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时间之“间”

2012-10-15王欢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2年27期
关键词:新古典主义访谈

王欢

摘要:本文尝试用口述史学的方法来研究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老馆。通过大量访谈,收集整理资料,由此深入的了解图书馆设计者的生平信息、馆舍设计情况及当时建造的背景,投入使用以来使用功能及布局的置换,自身生长适应以及新老建筑融合的问题。

关键词:口述史学;访谈;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老馆;新古典主义

Abstract: This paper attempts to the old museum,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brary Oral History Research analysis. Understand the library designer's life through a large number of interviews, collected data, which in-depth information; premises design situation and then construction background, put into use since the replacement of functionality and layout, their growth adaptation and fusion of old and new buildings problems.Key words: Oral History; interviews; Old Library Museum,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eoclassical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码:

前言

口述史学也称口碑史学,主要指一种搜集和利用口头史料研究历史的方法和流派。建筑史学作为历史学的一个分支,建筑研究者也常需要借用口述史学研究方法获取相关史料。

图书馆老馆作为老华工建校之初最早期的建筑,随着之后的两次加建,跨越半个多世纪的3个不同年代不同背景的图书馆,,在时间之“间”怎样找到各自的平衡点,各司其职,相互分工,并相互影响呢?作为中国五六十年代典型的新古典主义建筑的老馆,是将日渐被保护与重视,还是消失?带着疑惑,笔者开始了本次的研究。

关于设计者及设计背景的访谈

图书馆老馆的设计者何浣芬女士是武汉中南建筑设计院高级工程师。作为五十年代的中国建筑师,何浣芬女士经历了严格的课程训练,在比例推敲和形体设计方面非常严谨,了解国情,重视实践,又有艰苦奋斗精神和技巧性训练,基本功扎实且功力深厚。相对于三四十年代的建筑师,她更热衷于有强烈的实践理性精神的折衷主义,也把这种精神带到了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老馆的设计之中。

图书馆老倌采用木构建筑砖石化的做法,在形式上沿袭民族形式,功能上替换为现代建筑所需的功能。由于结构体系从木构变为混凝土框架结构,原本木结构中的受力构件也已悄然转化为建筑的装饰元素,立面上融合西洋建筑的竖向构图的线条,打破了传统木结构明间“长不及肩广”的“特定格式”以及比例上的由横向转而竖向的富有韵律的变化。屋顶设计之时突破了传统“大屋顶”的束缚,大胆采用了平屋顶设计,在感觉上稍嫌薄弱, 作为当时年轻一代的建筑师,这样的尝试是令人敬佩的。整个建筑虽然是西洋的比例,却不失稳重。

二、建筑的功能与形式

图书馆老馆位于华中科技大学中轴线西侧,处于校园的中心地段。图书馆老馆平面整体呈“工”字型对称布置。中间的连接体作为大厅及展厅,工字形的南端作为阅览室,采用外廊式布局,视野极好。建筑用料实在、宽大沉稳,层高较高,窗户很大,显得宽阔,明亮。中式的柱子与柱廊,构成简洁的竖向序列。整体上高低错落,虽然少了传统木构建筑优美而富有变化的韵律感,但整体说来,给人的感觉非常庄重、大气。

图书馆老馆采用新古典主义的手法,以混凝土框架结构取代传统的木梁架结构。细部花饰和线脚处理都很到位,比例拿捏精准,建筑的柱础花饰、柱头的雀替式样的装饰设计、楼梯栏杆云饰设计以及天花板的正方形藻井设计,都直接或间接的使用了传统建筑的语法及元素。

门的设计基本按照传统样式来设计,大部分都采用的是传统纹样的木门窗,门的高度比较高,一般都在3米左右,在不同的区间,设置的类别也不一样。南侧正入口的门,简洁、通透,一正两侧的门都采用传统的镂窗工艺与现代的玻璃相结合,显得大方而有气势。阅览室的门由于平常开启时间较长,设置挂钩以便于固定;文献室的房间对光线要求较高,在通透的门外侧,加上了一张全木板门,开启时,镂空面向外,不影响美观及与其它门的协调,关闭时,则充分满足了室内使用功能上对光线的需求。从门的设计,我们也能看出设计者何浣芬女士在设计老馆之时,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对使用功能的关怀及外形美观上的追求。

窗的设计相对比较简单,一般是在壁柱与壁柱之间直接设置一扇窗。窗饰简洁,多为方格形。巧妙的是,在书库部分,每两扇窗之间恰好够摆设一条书柜。这是当时形式追随功能的一种体现。

