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ASP.NET3.5的高职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012-10-16杨建强高洪波

制造业自动化 2012年20期
关键词:科研课题科研成果申报

杨建强, 高洪波

(1.鹤壁职业技术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鹤壁 458030;2.江苏城市职业学院 南通校区,南通 226006)

0 引言

目前,随着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技术的日趋成熟,科研信息管理也成了全世界研究开发的重点,像美国、日本、英国等发达国家都在对科研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研究,为了能保证信息的完整、准确和及时,克服和避免人工管理的滞缓,数据采集重复、混乱等弊病,提高科研管理的效率和对科研信息进行挖掘,提高科研管理的水平。

在我国,大部分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的科研管理信息化水平还很低,甚至有的学校还采用手工的方式对科研成果进行统计和计算,造成了科研管理工作者劳动强度大,例如在科研课题的管理中,由于科研管理人员偏少,科研管理人员不得不将精力集中在课题的开题与结题这两个环节上,从而忽略了课题的中期管理,使科研课题的进度和质量受到了影响。经常会出现“重申报、轻管理;重成果、轻过程”的现象。而且还经常导致数据计算错误和历史档案查询困难等问题,使科研管理缺乏系统性与科学性。而目前使用的科研管理信息系统大多数是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的单机版,而且各系统使用的后台数据库几乎都不相同,从而对使用者和数据库维护人员都带来了诸多不便。目前,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科研工作也愈来愈得到重视,科研迅速发展,科研成果数量、科研课题数及科研经费额逐年递增,导致各高校科研信息的发布、查询、维护等工作的任务十分繁重,以前的系统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大多数高校都在想办法解决[1]。

1 系统需求分析

1.1 高职科研管理信息的分析

高职科研信息管理是指对高职院校的科研信息进行收集、整理、组织、存储、加工、使用和维护等操作。为了对科研管理有更深的认识和了解,我们采取了与我院科研处的工作人员沟通和模拟角色等多种方式,同时又不断查阅相关科研管理资料,详细地了解和熟悉了他们的业务流程。在需求分析过程中我们也逐步体会了“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科研兴师”的深刻内涵。本系统的信息主要是指全院教师的基本信息、教师所承担的科研课题、公开发表的论文、参编的论著、获得的专利和奖励、公开发表的艺术作品和参加的各类学术活动等。很多高职院校目前采用两级管理组织管理科研信息,院系负责本部门科研信息的管理,起辅助管理功能,科研处是学院科研信息的主要管理部门。科研处的主要工作是对全院科研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并能及时准确地为全院教师和各级管理者提供所需的各种科研信息和统计分析数据。使学院管理层能借助系统能及时修订相关科研政策,调整科研策略,促进科研工作可持续发展,使科研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学院的各项工作。

1.2 系统性能需求目标

高职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的性能需求目标是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提高学院的科研管理水平,为校园数字化奠定基础。方便教职员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就能完成相应的科研管理需要,进而实现科研信息的一次录入,多方多次共享和信息的进一步加工处理,适用各级用户对科研信息不同方面的需求,方便学院管理层对科研信息的有效管理,从而实现对科研工作的科学规范管理和控制[2]。下面从十个方面对系统的具体需求进行描述。

1)通过该系统的应用,要实现科研信息管理的网络化和办公的无纸化,提高科研管理的质量。

2)对全院和科研相关的数据进行统一的考虑和整合,建立科研数据信息的标准化编码体系,使其统一规范,并设计一个既能满足本系统开发需要的又能和外部系统兼容的科研信息数据库。

3)建立有效的身份验证机制,通过控制用户的身份来实现系统资源和功能的分配。

4)能够满足各级各类用户的实际工作需求,并采用一些技术简化用户的操作,提高系统的自动化和人性化能力。

5)能考虑到学院实际办学的特点,利用网络的便利优势,方便教师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就能完成自己的工作。

6)对科研成果申报和各类科研课题申报的操作要有时间段控制,在非申报期间,用户不能进行相关操作。

7)采取相应措施杜绝非法用户和非授权用户访问或修改数据,以维护系统的安全,保持数据的完整可信。

8)系统要能满足不少于180名用户同时使用系统的要求,提高系统的反应速度。

9)用户界面的设计要求统一美观,符合用户的特点。

10)能实现数据库系统的备份和还原功能。

1.3 系统业务角色和业务功能描述

和科研工作有关的人员主要有三类,一类是普通教师或是一般行政工作人员,教师都会属于某个院系,一般行政人员会属于某个部门,学院每年都要对他们进行科研工作的考核,所以这类用户我们统称为教师,他们可以申报课题、提供科研成果,并具有浏览查询科研信息的权利;一类是院系或部门的科研管理人员,我们称他们为院系科研秘书,主要管理本部门的科研信息,如对申报的科研成果或科研课题进行初审,提出初审意见,查询和统计分析本部门的科研数据。最后一类是科研部门的管理人员,我们称他们为科研处管理员,他的权限是最高,可以使用系统的所有功能。

