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得深入 转得到位 改得出彩——地市报“走、转、改”专题

2012-10-15陆峰

中国地市报人 2012年7期
关键词:文风党报作风

扎“猛子”抓大鱼——践行“走、转、改”心得体会

□陆 峰

(南通日报社,江苏 南通 226000)

南通日报社自从2011年8月践行“走、转、改”活动以来,不论是报社的领导,还是编辑记者,都纷纷走进基层,为读者提供了大量文风清新的新闻报道,展现了新闻工作者深入实际的采访作风。

“走、转、改”活动深深感染了广大新闻工作者,激励他们以高度的责任感和饱满的热情,深入基层一线,贴近群众的实际生活。在思想上尊重群众、在感情上亲近群众、在工作上贴近群众,采写了更多紧扣时代脉搏、鼓足干劲、振奋精神的好报道。

挖“富矿”,提升业务素养

在社会生活的汪洋大海里,新闻无处不在。当记者的,如何抓到最重要、最引入注目、最让人有兴趣了解的新闻,这里面学问很大。要完成这一艰巨任务,记者须像“矿工”一样具备两点:一是不怕苦和累,深入下去,沉下去;二是要掌握采掘技术,把“矿石”取出来。

“走基屋、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给记者提供了一个夯实业务基础、做好“矿工”的机会。让这一群体真实地与老百姓零距离接触,倾听群众最真实的心声。在文章中引用他们最朴素的语言,而产生的效果就是让我们的新闻报道更具现场感、地域性和真实性。

源头有活水,基层天地阔。要采写好新闻,特别是通讯,首先是要深入现场、深入实际、深入群众,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三贴近”。无论是人物通讯、事件通讯,还是工作通讯等,都要求作者必须深入第一线,在采访过程中必须要详细地了解每一个细节,尤其是许多生动的情节。

记者要“记”,采访要“访”,这种“笨功夫”丢不得。不管现代社会物质条件如何改善,新闻传输手段如何先进,真正的好稿仍是“跑”出来的,“挖”出来的,“访”出来的,“写”出来的。深度报道是容易体现出特色的报道,怎样才能“深下去”,需要新闻工作者下苦工夫、下真工夫。一句话,得来全要“费工夫”。

如果作者深入采访,留心观察,一定会抓住事件中的细节。如果只是干巴巴地介绍实际工作的过程,再总结出几点经验或教训,这样写出的工作通讯,只有“骨头”没有“血肉”,自然缺乏可读性。

因此,新闻媒体必须要推动“走、转、改”常态化开展,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要着力把基层意识、群众观点真正融入记者、编辑的血液中,让广大新闻工作者从心底认同“走、转、改”。只有走进基层、深入群众,才能“抓活鱼”,从而更向往基层的广阔天地。

《南通日报》自2011年推出“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 我在现场”栏目以来,数百件出自记者之手,散发着浓郁乡土气息,反映各地发展惠民、百姓多彩生活的新闻佳作见诸报端。这是该报开展“走、转、改”活动后出现的喜人景象。

接“地气”,了解民忧民难

根植于什么样的土壤,就会获得什么样的营养。正如新华社原社长穆青所说“只有在生活的激流中,才能写出时代的篇章”。

一些作品、文章常被群众戏称为“镜中之花、水中之月”,没味、没用,听不明、看不懂,最大的要害就是没有回应群众的关切和诉求。曾几何时,记者是“朝辞宾馆彩云间,百里万里一日还。群众声音听不到,小车已过万重山”。如此采访作风让公众对记者形象与媒体公信力打了一个问号。“走、转、改”不仅让记者“身入”基层,与采访对象零距离,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要让记者“心入”基层,真正走进了他们的内心深处。

马克思曾经指出,报刊应当“真诚地同情人民的一切希望与忧虑、热爱与憎恨、欢乐与痛苦。”“走、转、改”的第一步,就是要求记者放下身段,到基层去,到一线去,与广大群众面对面互动、心贴心交流。从而切实了解黎民百姓衣食住行的生存状况,了解他们喜怒哀乐的情感世界,真正做到与他们打成一片,喜他们之喜,忧他们之忧,帮他们之需,为他们鼓与呼。

人民群众是生活和生产的“最基层”,作为新闻从业人员,只有走进“基层”,才能了解百姓所需,才能明白百姓所求,才能知道百姓冷暖爱憎,才能懂得百姓苦乐哀愁。只有这样做,党员干部才能是真正的“人民公仆”,才能在新闻战线上写出百姓喜闻乐见的新闻作品,才能在新闻写作上写出真正反映民情民意的新闻作品,才能起到监督和自省的镜子作用。

