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知识螺旋的网页系统模型研究
2012-10-15张靖
张 靖
(河南工业大学图书馆,河南 郑州450052)
0 前言
目前,在市场上的网页(Web)系统大多还停留在汇集信息这一阶段,即使有一些数据库厂商近年试图做出改变,推出了所谓的“知识节点”概念,通过参考文献或相关文献扩展信息检索量,但是就其本质而言仍然还是信息仓库,用更加海量的信息来淹没用户有限的时间,缺少让用户进行思考、交流、讨论的有效手段,这显然不能满足用户对于知识本身以及知识创新越来越丰富的需要。本文基于野中郁次郎的知识创新系统理论,探索性地构建了一种基于知识创新理论的网页系统模型。
野中郁次郎的知识创新系统的理论核心是:知识创新系统由知识创新的基础、知识创新的过程和知识创新的环境3个层次构成[1-3],用户之间的协作交流是知识创新的前提[4-6]。但是,网页环境下的用户高共享偏好的特性[7],决定了网页环境下的知识创新活动与传统的知识创新有所区别。文献[8-9]指出了野中郁次郎的知识创新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缺陷,就是新知识仅仅能够通过现有的知识产生出来。文献[10]将知识管理和Web2.0理念进行整合,提出了一个综合解决方案,但是该方案还是没有考虑到外部知识系统引入以及系统内部管理对于知识创新的推动作用。
1 网页环境下的知识创新活动
本文对野中郁次郎的知识创新系统3个层次进行扩展,使之能适应网页环境的知识创新活动。
(1)网页环境下的知识资产。通常网页环境下的知识资产是指网页平台的后台数据库,在知识创新的网页平台中可以称之为知识库。
(2)网页环境下的知识创新主体。现阶段网页环境下的各种应用强调以用户为中心,在互联网上活跃着数以万计的个体或组织,地理位置分散的众多用户构成了网页环境下的知识创新主体。
(3)网页环境下的知识创新过程控制。网页系统的管理员必须要深入到用户的知识创新过程中,激发出用户的分享渴望,为用户提供优良的共享环境,协调用户之间的协作交流,提高系统的使用效率。
(4)网页环境下的与外部知识的互动。网页环境下开放性的网络环境以及互联网用户的广域性和自由化,使得任何一个网页平台都不可能将用户限制在系统内部。因此,在有吸引力的网页系统中会聚集大量有相同兴趣爱好或者专业领域的用户,这些用户也有可能是互联网上其他网页系统的用户,这就会引发网页系统不断地与其他系统进行共享协作,通过这种系统之间的共享协作会不断刺激系统内部和外部知识系统的知识创新。
2 基于知识螺旋的网页系统模型
通过对网页环境下的知识资产、创新主体、过程控制以及外部知识互动的分析,对知识螺旋(SECI)模型进行了一定的改进,引入了一些网页环境要素,从而探索性的构建了一个系统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基于知识螺旋的网页系统模型
知识库为用户的知识创新活动提供知识资源,通过知识螺旋模型创造出新的知识,并更新知识库,使得知识资产不断增值。
系统管理员必须要引导用户进行资源和信息共享,控制用户的活动过程,建立有效的交流平台和良性的合作发展氛围,以促进群体协同,充分发挥集体效应。另一方面,管理员需要及时处理用户在使用系统时出现的问题,及时协助用户或者调整系统的运行状态,以满足用户的动态需求。
用户可以从外部知识系统引入知识或信息,合理的利用这些资源,同时结合本系统知识库原有的资源进行知识创新活动。另外,本系统中的知识创新过程或结果也可以输出到其他的知识系统中,不断地扩大知识创新的范围。
在基于知识螺旋的网页系统中,知识创新仍然是一个动态循环的过程。知识库中已有的知识资产输入到知识螺旋模型,在管理系统和外部知识系统的作用下不断创造出新的知识资产,同时更新用户以及知识库的知识资产;在知识创造过程中会有信息反馈给管理系统,使其为适应新一轮的知识创造过程而对系统进行调整或协助用户适应系统。
由于目前网页环境下的应用大多需要以用户为核心,因此网页环境下的知识螺旋模型是通过用户对于各个子系统的操作来实现知识创新的活动过程,并且用户的知识创新活动并不总是起始于社会化阶段(创始场),而是会根据需要进入到某一个知识场,如图2所示。
(1)检索、浏览子系统(社会化)。用户使用浏览、检索子系统在系统知识库寻找需要的信息或知识,通过学习来体会其他用户的经验心得或了解系统的使用技巧。在这个过程中,隐性知识在用户之间发生转移,最终被用户所共享。
(2)上传、发布子系统(外化)。用户通过发布子系统将自己掌握的隐性知识表述出来形成
文档发表,也可以直接从外部知识系统获取知识文档上传到网页系统,或者总结整理其他用户的文档并形成文档发布。在这个过程中,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更加容易被系统用户共享,系统知识库的知识容量相应增加。
(3)讨论、专家子系统(组合化)。用户通过论坛或讨论组传递和交流知识,并对已获得的信息和知识进行重新整合,或是通过专家子系统直接从学术、技术权威组织或个人获取系统化的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显性知识转化为更加复杂和系统化的显性知识,知识的有序化使得用户能够更加有效的共享知识。