经认真分析,我们最后为本系统设计出科研处管理员、院系科研秘书和教师三种角色。他们各自的业务功能如下:

科研处管理员具有最高权限,这类用户的功能最多,也是本系统最关键的用户,他的功能分析与设计是比较复杂的,主要有以下十个方面。

1)对学院二级院系、部门的录入、修改和删除。

2)对院系科研秘书信息的录入、修改和删除。

3)对教师基本信息数据的输入和编辑,以及实现教师在各部门间的调动管理。

4)对教师录入的科研成果进行编辑和终审,并计算该项成果的工作量。

5)设置科研课题申报批次,为科研课题申报工作做准备。

6)对教师科研课题的申报过程的进行管理。

7)在研科研课题的管理及其经费管理。

8)对全院科研信息的查询统计、汇总分析和报表打印。

9)对系统的相关维护工作。

10)系统的安全性工作,实现科研信息数据的备份和还原。

院系科研秘书属于二级管理人员,主要负责本部门的教师的科研信息管理,其职能相对科研处管理员就少了很多,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对本部门内教师基本信息数据输入、修改和编辑。

2)对本部门内教师的科研成果信进行初审或修改。

3)对本部门内教师的科研课题申报的初审或修改。

4)对本部门科研信息的查询、统计汇总分析和报表打印。

教师在系统用户里虽属于权限最低的用户,但系统的所有原始数据都是由教师直接提供的。其职能也是最少的,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在规定时间段(科研成果申报期)申报自己的各类成果信息,但“提交”后就不能修改,需要高级用户修改。

2)在规定时间段(科研课题申报期)申报新的科研课题。

3)对自己的科研信息进行浏览查询。

4)可查看本部门的某些统计信息。

由于科研处管理员和院系科研秘书本身就是一名教师或行政人员,学院也对他们进行考核,所以他们也要进行教师身份的相关操作。

2 系统设计

按照系统设计目标要求,本系统最后设计为以下五个功能模块:系统数据设置、科研成果管理、科研课题管理、查询浏览统计和系统维护管理,其功能模块图,如图1所示。

2.1 系统功能设计

由于篇幅限制,仅以科研成果管理的设计为例说明高职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

科研成果管理分为科研成果申报和科研成果查询两个子模块,科研成果申报子模块主要实现主要完成科研成果的申报、修改、审核、删除等操作,科研成果查询主要实现科研成果的查询和浏览。科研成果管理的权限设置如下:当用户以科研处管理员身份登陆该系统时,可以使用所有功能操作所有数据;当用户以院系教研秘书身份登陆该系统时,只能对本部门的数据进行权限范围内的操作如能初审不能终审和计算工作量;当用户以教师身份登陆该系统时,仅能进行本人的成果申报、浏览和查询。本系统中的科研成果主要指论文、论著、结项课题、奖励和艺术作品,在对对这五种科研成果进行管理时,采用在同一界面上设置五个选项卡的方式进行切换操作。

图1 高职科研管理信息系统功能模块图

在对本模块实现功能优化和整合的基础上,我们分科研成果修改/申报/审核和科研成果浏览/查询两个用户界面来进行详细设计。

在“科研成果修改/申报/审核”界面,由于该部分工作是一年进行一次,一般安排在年末,有时段限制,所以该界面也是有时间限制的,在其它时间用户是无法使用的。在正常情况下,教师可以通过五个选项卡的切换输入不同类型的科研成果信息;院系科研秘书对本部门还未进行初审的科研成果进行初审;科研处管理员对全院所有还未进行终审的科研成果进行终审。只有经过院系初审的科研成果才能被科研处管理员看到并进行终审。整个审核是通过管理员修改科研成果的审核状态实现的。在终审时,科研处管理员可以对经过初审的科研成果按部门、教师进行筛选,在与科研成果原件核对无误后,并修改为“终审通过”状态。当科研成果被认定为“终审通过”时,系统会自动计算该科研成果的工作量,并记入相应教师的工作量信息表。用户在离开该界面时,需点击“保存”按钮来保存新申报或修改的数据。点击后系统要对数据进行合法性检查,合格后才保存至数据库。

