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分析与研究
2012-10-14宋虎珍
宋虎珍
(淮阴师范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1)
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分析与研究
宋虎珍
(淮阴师范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1)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一直以来是党和政府的重要工作之一,也是全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就业率的高低、就业质量的高低受经济发展、社会需求、地区差异、政策导向、高校人才培养机制和质量等外在因素影响,也与毕业生自身就业能力和就业观念等内在因素密切联系.本文分析了毕业生就业和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着力从社会、高校、企业以及毕业生等几个层面提出建议和对策.
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研究
大学毕业生是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生力量,作为人才培养基地的高校,需要向社会输送一批批适应时代需求、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创新实践能力、具有责任心、事业心、进取心和奉献意识的高素质人才.十五和十一五期间,高等学校招生规模大幅度提升,《李岚清教育访谈录》著作中将扩招的政策目标概括为拉动内需、科教兴国、缓解就业压力、推行素质教育等四个方面,即通过扩招,扩大我国人口中接受高等教育的规模,提高国民的整体文化素质,促使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从精英向大众高等教育阶段迈进;通过扩招,促进分流,减轻社会就业的压力;通过扩招,拉动内需,带动社会经济发展.实践证明,扩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教育更加大众化,提高了全民的素质,可就业的压力并没有因此改革的实施而减轻,相反,近十年来随着每年毕业人数逐年的增长,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本文结合近十年来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分析大学生就业的现状,总结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主要建议和措施,为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就业竞争力提供决策参与,为推进高校就业工作提供参考.
1 十年来的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
根据国家教育公布的数据显示(如表1),十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增长幅度都比较大,就业的压力也在逐年增加,虽然从2007年开始招生人数略有下降趋势,但由于世界经济动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以及国际形势的复杂性,大型企业不断的裁员,一些中小企业举步维艰,大学生就业形势相当地严峻,基本形成供大于需的局面,造成了硕士生抢本科生的岗位,博士生抢硕士生的岗位,而本科生只能与大专生争饭碗,甚至出现了大学毕业生“零报酬”就业等现象.
表1 2001—2011年就业情况表
从表面上看就业难的现象是由于大学的不断扩招,每年的毕业生人数迅速增加而引起的,实际上,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毕业生的数量增长是社会发展示的必然.西方发达国家大学生人数占人口比例已达到30%,而我国大学生人数占人口比例只占6%.由此可见,就业难的根源不完全在于大学的不断扩招,应该从高校、学生、企业和市场等多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1].
2 审视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主要因素
2.1 专业设置滞后,与市场需求脱节
高等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是为社会培养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高层次人才.专业是高等学校教学活动的主要载体,而高校中人才培养的主要依据是专业的培养计划,因而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目前由于高校缺乏专业设置自主权,专业设置的调整频率较小,专业培养方案往往是多年没有变化.往往一个专业只要高校设定后,很难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作及时的调整,导致高校专业设置的情况和社会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差距,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不能满足人力资源市场需求[2].
2.2 忽视实践教学,学生缺乏创新能力
实践教学是高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科研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而许多高校实践教学中存在着重理论教学、师资队伍建设不完善、资金投入不足和考核评价体系不健全的现象,导致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动手能力缺失.当前高校实践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
2.2.1 教学理念陈旧,思想上不重视
高校的传统教学理念只注重系统的理论知识的讲解和传授,忽视了实践教学环节.即便有的高校安排了一部分实践教学内容,但是他们的实践教学方式大多依附于课堂教学,导致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脱节.再加上高校大量的扩招,实践基地不能满足现今教学的要求.
2.2.2 实践教学教师配备不齐全
高校将从事实践型教学的人员归为教学辅助人员或者是技术工人,他们的福利待遇低,职称评定时相对其他教师较难,因而很少有人才愿意从事专职的实践教学教师.为了补充实践教学,各高校在引进高学历人才时,家属没法安置的就安排到实验室.
2.2.3 缺少资金投入
许多高校认为实践教学人员的工作就是保管仪器设备,准备实验,协助教师带实验,是低层次的教学,在课程建设上只加大理论课程教学、科研的投入,而忽视实践环节的建设,缺少实践教学的资金投入.
2.2.4 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不健全
高校实行的评价考核体系大多数是以理论教学为主的课程为依据的,采用的考核方式大多数采用的是闭卷形式,试卷内容以理论课的内容为主,这种考核的偶然性很大,不能全面的考核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
2.3 毕业生就业观念陈旧,就业心态差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决定着毕业生在以后自己择业生涯中的职业评判、职业定位和职业决策,也是其正确的社会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一种体现.可是,受到传统的“精英教育”的影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观还没有转变,大多数毕业生还抱着毕业后想当国家干部,进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企和一些大的企业单位,一门心思想去经济发达的大城市,一些偏僻的边远山区、农村,甚至一些小的城镇都不在考虑范畴,一些小企业和私营企业更是无人问津.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宁要城市一张床,也不要农村一间房,在城市里当起了“蜗居”一族,有的甚至宁愿待业或打临时工,也不愿意“屈就”到社区或者农村的基层岗位工作.
