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流技术的办公自动化OA系统的设计
2012-10-16陈雪韵
陈雪韵
1.江南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江苏无锡 214122
2.无锡工业高级技工学校,江苏无锡 214106
网络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办公需求,于是出现了支持集成性、开放性工作流管理,面向群体协同工作的办公自动化系统。
它将现实生活中的业务转换成为计算机化形式,完成工作流的管理及执行,支持处理任务过程中的优化及重构设计,能够灵活的支持协同工作。利用工作流技术设计、实现高校的OA系统,可以实现高校信息电子化管理及高速流转。
1 高校OA系统结构分析
高校的OA系统结构设计由6个模块组成(如表1所示),因为每一个Domino应用都是以其数据库作为基础,Domino数据库可以称为一个容器,包含了设计元素、逻辑关系及应用数据等,所以可以将每一个模块都看作是一个数据库。
表1 高校的OA系统结构设计模块组成及其作用
2 基于工作流管理的高校系统
2.1 流转型业务
1)公文管理。定义公文流程或进行公文的收发、办理、归档等处理过程的定义;
2)签报管理。包括自定流程及签报样式,处理日常办公时各单位非正规文件流转事宜;
3)会议管理。制定、审批会议计划,预定会议资源并发送会议通知,落实会议安排,将会议纪要实时发布;
4)档案管理。归档处理各种重要信息,提供检索、借阅的方便、有效途径。
2.2 事务处理型业务
1)电子信息窗。整理、统计、分析各种原始数据,形成可以辅助决策的信息,实现方便快捷发布通知、公告,线上办公讨论等;
2)系统管理。对整个OA系统实现用户、配置、数据库、权限及性能的管理和系统维护等功能;
3)个人工作台。包括与个人密切相关的内容,如通讯录、日程安排、邮件的管理、链接热门站点等。
2.3 OA工作流管理环境
它是OA系统的模型核心部分,将办公环境问题进行集中解决。功能的实现参照WfMS模型。由5个部分组成:流程建模工具、工作流引擎、工作流相关数据、组织/角色模型及工作项目列表。
2.4 网络平台
是OA系统环境的基础构成设施,由网络通信技术和计算机、及其相关硬件设备组成。
3 高校OA系统的设计及实现
基于邮件、共享数据库及邮件、数据库相结合三种模式是工作流自动化实现的三种模式,即“推”技术、“拉”技术、“群件模式”[2]。此项系统以Notes/Lotusdomino产品为开发平台,结合“推”、“拉”技术,具备先进的B/S结构[3],将对象形式通过文档数据库进行半结构化、非结构化数据存储,通过“客户-服务器-数据库”形式协同运行。此项高校OA系统的工作流技术软件工具针对性、开放性强,具有跨平台性和易维护性,并且支持的数据存储格式较为丰富。
高校OA系统网络应用更加突出安全设计,实现了办公环境信息化、办公流程自动化。是以电子邮件为核心,将信息处理、信息查询、公文处理、文件管理、办公事务等工作通过网络和相应的软件集成在一起,构成一个现代化的办公环境。高校运作具有特殊性,必须确保网络的安全运行。增加角色管理功能,每个角色代表一类权限类型,用户通过角色获取对模块的访问权限。信息流通性是高校OA系统最重要的内容,即电子邮件系统和公文流转系统,简化公文流转系统,在内部邮件系统中添加word、html等格式的附件这一功能可实现公文流转,简化系统,增强可操作性。本文着重分析“公文管理”模块的设计。它是高校办公自动化OA系统的核心部分,一般分为发文管理和收文管理两个子模块。发文、收文业务相关状态及操作如表2、3所示。
表2 发文审批业务相关状态及操作
表3 收文办理业务相关状态及操作
当前办理人办理完成 提交下一办理人、办理结果反馈、驳回(生成新复本)被驳回的办理结果 签署结果办理意见已办理的收文 注销、归档
4 结论
本文中的系统设计利用Notes/Lotusdomino产品为开发平台,结合“推”、“拉”技术,系统采用B/S结构,通过高速线路向Internet发布,高校可利用学校自有Web应用模式进行系统建设,实现所有的移动办公用户或异地分支机构直接通过Internet与系统进行连接完成业务操作的功能。此项系统的研究对实现高校办公自动化意义重大。
[1]杜威.工作流技术在高校OA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中山大学,2005.
[2]姬风波,云红艳,高岭,朱海阳.工作流技术在高校OA系统中的应用[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31(4):281-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