(4)内化。系统知识库以及用户在使用系统的过程中为用户的知识内化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用户通过实践将这些资源转化为自己掌握和理解的隐性知识,使自己的知识体系得到更新。
图2 以用户为中心的知识创新活动
3 改进的知识螺旋模型测试
3.1 测试准备及方法
在前文的理论模型基础上实验性的构建了一个为知识创新服务的网页平台,用于测试改进的SECI模型。该平台使用ASP.Net 3.5和SQL Server 2008进行构建,充分利用河南工业大学图书馆原有的粮油食品特色数据,包括检索、发布、管理、讨论、咨询等功能模块,分别对应改进的SECI模型的各个组成部分。
毕业论文的撰写过程包含有非常明显的知识创新、知识转化过程,因此作者邀请了6位粮油食品专业的教师带领他们的毕业论文课题小组参与系统测试。6个小组分为对比组和测试组,1~3组使用传统的毕业论文撰写方式,4~6组则使用改进的知识创新WEB系统进行毕业论文写作,写作过程如图3所示。
3.2 测试结果分析
在论文答辩完成后,制作了相应的调查问卷发给所有的指导教师和学生,调查内容是对于论文写作过程是否满意,以满意、一般和差作为评价。调查问卷一共发出39份,回收39份,统计结果见表1。
图3 论文写作过程
从表1可以看出:改进的知识创新网页系统对于毕业论文写作具有明显的优势,最终的毕业论文平均得分统计结果(见表2)证明该平台在实际的运行中对于知识的创新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1)与专业相关的知识库可以大大提高小组成员搜集参考资料的效率。
(2)完善的上传发布子系统为阶段任务安排、学习心得共享提供了良好的途径。
(3)各组小组成员通过组长的有效引导可以避免以往在网络交流过程中的混乱,从而能够集中精力开展小组讨论。
(4)实时的咨询系统能够为指导教师与学生之间提供顺畅的沟通渠道。
表1 论文写作满意度调查结果统计表 %
表2 毕业论文平均成绩对比表
4 结论
通过借鉴野中郁次郎的知识创新系统理论,对在网页环境下的知识创新进行了一些探索性的研究,并结合网页环境以及网页用户的特点构建了一种基于知识螺旋的网页系统模型。该模型不仅改进了知识螺旋模型,使之能够实现知识库以及用户自身的螺旋性知识增值,同时,还创造性的引入了过程控制和外部知识输入以保证整个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活力,对于构建以知识创新为目的的网页系统有着重要意义。
[1]易凌峰,朱景琪.知识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94.
[2]Nonaka I,Takeuchi H.The Knowledge-Creating Company:How Japanese Companies Create the Dynamics of Innovation[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56-61.
[3]Nonaka I.SECI Ba and Leadership:A Unified Model of Dynamic Knowledge Creation[J].Long Range Planning,2000(33):5-34.
[4]Seufert S,Seufert A.The Genius Approach:Building Learning Networks for Advanced Manage-Ment Education[C]//The 32nd Hawai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 Sciences.Maui,1999:10-38.
[5]王飞绒,柴晋颖,池仁勇.基于SECI模型的虚拟社区的知识共享与知识创新研究[J].中国青年科技,2007(4):16-22.
[6]Hazel H.Creation and Recreation:Motivating Collaboration to Generate Knowledge Capital in Online Communiti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2004,24:235-246.
[7]姚宏霞,傅荣,吴莎.互联网群体协作的知识网络演化:基于SECI模型的扩展[J].情报杂志,2009(1):59-62.
[8]饶扬德.基于SECI的区域知识创造中心构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1):97-100.
[9]耿新.知识创造的IDE-SECI模型——对野中郁次郎"自我超越"模型的一个扩展[J].南开管理评论,2003(5):11-15.
[10]Mohamed A C.The Web 2.0 Driven SECI Model Based Learning Process[C]//Proceedings of the 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Learning Technologies.Japan:Niigate,2007:780-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