地面采用的是灰色水磨石,一块块拼合的都非常好,表面稍微有些裂缝,但并不影响使用。

吊顶采用的是竹木材料,在其外刷白石灰饰面,而不是我们一般常见的水泥。几十年来,吊顶一直洁白如新,基本上从来没有坏过。

屋顶设计抛弃了当时盛行的大屋顶式,直接采用了平屋顶,在立面比例上稍嫌薄弱,远远望去,感觉屋顶不够厚重,但这并不影响图书馆老馆立面整体的美观。总的说来,老馆的比例推敲上还是比较被认可的。

由于施工水平比较高,保存到目前,外立面粉饰层仍然非常完整。除了南门正入口雨棚屋檐下白色粉饰层受风吹日晒稍微有点剥落,其他位置基本上损毁折旧都较轻。据图书馆工作人员透露,1990年建成的仅有十几年历史的新馆逸夫馆的地面裂缝,已经远远严重于五十几年前建成的老馆,在这个方面,老馆规整严谨的设计及认真踏实的施工,令人敬佩

三、图书馆的几次加建

1977年,邓小平同志上任后,提倡恢复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图书馆藏书空间不够,于是决定对图书馆老馆进行加建。平面形式由原来的工字型加建为日字型。由于当时国内刚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浩劫,财力有限,这次的加建以功能需求为主,较少的考虑形式比例美观及与老建协调。加建部分主要是书库,在立面上沿袭了原书库立面的竖向线条,虽然显得比较简陋和粗糙,但是大的方向上与老馆并不冲突。

1988年,校方策划在老倌北侧新建一座以阅览功能为主的图书馆,南北轴线设置一入口与老馆相连。新馆追求新颖的造型,采用大片实墙及横向条窗,基本与原来的建筑风格没有联系。据悉,在新馆设计之初曾人提出在新馆与老馆之间设置一座天桥,用以加强新旧之间的联系并增加立面上的协调,然而这个建议并未被采纳。

四、图书馆的几次功能置换

1954年至1965年期间,图书馆老馆主要是作为藏书及阅览的空间。当时阅览室只供教师及部分研究人员使用,阅览者需要先查出书号,由图书馆工作人员从书库中将书取出,供阅览者阅览,阅毕再由工作人员归还至书库。

1966至1976年是中国文化大革命的动荡时期。图书馆老馆作为当时较为大型的公共建筑,被作为展厅以陈列毛主席语录、毛主席诗词等内容,所幸图书馆老馆建筑本身与馆藏书籍都未在文革中受到太大波及。

1977年至1985年间,华科大图书馆老馆在当时多次承担大型书展活动,届时还会举办大型的鸡尾酒会来招待国内外远道而来的图书商。

1988年新馆筹建之后,由于承载能力有限,而学生对图书馆的空间需求也越来越大,图书馆开始正式的迎接学生阅览,不再举办大型书展。图书馆在这段期间,发挥了很大的学术研究的价值,促动了整个学校积极的学术研究氛围。

2000年高校开始扩招之后,学校每年招生量增大,图书馆开始显得拥挤,老馆一楼东侧的展览馆改为建筑艺术阅览室,其展示功能渐渐退化,二楼西侧的多功能厅尚可偶尔接待国内外小型书展,规模与数量都大不如前。

五、结语

作为华中科技大学建校初期的老建筑,图书馆老馆承载了太多人的记忆,更是建校以来学校一步步成长脚印的见证。通过访谈笔者了解到,校方近年来加强了对图书馆的管理,在所有新生入学之时都将带入图书馆参观,图书馆借书证的办理及一系列的工作都在圖书馆老馆二楼进行;在毕业生离校之时,许多手续也是在图书馆二楼排队办理等,这些措施无疑在无形中加深了学生对老馆的感情及记忆。笔者相信,无论过去现在还是不久的将来,图书馆老馆将一直位于学校“N”代图书馆的统领地位。它在华科大学子的心中,徜徉于时间之“间”,永远是大家心中最美好的记忆。

参考文献

【1】杨祥银,与历史对话——口述史学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2】同济大学出版社,香港欧亚经济出版社,中国建筑四十年,1992

【3】顾孟潮,张在元,中国建筑 评析与展望,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猜你喜欢

新古典主义访谈
斯特拉文斯基《意大利组曲》演奏初探
从《悭吝人》看莫里哀在美与典型问题上的艺术处理
对现实主义美术的再认识
刘再复访谈录
第二语言教学中常见的数据收集方法
调查学生前概念的几种方法
访谈节目主持人职业素养研究
“新古典主义”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影响
基于Blackboard 网络教学平台学生应用状况的调查分析
新古典主义家居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