毕业生就业心态差也是当前毕业生就业难的一方面.贪享受、不乐于奉献、浮躁、急功近利,希望一劳永逸,甚至不劳而获.这些的就业心态是当前大学生普通存在的.他们想毕业就拿高工资,谋好职位,出人投地,这种自身期望值过高,导致现实与理想难以实现,人为地造成就业难的局势.
2.4 用人单位期望值过高,导致岗位空缺
随着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企业综合实力的提升,用人单位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愈加迫切,研究生及以上的高学历毕业生为代表的高层次人才在就业中更具竞争优势,成为用人单位招聘的主体.虽然大多数企事业单位每年都有应届高校毕业生的计划,可现在用人单位为了制造本身的影响,一味地对毕业生的毕业学校名气追求,在招聘时,用人单位提高自己用人的条件,能用本科生的招研究生,能用研究生的招博士生,男女均能用时,只招男生,这种追求名校以及高学历、性别歧视造成的布局导致用人单位招不到合适的毕业生,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这也是造成就业难的原因之一.
3 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主要对策和措施
基于以上分析,要想彻底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关键要从政府、学校、学生和企业四方面共同研究探讨,只有政府、学校、学生和企业共同构建以高校核心的大学生就业教育运行模式,才能走出学生就业难的窘境.
3.1 高校方面
在高等教育办学竞争日趋加剧的今天,作为人才培养基地的高校,应该在师资队伍建设、学科建设、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等方面下功夫,恰当处理好品牌、特色专业与一般专业、师范专业与非师范专业、传统专业与新兴专业、专业外延与专业内涵之间的关系,要根据当地产业的发展前景和学校自身的办学条件,来合理规划、布局和优化,确实把学校办成有特色的、具有自身优势的、为地方经济服务的综合性大学[3].在制定培养方案时,能够根据地方的产业政策、产业结构、人才需求情况和学校自身的能力制定出合理的、科学的、符合地方经济的人才培养方案.
3.1.1 加强行业联系,完善学科专业结构
高校是为各大中小企事业单位培养人才的摇篮,它也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因此,也应该适时的作结构性的调整,完成其培养人才和为地方服务的历史使命.专业是高校人才培养的载体,是高校与社会需求的结合点,学校要以市场需要为办学原则,应该主动走出校门,加强与相关行业和企业的联系,开展科学的调研,关注经济社会发展走向,并对专业的发展做出长远的预见[4].科学预测各行业的发展趋势及人才需求趋势,适时进行专业改革与调整.高校应该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以及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就业市场,对毕业生的思想品德、专业知识、创业精神、实践能力的需求,及时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适用型人才,这样将从根本上缓解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3.1.2 加强校企合作,改变教育模式
当今世界教育模式为学校模式、学校加企业的模式和企业模式三大种类.学校模式着重强调知识的理论性、系统性,这种模式集中在大多数发展中国有和个别的发达国家,它导致教育脱离了实践;企业教育模式是以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其功利极强,最终制约了学生个人的职业生涯的发展;学校加企业的教育模式是,学校根据企业的要求,结合专业特点,与企业(行业)形成良好的合作互动关系,形成“知行统一”,“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模式,发展与企业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5].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模式基本上是以注重理论知识讲解的学校模式,现今也有一部分学校与企业合作办学,但是比例不大,还不足以影响或是满足整个市场经济的要求.为了适应和满足市场经济的要求,这就要求学校根据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建立双方对等的校企合作平台.校企合作方式,企业不应该只是挂挂名,签个实践基地协议,一个学期将学生带到实习基地参观了解一下就行了,企业应该参与到整个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去,成为人才培养的主体之一.在合作过程,双方应该共同履行责任和义务,校企双方在实施过程中要制定并不断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如实训基地管理制度、学生实习见习制度以及校企合作过程中各自要履行的职责,共同将学生培养成能适应市场需求的就业生.
3.1.3 加强实验教学,提升创新实践能力
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技术人员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它不仅包含实验教学,还包含专业实习、专业职业技术能力的培训、见习以及毕业实习等方面的教学.此环节的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因此,这就要求此教学环节的软硬件配置要合理,即不仅要有良好的实践教学环境,还要有优良的师资队伍.高校除了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建设实验室,还应该与企事业单位建立合作,让学生到企业中到实习或见习,同时还可以将专业任课教师送到企业中到学习,由企业导师对其进行一对一的辅导,使其不仅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而且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同时,高校也可将有丰富的专业技能(实践操作能力)的技术人员请到我们的课堂上去.
