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高校图书馆服务新模式:Human Library

2012-10-13马新艳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2年5期
关键词:真人图书交流

马新艳

(南阳师范学院图书馆,河南 南阳 473061)

Human Library是近些年从国外引入的一种全新的图书馆服务理念和服务模式,它以“人”作为资源载体,为用户提供开放式的、自主的交流学习环境,提供颇具亲和力的、人性化的服务。在互联网和移动通讯技术迅速发展、移动阅读悄然兴起的今天,Human Library服务模式在高校的应用无疑为重塑图书馆的感召力提供了契机。

1 Human Library的发展概况和特点

1.1 国内外 Human Library 的发展概况[1][2]

真人图书馆(Human Library)是由Living Library转变而来的,最早源于丹麦艾柏格等人于1993年创立的“停止暴力组织”,其最初的寓意是反暴力、鼓励对话、消除偏见,在观众之间建立一种友谊。随着2005年瑞典马尔默地区一个9人团体真人图书馆的出现,“Human Library”这一全新的概念开始在欧洲流行开来。丹麦、匈牙利、芬兰、冰岛、葡萄牙等欧洲国家先后举办了Human Library活动,图书馆行业也开始涉及此项活动。欧洲议会是“Human Library”最大的经费支持者,在其资助下,“Human Library”在近30个国家举办过活动。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第一个设立永久性“Human Library”的国家。十几年来,Human Library活动逐渐发展到全世界45个国家。

2009年3月18日上海交通大学开创了中国首个Human Library,随后在北京、广州先后建起了Human Library,提供真人书阅读服务。2012年3月17日成都首家Human Library正式开放,5月哈尔滨一家咖啡馆里出现首个Human Library。20125月19日重庆大学、四川外语学院、工商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高校学生联盟自发组织了一个由7名大学生组成的Human Library,面向市民开展免费图书活动。各地报纸、网络新闻媒体对Human Library活动的不断宣传报道,使得Human Library对民众产生极大的影响力和感召力,从学校到社会组织,Human Library的发展规模呈扩大趋势。

1.2 Human Library的特点

Human Library与传统图书馆相比,具有一些外在和内在特点。外在特点:(1)资源载体的能动性。Human Library将人作为图书资源纳入馆藏,该书不仅会走动,而且能和读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这是Human Library最显著的特点。(2)借阅方式的特殊性和阅读的交互性。在真人图书馆里,读者借阅图书的方式很特殊,是通过和真人书的交流来获取信息,一本真人书可能被几人、几十人同时阅读。真人书在被阅读的同时,也在用心阅读读者,交流的过程是读者和真人书实现信息交互的过程。(3)免费开放性。不管真人图书馆的活动地点设在何处,其活动都是对公众免费的。

Human Library的内在特点有:(1)实现隐性知识的流通[3]。与传统图书馆流通纸质图书、数字资源等显性知识不同,Human Library更多地将个体隐性知识作为流通对象,通过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传播开来。(2)开发读者知识资源[4]。真人书的来源非常广泛,包括各行各业、各种族年龄的人群,因此,真人书体现出的读者知识资源内容十分广泛。(3)实现读者与真人书意识互换。通过交互阅读,真人书表达的思想意识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读者的意识形态。同时,诸多读者的咨询交流能够引导真人书进行多维度分析问题,诱发新思想。

2 高校开设Human Library的意义、可行性和局限性

2.1 Human Library服务模式在高校应用中的现实意义

配合学校,完善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大学时期正是学生思想和人生态度逐步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图书馆开展真人书服务活动,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克服消极心理,增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包容意识,减少矛盾的发生。

促进隐性知识转移,实现知识服务。知识服务是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的一种新的服务观念,是21世纪图书馆面向未来发展的战略选择。知识包含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真人书所提供的知识形态大多是隐性知识——是经过自身消化理解或是本人思想工作的经验总结,这些知识是通过传统阅读方式很难获得的。

教师的职业幸福观得以实现。教师的职业幸福是教师通过教育教学活动,实现职业理想和人生价值,获得自身发展所表现出的一种愉悦的精神状态[5]。与社会组织Human Library活动的真人书来源有所不同,高校图书馆大多邀请名师教授作为真人书。列夫·托尔斯泰说过,“与人交谈一次,往往比多年闭门劳作更能启发心智。思想必定是在与人交往中产生,而在孤独中进行加工和表达。”在和读者交流互动的过程中,教师一方面传授读者知识促进读者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自身也从读者的思想中获得灵感,这是教师职业幸福的体现。

