碍,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发展相对滞后地区是否能够快速实现工业化,完成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对此有学者提出了质疑,比如刘伟、李绍荣(2002)的研究发现,随着第二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比例的不断增加,资本的收益将增加,但是劳动收入会减少,最终使得劳动力提供者与资本所有者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学者们对如何消除区域之间的工资差异并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无论是从繁荣区际贸易、促进劳动力流动还是发展地区制造业,最终都可以归于通过提升区域分工水平来减少地区之间的工资差异。在以上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试图从制造业区域分工水平演进的角度来探讨如何消除或减少地区之间的工资差距和平衡各地经济发展。

二、中国制造业区域分工的现状

区域分工是指一国内部的各个地区依据自身的比较优势进行专业化的生产,并通过区际贸易来获得资源配置的高收益,进而满足自身发展需要的一种经济空间组织方式。其具体含义包括:1.从分工目的来看,进行区域分工是为了每个区域能够获得更高的资源配置收益并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2.从实现条件上看,区域分工的实现是立足于各区域自身的各种优势条件;3.从形式上看,区域分工的形式是区域的专业化生产;4.从实现方式上看,区域分工产生的利益必须通过区际贸易来实现。区域分工能够使各区域充分发挥资源、要素和区位等方面的比较优势,通过专业化生产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推动生产技术的提高与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提升各区域的经济效益和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效益。

本文利用克鲁格曼提出的行业分工指数来测算我国内部三大区域之间的产业分工水平,使用的制造业数据均来自相关年份的《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时间跨度为1988—2008年。

两区域间的行业分工指数计算公式为:

其中Sik表示区域i和k间的产业分工水平,Eij和Eik分别表示i和k地区j产业的产值,Ei和Ek表示两地区各自的工业总产值。如果区域i和k有完全相同的产业结构,即对所有产业j,产值份额都一样,那么Sik的取值就为0。如果两个区域的产业结构毫不相关,则Sik的取值为2。因此,行业分工指数可以大致衡量区域分工的程度,指数所处的范围为0~2,即0≤Sik≤2,指数越高,两地区间的分工程度就越高;指数越低,则表示两地区间的产业同构性越大,区域分工水平就比较低。

从总体上来看,我国东部与中部、中部与西部地区之间的制造业产业分工程度的变化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1988—1998年间是制造业区域分工水平呈现螺旋式缓慢上升的阶段,并且在1991年、1995年和1998年这几年有所反复。2.1998—2008年,东部与中部、中部与西部之间的产业分工程度明显处于加速推进阶段,市场化力量对分工的促进作用十分明显。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1989—2008年,中部与西部地区之间的制造业产业分工水平提高并不明显,甚至在1993年、1998年、2002年和2008年都出现了下降。

图1 东、中、西部地区制造业区域分工水平变化趋势

对于上述现象,笔者认为虽然在1988—1998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就已经开始,但是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作用却没有得到充分和有效的发挥,市场的影响力还非常弱。因此,东部、中部和西部主要发展的仍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各地区产业相互重叠,产业结构趋同较为严重。1998年以后,市场经济改革的力度加大,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作用开始不断凸显,各地区在市场的作用下开始根据各自的资源禀赋优势进行产业选择和发展。东部沿海地区地理位置优越,市场规模较大,人口相对密集,在人才、资本、技术和知识等方面较其他地区具有显著的优势,其主导产业为外向型产业,并开始逐步由劳动密集型转向资本密集型产业和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而与此同时,中西部地区受到地理位置、人口规模、资本匮乏等条件的限制,仍然主要集中发展内向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从而东部与中西部之间的产业结构差异扩大,制造业区域分工水平明显提升。而中西部这两个地区之间的产业结构趋同度仍然较高,制造业产业分工水平也没有发生十分明显的变化。

三、制造业区域分工与地区工资差异的关系

要素流动、区域分工以及区际贸易这三者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区际贸易实际上是以商品在区域间的移动来代替生产要素的跨区域流动,故而是一种较为间接的要素流动方式。在现实中,地区之间的经济交往通常表现为生产要素流动与区域贸易的共存。但是不论是以商品为载体的区际贸易还是生产要素流动,都必须遵循比较优势的基本原则。如果不存在严重的流动障碍,则地区之间的要素和商品双重流动将得以实现。区域分工程度的提升不仅能令劳动力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跨区域流动规模扩大,同时也会促进区域之间的贸易规模扩大。但是一旦市场分割导致要素的流动存在障碍,则地区间的经济交往将以区际贸易为主,一部分原本会以要素流动实现的资源将被用于商品的生产。反之亦然,若区际贸易存在障碍,则会表现出更多的生产要素跨区域流动。

(一)区域分工、劳动力流动与工资差异三者的关系

我国制造业区域分工水平的演变可分为两个阶段,1999年以前,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区域分工水平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而在1999年之后,这种区域分工水平差距呈现逐年扩大的态势。按照传统产业区域分工理论,要素流动是对产业区域(国际)分工的一种替代;而现代产业区域分工理论,却比较倾向于认为要素区域流动和产业区域分工是互补关系。这两种理论的前提假设是不同的。李建国(2008)经过研究后发现,1988—2006年我国劳动力和资本流动与两个地区制造业产业间分工都是互补关系。据此来看,我国的劳动力跨地区流动大致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999年以前,由于户籍制度等政策性壁垒的存在,这一期间的劳动力流动成本较大,劳动力的跨区域流动性相对不足;而1999年之后,国家逐步取消了限制人口流动的制度,加上东部地区对劳动力的需求进一步加大,劳动力的跨区域流动性逐渐增强。