在此过程中,蕴藏在基层群众中的新人物、新事物、新风尚就会不断映入你的眼帘。如果你做有心人,“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就会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新闻素材。同样,离基层越近,离真理越近。什么是新事物的萌芽,什么是旧社会的沉渣泛起,你也会比较清醒,容易识别真伪。实践一再证明,来自基层的热点新闻、独家报道、深度调查,就是这样产生的。做好新闻工作必须扎根基层,深入实践。新闻记者走出高楼大厦,走进基层的广阔天地,才能从基层获得取之不尽的鲜活素材,写出可以打动人心,令群众满意的新闻作品。接地气不光是要脚踏基层土地,更是要走到群众之中,在促膝沟通中体察民情,在心贴心的交流中了解民意,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及时反映群众的心声,让新闻工作者成为党和政府的好帮手,人民群众的贴心人。

南通日报社通过记者下基层活动,进一步引导采编人员转换思路、更新理念,从多方面创新话语体系,增强了主旋律报道的影响力、感染力。深入乡村、社区、企业,倾听民情民意,反映民众心声,在与一线群众的深入接触中,接地气,转作风、改文风。《潮起通州湾》、《如皋小伙扎根泗洪》、《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三难”待破解》、《我在丁堰当民警》、《万头猪场探“土猪”》、《海安有片美丽的“云”》等一批作品,以鲜活生动的语言,清新流畅的文风,反映生动的社会实践,给读者耳目一新之感。

用真情,顺应传媒生态

由于信息技术和传输技术的迅猛发展,随着高科技手段在新闻领域被广泛应用,世界的新闻传播格局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变。

各种新兴媒体,从互联网、手机短信、博客到今天盛行的微博,从平板电脑到智能手机,一句话,从传播内容到传播手段,都对传统媒体构成了直接的威胁。特别是网络新闻的时效性、丰富性、公开性、交互性和畅通性,使我们的传统媒体难以望其项背。

在这样“兵临城下”的情势下,如果我们传统媒体按兵不动,只能束手待毙、自甘沉沦,我们的报纸只能由萎缩走向消亡。怎么办?“酒香不怕巷子深”,只有靠内容取胜,靠优质新闻产品取胜。

试想,如果我们的传统媒体凭借真实性、权威性的固有优势,再加上大量来自一线的鲜活新闻、独家新闻,反映老百姓身边事、身边人和人间情的深度报道,以及思想敏锐、观点前沿的评论,包括采用为普通群众所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就可以将新兴媒体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而这一切,单靠从网上下载,靠编发通稿,靠电话采访,靠到面上转一转遛一遛,显然是无济于事的。

大量事实表明,基层是新闻的富矿,群众是报道的主体,社会生活是新闻报道的源头活水。要解决上述问题,除了“走、转、改”,别无他途。因此可以说,今天特别强调“走、转、改”,是传统媒体应对新兴媒体挑战的必然选择,是广大报纸、广播、电视工作者“化险为夷”,变被动为主动的灵丹妙药。

总之,“走、转、改”活动契合了新闻工作规律,顺应了传媒生态变化,切合了媒体发展的要求,广大新闻工作者应当持之以恒地开展下去。作为新闻工作者都应自觉行动起来,把“走、转、改”作为立身之本、成长之基、成功之道,在“走、转、改”中实现自己追求的价值和理想。■

多写有“温度”的稿件——“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之感想

□蒋阿平

(井冈山报社,江西 吉安 343000)

“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离炮火不够近!”著名摄影记者罗伯特·卡帕曾这样说。连日来,广泛深入开展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让笔者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理解。

活动中,井冈山报社的广大编辑记者纷纷走进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将笔触聚焦普通的劳动者、社会基层群众,反映他们的苦与乐、喜与忧,展现他们的精神世界和追求,采写出了《大爱一生》、《烧旺“第一把火”》、《这个新年不一样》等一系列新闻稿件。人们发现,无形中,党报的语言更加生动了、面孔也愈发亲切了,薄薄的新闻纸似乎更能感动人、温暖人、感染人了。

那是“温度”稿件的力量!怎样的稿件是有“温度”的稿件?就笔者理解而言,有“温度”的稿件就是与群众的心走得最近的稿件,是能让眼前一亮、心头一颤、为之一振的稿件。

有位新闻前辈说,“脚底的泥巴有多少,笔下的故事就有多少,心中沉淀的情感就有多深。”的确,作为一名党报记者,就是要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精神,融入每一次采访工作,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才能采写出更多有“温度”的稿件,赢得群众认可。结合几个月来走基层的经历,笔者深刻认识到:

稿件的“温度”来源于强烈的服务意识。党报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要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党报记者往往以是否了解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成就,能否写大稿、“唱红歌”等来衡量自己是否合格。但实践告诉我们,在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同时,记者更要面向基层、亲近群众、服务群众,才能真正担当好“耳目喉舌”的职责。

比如说,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深受党委、政府重视。但对广大农民来说,这是个陌生事物。他们不懂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也不知道它到底能给生活带来什么好处,这对推进这项工作是不利的。在江西永新县才丰乡首个社会管理创新试点村——阳家村的采访中,笔者重点向村民了解社会管理创新在这个村里发挥了什么作用,取得了什么成效?通过与村民亲切攀谈,笔者获得了最真实,也最贴近群众的第一手资料,写出了题为“阳家村的新鲜事”的报道,以群众的语言鲜活地介绍了社会管理创新的经验和成果,让广大群众对这项工作有了直观的印象。所以说,党报记者要以强烈的服务意识,深入群众生产生活、走进群众内心世界,了解普通百姓的生活状况、生存状态,满足他们的正确诉求;要多向基层学习,向群众学习,站在群众的角度思考问题,运用群众的语言宣传报道,彰显党报风采。

稿件的“温度”来源于强烈的精品意识。如果记者采访认真,但面对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却舍不得多下“笔头”功夫,那么写出来的稿件也会差强人意,没有“温度”可言。

作为一名党报记者,应珍惜自己每一次的写作,精心孕育每一篇稿件,细致深入地对采访得来的信息进行筛选和加工,避免程式化、八股式。坚持不懈地经营好每一个文字,制作标题新颖活泼,安排内容生动有趣,多写群众喜闻乐见的好稿件;要以为人民立言、为时代放歌为己任,让思想的力量推动发展,让精神的光彩照耀时代。

稿件的“温度”更来源于扎实的工作作风。基层一线是新闻工作的源头活水。只有深入基层,才能抓到活鱼,写出好稿。党报记者更要从跑机关、泡会议的漂浮作风中跳出来,离生活、离实际、离群众近一些、再近一些。

扎实的工作作风,体现在记者从群众的角度看问题的习惯,体现在与群众深入沟通的能力,体现在记者不怕吃苦的精神。建设开放繁荣秀美幸福新吉安,要求每一位党员干部要有扎实的工作作风和昂扬的工作激情。如何营造这种良好氛围,是党报记者必须考虑的问题。笔者在江西遂川县泉江镇采访时了解到,往年乡镇的党员干部们临近除夕前十来天,基本上都忙着准备过年,工作基本上处于搁置状态。2012年,该镇党员干部精神状态焕然一新,离除夕仅剩5天的时间仍然坚持在工作一线奔忙,几个重大项目推进如火如荼。笔者敏锐地感觉到,这是一条难得的好线索。于是,笔者不顾天气寒冷,深入工地一线,详细了解工作进展情况和其中的细节,赶在春节来临之前刊登了《烧旺“第一把火”》这篇稿件。文章从广大干部群众熟悉的细节出发,反映出遂川火热的工作场面,成为感染和激发干群工作激情的响亮号召。

党报记者不能当“官记者”,要少找借口和理由,多创造条件和机会,沉下身子与群众平等交流,真正同人民群众融为一体、打成一片。要多挖掘真实的百姓生活,多捕捉人物故事和细节,将新闻人物化、人物细节化、典型故事化,使新闻报道清新朴实、动人心弦,为推动吉安跨越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脚板底下出新闻”。“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仍在继续,记者的脚步不能停下。我们要继续按照“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要求,大兴思想新风,树立良好学风,改进新闻文风,多用普通百姓的视角观察问题,多用群众乐于接受的方式阐述观点,多一些短话、实话、新话,少一些大话、空话、套话,让党报既好看又给力。■

猜你喜欢

文风党报作风
“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风”
党报深度报道如何“深”入人心
一项持续九年的公益活动,让我们见证了党报的力量
规矩立起来 作风严起来 履职实起来
党报专副刊怎样撑起“半边天”
普枞公路的文风和文脉
从严从实抓作风 力促落实求实效
学先进 转作风 抓落实
以“专、新、深”做强党报文化报道
媒体改进文风存在问题与努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