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凝血四项检测与肝病患者病情关系
2012-10-15郑素静天津市蓟县人民医院传染科301900
郑素静 天津市蓟县人民医院传染科 301900
临床上常见肝病患者发生凝血和纤溶功能的异常,甚至因肝功衰竭而致出血甚至死亡。其严重程度及与肝脏损害程度呈正相关[1],本文通过对167例肝炎患者血浆中的PT、APTT、TT、FIB四项指标水平检测资料进行分析,以探讨肝炎患者随病情进展,该四项指标水平的变化趋势。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我院2006-2010年收治的167例病毒性肝炎住院患者,男95例,女72例,年龄22~65岁,平均年龄35.2岁。其中急性肝炎43例,慢性乙型肝炎(轻度)41例,慢性乙型肝炎(中重度)39例,肝炎后肝硬化32例,重症肝炎12例。以上患者诊断均根据2000年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同时选择无出血性、血栓性疾病、肝病,近期内无服药史的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年龄20~66岁。
1.2 检测方法 测试者在晨起空腹状态下采静脉血2ml放入含3.8%枸橼酸钠的真空抗凝管中,摇匀,以3 000r/min,离心10min,分离获得血浆。采用全自动血凝仪Sysmex-CA50于2h内测定PT、APTT、TT、FIB。
2 结果
167例肝病患者和40例体检者凝血四项检测结果并按病情轻重分5组进行比较,见表1。
表1 5组患者凝血四项检测结果
从表1中分析可见:各型肝脏疾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T、APTT、TT均延长,FIB在各型肝脏疾病中显著减少,但在慢性轻度肝炎、中度肝炎中减少不明显。
3 讨论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腺体,是机体代谢的重要器官,也是许多凝血因子合成的重要器官,在目前已确定的14个凝血因子中除凝血因子Ⅲ(组织因子)、Ⅳ(Ca2+)外其余12个因子均由肝脏参与合成,同时肝脏也是许多已激活凝血因子和纤溶激活物的灭活之地,在凝血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发挥重要作用[2]。当肝细胞受损时,由于凝血因子合成减少而发生凝血功能障碍[3],因此,肝病患者常存在凝血功能的改变。凝血四项指标是常用的一组凝血因子的筛选试验,它包括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PT不仅是外源性凝血因子功能的指标,也是反映肝脏合成、储备、病变严重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测定APTT可以了解内源凝血因子Ⅷ、Ⅸ、Ⅺ、Ⅻ的活性,肝脏受损时95.4%的患者APTT延长。TT是主要检测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反应性,肝细胞受损时纤维蛋白原明显减少或有变性纤维蛋白原存在,TT延长。FIB是肝细胞实质合成的一种急性反应时相蛋白,在多数急性肝炎患者病程初期其血浆水平是升高的,慢性肝病患者是正常的。随着病情的加重,肝炎后肝硬化和肝衰竭时由于血管内凝血因子消耗,可导致低纤维蛋白原血症,失代偿性肝硬化后期与爆发性肝衰竭纤维蛋白原降低,乃是预后严重的标志[4]。
因此,凝血四项检测是判断肝炎后肝硬化、重症肝炎较敏感的指标。这主要是因为,肝硬化或重肝时,肝细胞充血、水肿,纤维组织增生,肝细胞损害明显,有时伴有肝细胞的缺血坏死,肝细胞坏死得越多、面积越大,蛋白合成能力下降,导致凝血因子合成减少,从而使凝血因子的水平迅速降低。同时肝细胞严重损害会导致维生素K吸收障碍,维生素K严重缺乏则导致肝细胞合成羟基化酶减少或羟基化酶与其辅酶维生素K之间的反应减弱,引起机体内多种凝血因子合成障碍,导致多种凝血因子的缺乏[3]。造成肝硬化患者及重肝患者处于一个低凝状态,纤溶系统受损,有出血倾向,陈仕银[5]研究表明肝硬化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凝血功能障碍,并且与肝硬化程度密切相关,肝功能损害程度越重,凝血功能障碍越明显。本组资料显示异常趋势呈现重症肝炎>肝炎后肝硬化>慢性活动性肝炎>慢性迁延性肝炎,与文献[4]报道的相一致。因此,凝血功能检测是反映肝脏合成、病变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检测肝炎患者的凝血四项可预测肝病患者病情的进展,特别是对重症肝炎和肝炎后肝硬化。不过,有报道[6]指出凝血四项在人工肝治疗后PT、TT、APTT时间明显缩短,而FIB水平不变,因此在动态观察时,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包括人工肝的影响。
[1]熊立凡.临床检验基础〔M〕.第3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99.
[2]伍孟超.肝胆外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177.
[3]储海燕,王鸿利.病毒性肝炎患者凝血纤溶系统的研究〔J〕.血栓与止血杂志,2001,7(2):62-63.
[4]李琴,贾继东,王宝恩.凝血酶原时间及凝血因子在肝病中的应用〔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4,12(12):767-768.
[5]陈仕银.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相关指标的检测结果分析〔J〕.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2004,25(1):89.
[6]尤德宏,吴杭源,张根兴.重型肝炎患者人工肝治疗前后凝血功能变化观察〔J〕.淮海医药,2008,26(6):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