3.1.4 加强就业指导,提升就业能力
学校应该建立健全的就业指导平台,把大学生就业指导看成学校人才培养中最关键的环节之一,从学校人才发展战略的整体规划和变革的角度来解决毕业就业和职业生涯发展问题.一是加快培养职业化和专业化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立健全高校就业工作考核指标体系,促进就业指导规范化、系统化、专业化;二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科学、合乎时代的就业观念,引导学生不攀比、不从众、不依赖,要在竞争中找到有利于自己成长的工作岗位;三是开设就业指导专题,让学生了解就业的技巧、正确分析成功和失败的案例,组织参加校内外的一些创业实践训练项目,积累实践经验,培养组织协调能力,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
3.2 学生方面
3.2.1 更新就业观念
大学毕业生需要认清自己,准确定位,明白高校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的思想,改变自己“精英就业”观念,到祖国最需要自己的地方,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职业,发挥自己的能量,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选择就业岗位时要充分考虑社会的需求,充分认清自身的特长,充分把握成才的原则,充分争取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保持良好的、积极向上的心态,正视现实,面对现实,从实际出发,摆正自己的位置,在成长的道路上不断实现人生的理想和价值.
3.2.2 提高就业技能
大学毕业生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训与训练,抓住实验和实训的环节提升自身动手能力,理论联系实践,加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积极参加就业指导课各项训练和指导,努力掌握就业的基本技能,具备动手实践能力,提升自身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人际交往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的培训和锻炼,使自己尽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市场和社会,适应企事业单位的用人需求.
3.2.3 发挥自身优势
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个人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每个大学毕业生都有各自的优势和长处,在选择就业岗位时不能盲目的追求岗位的待遇和舒适度,要考虑自己的素质和能力,认清自我,充分挖掘自身有优势,才能寻求适合自己的岗位,从而有利于缩短应用期,提高工作的积极性,提高成就感,有利于增强自信心,有利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这样不仅体现了人尽其才、人尽其用的原则,而且体现了对职业负责对社会负责的精神品质[6].
3.3 企业方面
企业往往需要有经验、实践能力强的大学毕业生,要从企业自身发展需求、岗位特征、工作性质树立正确的用人观,针对职业需要,招聘适宜学历层次的毕业生,达到人尽其才的目的,要考虑企业后备力量的储备,考虑人员的进修、培训、职务职称的晋升,从而才能留住人才,吸引更多的大学毕业生.为了改善大学毕业生由学校到岗位的脱节现象,构建良好的校企合作机制,共同培养具有理论基础、实践能力、了解企业状况的大学毕业生.一方面企业可以与高校进行订单式人才培养,将生产线作为学生的实训基地,选拔一批对自己企业有兴趣的学生,为他们创造岗位实习机会,派专业的工程师进行指导和培养,让学生了解企业文化、适应工作节奏、掌握工作技巧、增强工作能力,这样确保企业能选拔到适应企业需求的大学毕业生;另一方面可以将大学生的创新训练项目、毕业设计与企业的发展联系起来,企业选择一些建设和研发项目让学生来进行研究,设立一定的科研基金或项目资助,由企业工程师来指导,促进企业和大学毕业的互惠双赢.
3.4 政府方面
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和体制的健全,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促进大学毕业生能顺利就业.一是加强机构和岗位的改革,促进人员的良性流通,引进绩效考核和竞争机制,促进有能力、有水平的大学毕业生充实各个岗位;二是加大西部地区、农村地区、边远地区岗位的优惠力度,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去、到农村去、到艰苦地区去;三是在自主创业上给予政策、税收、贷款等方面的支持,鼓励大学毕业生利用专业技能、个人组织能力去大胆创业;四是构建大型公众就业服务平台,定期组织面向大学毕业生的专业人才培训和人才交流市场,定期组织专题招聘会,定期发布各类招考招聘信息,为大学毕业生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7].
4 总结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是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只有政府层面上加大宏观管理和政策指导,社会层面上扩大岗位需求和优化就业平台,高校层面上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毕业生层面上努力提升自身综合能力和改变就业观念,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推动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1〕范泽瑛,谢超.关于2006年就业力问题及其培养模式的探索[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6(8):195-199.
〔2〕梁雪松.基于多层面多视角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探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10):12-15.
〔3〕包熔.地方本科院校专业设置及优化问题研究—以A高校为例 [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42-49.
〔4〕唐卫民.地方高校应实现专业转型[N].光明日报,2007-7-1(3).
〔5〕魏明,郝理想,孙芳芳.我国职业教育产教结合的模式演进与机制创新 [J].教育与职业,2012(2):11-13.
〔6〕白静,熊艳,郭平.论大学生就业的自我调适策略[J].中国成人教育,2010(22):34-36.
〔7〕艾红梅,刘荣华.高校就业法制教育“335”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1):79-80.
G645
A
1673-260X(2012)10-018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