根据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生产要素是无法进行跨国流动的,要素的流动以及由此实现的要素价格均等化和资源优化配置将以商品贸易的形式来实现。但是到了一国内部区域层面,如果一切可以移动的生产要素能够在区域之间无障碍自由流动,则在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下,可移动的生产要素将会从要素丰裕地区向稀缺地区流动,以获取更高的比较收益。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如果取消传统户籍制度对劳动力流动的管制,并且降低无户口对劳动者增加的额外成本(如就业、养老保障、医疗服务、失业救济和子女入学等),最大限度地方便劳动力资源的跨地区流动,那么劳动力将会从劳动报酬边际收益递减的中西部迁往劳动报酬边际收益递增的东部地区,获取相对高的工资收入等收益,最终实现劳动力要素价格在各地区间(劳动力流入地、流出地和全国)的均等化。这就从理论上揭示了我国的区域工资差异在1999年以前呈现逐渐扩大的趋势,而在此之后逐步收敛的原因。

(二)区域分工、区际贸易与工资差异的关系

根据要素禀赋理论,地区间的生产要素差异决定了生产和分工的格局,并进一步影响了区域贸易的格局。分工水平的提升不仅能够促进生产力水平的进步,而且能够通过市场竞争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这一角度出发,劳动分工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源泉。从单个区域的角度来看,区域分工实际上是在生产力“趋优分布”的经济规律作用下,为获得区域利益而形成的客观选择过程,这种选择过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具体而言,就是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各区域根据自己的比较优势或资源禀赋进行劳动地域分工,当这种分工达到一定规模时就出现区域专业化部门。这种选择的结果使各区域都根据自己的比较优势来进行专业化生产,从而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了一个专业化体系。另一方面,区域分工还必须通过区域贸易来实现其专业化部门生产的产品价值和满足自身对本区域不能生产或生产不利的产品的消费需求,从而扩大区域的再生产能力,增加区域利益。

从产业层面来看,1988—1998年,我国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制造业区域分工水平没有得到明显的提升,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这一期间的制造业区域分工主要呈现以下特点:1.过于强调建立独立的地区工业体系的战略思想,导致了各地区不论是否具备比较优势纷纷发展重工业,从而形成“大而全、小而全”的经济结构和工业结构,地区之间产业结构趋同严重。在这种工业生产体系下,各地区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提高区域贸易壁垒,形成了自给自足的封闭型经济体系,严重阻碍了国内区际贸易的发展。2.形成了高度垂直的区域分工格局。我国的矿产和能源等资源大多分布在中西部地区,而东部沿海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水平方面具有优势,因此在区域分工的总体格局上形成了东部地区发展加工制造业,而中西部地区以能源和矿产资源开发为主的区域分工格局。这就导致了贸易利益更多地流向东部地区。在这期间,欠发达的区际贸易加上东部地区的迅速发展使得地区之间的工资差距逐渐拉大。

四、结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区之间的工资差异总体上呈现先扩大后收敛的趋势,其中转折点在1999年前后。利用行业分工指数并结合制造业数据对我国的制造业区域分工水平进行测度,发现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在产业层面上的区域分工水平在1998年前后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且绝对水平偏低;而在此之后则呈现出逐步提升的态势。基于这一区域分工格局的演变过程,本文从劳动力流动和区际贸易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地区之间工资差异变化的原因。在1999年以前,由于户籍制度等因素导致了劳动力流动成本过高,政府出于稳定因素的考虑也不鼓励人口的跨区域流动,导致了这一时期劳动力的跨区域流动性相对不足,无法通过要素流动来平衡各地区之间的工资差异。与此同时,较低的区域分工水平导致了地区之间产业结构同质严重,阻碍了区际贸易的繁荣,而区际贸易是实现要素价格均等化、缩小地区之间工资差异的重要途径。

[1] 洪世键,黄良浩.我国区域分工演变和未来趋势分析[J] .宏观经济管理,2004(9).

[2] 汪建新,黄鹏.结构调整、劳动力流动与地区工资差异[J] .国际商务研究,2009(3).

[3] 谢莉娟,吴中宝.刘易斯转折点、要素价格均等化与产业升级——基于中国劳动力跨地区转移的阐释[J] .财经科学,2009(8).

[4] 钟笑寒.劳动力流动与工资差异[J] .中国社会科学,2006(1).

[5] 范剑勇,张涛.结构转型与地区收敛:美国的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 .世界经济,2003(1).

[6] 高国力.经济增长与区际贸易变动的理论分析[J] .当代经济研究,1999(5).

[7] 李建国.要素区域流动与中国制造业区域分工程度研究[D] .暨南大学,2008.

[8] 蔡昉,都阳.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趋同与趋异——对西部开发战略的启示[J] .经济研究,2000(10).

[9] 刘伟,李绍荣.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J] .中国工业经济,2002(5).

[10] Edward E.Leamer,James Levinsohn.International trade theory:The Evidence[M]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1995.

猜你喜欢

区际分工劳动力
“分工明确”等十四则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视域下区际经济高质量协调发展研究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广东:实现贫困劳动力未就业动态清零
“家庭的幸福需要彼此分工共同努力”
中国区际刑事司法协助现状及其立法研究
论区际刑事司法协助中证据之取得与评价
我国区际法律冲突解决机制研究
传销案件查处认定存在部门分工
相对剥夺对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