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县级图书馆读者阅读需求调查分析

2012-10-13张涛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2年5期
关键词:类图书馆藏图书

张涛

(铁岭县图书馆,辽宁 铁岭 112008)

图书馆实行免费开放,特别是县级图书馆作为县城唯一免费、平等、自由的学习休闲的精神文明服务阵地后。怎样用丰富的馆藏在广大读者中普及知识,丰富读者的文化生活,满足社会各群体阅读需求,这就是我们的调查目的。通过调查分析,探索了解读者需求及其发展规律,对于指导图书馆读者工作、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十分重要。对此,笔者于2011年10月5日至12月5日期间,以问卷的形式,对到我县图书馆借阅的读者进行了调查。此次调查发放问卷为3,083人,收回3,044份,作废率不到1.3%,调查非常成功。其中有50.99%的读者到图书馆目的是为了增长知识,19.17%的读者是为了快速查阅信息;20%的是到馆来休息,4.05%是随便到图书馆看看。以上数据可以得知,57.2%是读者来图书馆是为了自身阅读需要(包括自己借书、阅览报刊、获取信息、上电脑查资料等)。根据问卷,笔者展开了详细分析。

1 读者阅读需求的变化

此次调查发现多元化是本次读者阅读需求倾向的最大特点。现将问卷统计结果与2011年10月5日至12月5日期间到馆读者调查情况、2010年10月到12月和2010年全年外借部流通统计报表进行对比分析:

1.1 读者阅读需求的变化(见表1-4)

表1 2008年10月至12月读者需求调查表

表2 2009年10月到12月30日到馆读者需求调查表

表3 2010年10月5日至12月30日到馆读者需求调查表

表4 2011年图书借阅册次排名表

从以上不同阶段到馆读者所需图书种类调查分析及2011年借阅排行榜的对比,可以看出读者借阅需求的大体情况:

1.1.1 文化教育类图书需求高、借阅量低

读者调查显示,通过表格的对比,3个年份排名第一总是在变化,充分说明读者需求的多元化。文化教育类图书需求排名靠前,2008年10月至2009年10月的表格里,中国文学和外国文学均排名第1,可是在2011年全年外借图书借阅册次排序中,借阅册次仅位居第9。说明读者对文化教育方面的图书需求大,而实际读者借阅数量不高。主要说明一方面此类藏书量不能满足读者需要,另一方面是读者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阅读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如汽车类、计算机类、医学类等需求日益增大。

1.1.2 文学类图书需求高、借阅量也高

中国文学(尤其是古典文学)需求量位居前列。这与多年来创建文明城市,全民阅读、构建和谐社会,创建阅读基地有关。并且国家多年来倡导“文化大讲堂”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现在机关、学校、社区都在鼓励广大居民、读好书,做有文化、有知识、有素质的好公民。因此,2008年~2010年外借图书借阅册次排名表中,文学类图书读者的借阅数量最高。

1.1.3 汽车、计算机类图书的借阅名次和数量在前移

在2010年调查表中居第1位,显示出了我国广大居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也说明近年来县级馆的藏书也在变化,能满足读者需求,需求数量值和实际发生的流通数值是相符的。

1.1.4 医学类图书需求较高、借阅量也较高

上面调查表中显示,读者对医学类图书需求较高。主要原因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健康意识的增强,读者对医学知识、保健意识方面的需求量也大了,想要了解的事也广泛了。人人都想通过医学保健知识的学习,可以更好地关爱自己的身体;随着家养宠物人数的增多,对兽医类书刊也不断有人借阅,而我馆此类图书不能满足读者阅读需求,拒绝率为69.6%,对此,我们近两年正在积极购进新书。

1.1.5 计算机类图书读者的需求一般、借阅量很大

在多次调查中计算机类图书的阅读需求都能排上名次,但较靠后。随着网络的不断更新,电脑的普及,加之电脑价格的不断下调,多年来各馆馆藏此类图书基本上是供大于求。

1.2 读者对馆藏要求

通过读者调查了解读者的阅读需求和倾向,作为一种决策手段已经被许多人所熟知和应用。笔者对本地区6所公共馆进行了读者对资源需求的调查,主要原因是对中文图书、外文图书、中文期刊、外文期刊、电子文献的需要(见表5)。结合笔者的调查,会更进一步完善馆藏资源,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要。

表5 对图书馆馆藏资源的需要

从上表可以看出:各馆的中文图书、期刊、报纸基本上都能满足读者的需要,但是还不能完全满足,比例分别为 61.3%、78.2%、41.2%;但是对电子图书、视听资源、外文图书、外文期刊,就远远不能达到读者的满意,主要是经费问题,多年来,县级馆每年购书经费有限,馆藏外文图书、外文期刊,笔者所处地区基本为零。通过调查发现,读者最常阅读的文献有报纸、杂志、图书。

2 满足读者阅读需求的具体措施

对以上读者阅读需求调查分析后,县级图书馆存在的问题,图书馆工作者已经意识到加大力度做读者服务工作的重要性;要抓住2011年2月文化部、财政部《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文财务发〔2011〕5号)精神,2011年底之前全国所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实现无障碍、零门槛进入,公共空间设施场地全部免费开放,所提供的基本服务项目全部免费的良好机遇,积极整合馆藏资源,严格采访制度,构建合理的藏书体系,创新服务形式,开展多层次人才培训来满足读者多元的化的阅读需求。

2.1 严格采访制度,构建合理的藏书体系

有许多县级图书馆采访原则方针不明确,重点藏书不突出,缺少总体馆藏结构规划,采访员没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和可遵循的原则,造成馆藏结构不甚科学合理。