在“科研成果浏览/查询”界面,由于用户浏览和查询的数据大部分都是当年的,为了减少显示的结果记录数,系统也默认只显示当年的科研成果数据。当用户打开“科研成果管理”菜单项选择“科研成果浏览/查询”时,在界面上的每个选项卡将分别列表形式显示其权限范围内查询或浏览的科研成果数据,当要显示的数据过多了,系统会自动分页显示。

该子模块对应的后台数据库表名是相应的科研成果数据表, 以论文成果为例,其后台数据库表为论文表和论文作者表,论文表的主键为“论文编号”字段,论文作者表的主键为“论文编号+职工号”字段。论文编号需按照系统事先制定的编号规则编码。

2.2 系统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设计主要是指给定一个应用环境,设计出一个能有效地存储数据,满足各种用户的应用需求的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

对于本系统数据库所涉及的表,我们在设计时参照了2012年3月教育部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行业标准》中的针对高职院校制定的相关字段的命名、类型和长度,目的是保障教育信息化健康有序发展,实现数据互通、资源共享。所设计的数据库主要包括科研信息类数据表、科研相关信息表和基本代码维护表。为清楚描绘这些表的关系,现把数据库中建立的部分关系图介绍如下,如图2和图3所示。

图2 与论文有关的表构成的关系图

图2上设计有6个表,其中zginfo(职工信息表)、lwzz(论文作者表)、lunwen(论文表)是这张关系图的核心。把lwzz从lunwen中独立出来,这样可以很好地解决zginfo和 lunwen之间多对多的关系,并减少了数据冗余。

图3 人员及部门表构成的关系图

由于院系部门表中的行政负责人和党务负责人必须是学院职工,同时职工又必须属于某个院系。所以在新建部门时如行政负责人和党务负责人的相关信息还没被录入职工表,则新建部门可先不录入此项信息,待职工表中增加了各部门负责人信息后,再追加到各部门负责人信息。同样,当录入职工信息时,如其所在部门还没有录入到院系部门表,处理办法是一样的。

3 系统实现

由于该系统中的科研成果管理和课题申报管理的具体要求和教师的办公地点的分散性,并且学院大部分部门和个人用的都是Windows操作系统,鉴于这种情况,我们通过对常用的架构进行比较分析,决定采用B/S架构[3,4],这样可以方便用户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就能对科研信息进行录入和查询。我们决定把Web服务器放置在科研处的局域网内,该局域网是通过用交换机连接计算机而构成的一个星形网络,它又是校园网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系统分析和设计后,我们以Visual Studio 2008为开发环境,C#为开发语言,ASP.NET3.5为开发工具,SQL Server 2005为数据库,经过数月的开发和调试[5],完成了高职科研信息管理系统。开发中还利用了三层架构技术、AJAX实现查询自动提示、母版页与站点导航[6]等先进技术提高了开发人员工作效率、降低开发和维护强度提供了有力支持,也方便了用户操作。

4 结束语

高职科研管理信息系统基本能满足高职院校科研管理的工作要求,提高了他们的办事效率。但由于时间限制和本人水平有限,在系统的后续开发和应用中,将进一步优化查询浏览统计模块,满足各种各样的查询和统计需求,对系统功能进行扩充,提高系统性能,把先进技术和方法运用到系统的维护和再开发中,使我们的高职科研管理信息系统更能适应高职院校的需要和发展。

[1]钱怡.高校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实现[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19(3): 59-60.

[2]冯秀珍.大学校级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 1999, (3): 19-20.

[3]闫季鸿, 黄上腾, 蒋文蓉.基于Web的高校科研管理系统的框架研究[J].微型电脑应用, 2007, 23(12): 38-41.

[4]郭剑毅, 申立中, 马桂芳, 温琪, 张世华, 车文刚.基于C/S与B/S的高校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3, 39(1): 212-214.

[5]李伟为.基于ASP.NET2.0的在线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1, (9): 163-165.

[6]张志强, 颜励, 李岳峰.基于ASP.NET的动态查询式树形目录的实现[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 (29): 7286-7289.

猜你喜欢

科研课题科研成果申报
2022年度上海市护理学会科研课题申报已启动
“少年工程院活动校”暨“航天未来人才培养校”共同申报
科研成果转化
我校开展科研课题申报与科研能力提升培训
创新型制造企业“三位一体”科研课题管理体系研究*
中国科研成果震撼全球
中国教育科学网
国际收支间接申报问答
审批复杂 科研成果落地难
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第五次优秀高教科研成果评审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