因此,采访工作是各级图书馆业务工作的基础,是藏书建设的关键环节,是服务读者的重中之重。图书馆一定要在采购图书时,严格遵守本馆的采访制度,确定采购重点,遵循本馆图书采购的基本原则。藏书补充时要做到,针对读者的阅读和本地区的科研的需要,针对本馆服务对象和图书馆的具体任务,坚持藏书补充的系统性。走出“馆藏建设——文献资源建设——信息资源建设——读者阅读要求”一体化的发展思路,构建合理的藏书体系来满足读者多元化的阅读需要。

2.2 共建集成软件服务平台,实现文献资源共享

共建集成软件服务平台,具体说来,在一定范围内,打破“条块”的束缚,对图书情报部门的文献进行统筹安排,合理分工,针对各部门的性质、任务制定各自的文献收集计划,确定各自的重点、馆藏强项、馆藏特色。实现图书馆全民共享的目标,图书馆间资源共享是一个经济、快速、有效的服务途径(将图书馆间资源共享作为一个经济、快速、有效的服务途径,实现图书馆全民共享的目标,)。图书馆通过文献资源共享与馆际的互借、联合目录、电子文献快递的服务、电子资源建设、联机检索等方式,能有效提高读者阅读需求,提高文献传递的速度与广度及图书馆的工作效率。克服传统县级图书馆服务的局限性,较好地满足网络环境下读者阅读需求的多元化;在这方面国内外已有成功的经验如广州东皖图书馆的集成系统、南京的文荟图书馆集成系统;国外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先进国家都实现了共建集成软件服务平台,自上而下的提供读者无偿服务,有效地推进全民共享免费阅读服务,即能减轻县级图书馆购书经费不足的压力,又能大大提高读者的满意率。经过系统、合理、科学的组合,建立起一个最优化的藏书体系和有生命力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

2.3 充分开发利用现有馆藏资源

县级图书馆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文献资源,做好有效的开发与利用。现有馆藏资源(纸质)目前仍是读者最喜欢的文献类型。它符合人民的阅读习惯,所以要充分利用现有馆藏,满足读者阅读。另外,要根据读者群的特点,加强特色馆藏建设,有目的地将馆藏资源组织起来,方便读者阅读。提高文献信息的加式深度和文献的综合开发能力,更好地为读者阅读服务。在网络环境下,馆藏不再以书刊资料多面取胜,而是取决于图书馆在整个信息环境中为读者提供信息选择和储取能力。充分开发利用现有的文献资源,同时加大电子出版物和网络信息资源的收集;加大力度搞好现有馆藏的开发与利用。

2.4 主动推荐好书,引导阅读

图书馆馆员始终扮演着图书保管员的角色。随着图书馆工作的有序化和科学化,引导读者利用文献,影响读者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行为,是图书馆员跟上时代发展的正确选择。图书馆员不仅是图书管理员,还是信息的传播者,读者的引导者、培养者。图书馆员要根据不同层次的读者阅读需求,为他们制定阅读书目。图书馆还可以主动和学校、社区图书馆联系主动为他们提供多种书目清单,让读者自由选择。通过我们的主动推荐来满足学生对课外读物的兴趣,对图书馆的向往,让社区居民利用我们推荐的图书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在推荐图书馆时,一定要注意根据不同读者的需求来推荐图书,如对青少年读者就要根据小读者的年龄、心理特点、兴趣爱好等来选择图书;对成年人应考虑到他们的需求,根据年龄的不同推荐一些与文化、生活、经济、健康、科普知识、社会热点等书刊。总之,主动推荐好书,引导阅读,是图书馆员为读者阅读需求提供的最佳服务,也是我们必须坚持的一项服务,只要把这项工作做好了,图书馆服务水平也就提高了。

2.5 提高馆员素质

要提高图书馆的读者服务水平,关键在于提高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品德素质,以及过硬的专业技能。图书馆员的业务素质会直接影响文献的利用率,因此,图书馆工作人员要不断地充电,吸收新知识,扩大知识面,提高处理信息的能力,提升服务质量。

2.6 重点服务与大众服务相结合

县级图书馆应具备更多的服务方法:大众化教育、重点教育、传播科普知识、完善大众的休闲文化活动等。充分利用馆藏为不同层次的读者服务,利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读者到图书馆来多读书、读好书。同时在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中,走出图书馆为重点读者服务好,让那些工作在第一线的读者,特别需要图书资料却没有时间去图书馆的读者及时送去他们喜爱的书刊。要经常为他们服务上门,让他们及时了解图书馆的新书动态,利用多种服务手段让重点读者读上书刊。如我们馆每月为28(有市领导、教师、农民工、社区居民)名重点读者送书刊轮换阅读,已坚持多年,深受这些读者的好评,也在不断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每年都能收到多次重点读者的阅读反馈。这一活动也得到新闻媒体的多次宣传,通过宣传,图书馆又迎来了一批新的读者,因此说,重点服务与大众服务相结合是保证读者阅读的好办法。

[1]杨子惠.论新时期图书馆的文献信息服务[J].图书馆学刊,2007(1).

[2]郑林.县级图书馆应重视农业信息服务[J].图书馆学刊,2005(6).

[3]张成荣.对齐市图书馆读者阅读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黑河学刊,2004(6).

[4]岳丽.对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思考及实践探索[J].图书情报论坛,2007(2).

猜你喜欢

类图书馆藏图书
馆藏
图书推荐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新形势下教育类图书编辑如何全面提升编辑素质
知还印馆藏印选——古印篇
班里有个图书角
航天类图书的出版现状与选题策划研究
从一本书的出版到一门课程的建设:浅谈教育类图书编辑的作用
介绍两件馆藏青铜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