2.2 高校开展Human Library服务模式的可行性和局限性

高校拥有开展Human Library活动的先天优势。来自全国各地、深受各种地域文化熏陶和滋养的大学生既是高校稳定庞大的读者群,又可能成为真人书的来源之一。大批从事各学科专业领域研究的优秀专家、学者、教授,他们是高校图书馆开展Human Library活动的坚实后盾。

高校图书馆因其自身经费投入有限,同时缺乏政府、企业等社会机构的赞助,在此情况下如何招募到理想的真人书,确保真人书长期服务的积极性便成为困扰开展Human Library活动的棘手问题。

3 高校图书馆实施Human Library服务模式的策略

3.1 真人书的采集与管理是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

3.1.1 多元化采集,广纳贤才

真人书的来源以高校师生为主,广泛邀请社会知名人士参加。在广大师生间,加强宣传Human Library的服务理念和发展优势,使其了解Human Library的内涵,认识到Human Library可以给他们带来知识获益的优势,并能主动参与到Human Library组织活动中来。无论是以图书志愿者身份还是以读者身份参加,这都将是对Human Library活动的认可与支持。选择真人书的标准要求必须具有长期积累、独具特色的资源。

3.1.2 统筹规划,归类编目真人书

对采集到的真人书,要求做好流通前的分类编目工作。和纸质图书一样,入库时每本真人书都有相应的书名、索书号、简介和标签。依据真人书的服务内容,将其分编为励志、考试(英语四六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律师资格证考试、会计考试、考研、考博等)、就业、科研、出国留学、心理咨询等不同类目的图书。加强真人书的统计管理,合理布局、精心分配,确保图书馆组织的每期活动中真人书知识的分布均匀,可以满足各类读者的不同需求。

3.2 服务方案的规划设计是活动顺利开展的保障

3.2.1 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服务流程

Human Library服务是一个循环的系统工程,一次Human Library服务活动中的读者经过阅读交流活动之后,可能转变成为以后图书馆开展真人服务活动的真人书。开展活动之前,图书馆要对服务流程的各个环节事先做好周密安排,全面预测阅读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一些意外情况,制定出一套相应的应急对策,保证整个读书活动能够顺利开展,达到预期的意想效果。Human Library服务的流程如图1。

图1 真人图书馆服务流程

3.2.2 主题突出、内容丰富、活动方式灵活多样

活动主题鲜明突出,能迅速吸引读者的眼球,调动读者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便于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轻松把握书中的主旨,保证真人书阅读活动持续开展。活动的内容除了与大学生息息相关的学习、科研、工作、心理健康咨询外,还可以将特色地域文化、人文精神、社会和网络热点话题纳入活动主题之列[6],与时俱进,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自如地融入社会。活动方式要克服传统名师讲座形式,更多体现真人书与读者、读者与读者之间多对多交流。活动地点依据需要随机设定,可以是类似英语角的校园一角,或是图书馆的小型讨论室,也可以与民间社会组织协作将Human Library活动办到其他公共场所,扩大Human Library的社会效应。

3.3 优化队伍结构,满足Human Library对馆员职责的特殊要求

Human Library对馆员的要求不仅要熟悉Living Library的服务理念、推介宣传真人书借阅活动,而且要做好真人书的甄别和读者选书指导工作。对于自愿充当真人书的候选者来说,馆员有权依据活动要求准则予以恰当的处理。对盲目参加真人书服务活动的读者,馆员有义务与读者交流,引导读者走出认识误区,推荐合适的“图书”。

3.4 积极搭建交流服务平台,为活动的持续开展提供技术支持

Human Library活动的结束并不意味真人书与读者的交流就此止步,图书馆的服务保障工作仍需继续。真人书被读者借阅后,将有可能与读者建立起友好联系,努力搭建网络服务平台,以备读者与真人书交流之需便成为图书馆首当其冲要考虑的问题。微博作为时下最流行的交流工具,具有强大的传播力和亲和力,已被广大师生接受和利用。以真人书和学科馆员为核心,建立图书馆学科微博库,为读者提供更加灵活广泛的阅读交流空间,将Human Library活动进行到底。

3.5 做好服务成效评估,为Human Library活动持续开展提供理论依据

成效评估是从用户的角度评价图书馆的服务和活动,评价图书馆提供的资源服务为用户带来的影响和最终结果,评估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为用户服务[7]。安排专人及时对Human Library的服务结果做出统计,采用文献计量学和统计学分析方法定期或不定期对服务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为图书馆后续开展类似Human Library活动提供借鉴和理论依据,这将有助于改进图书馆服务方式,提升服务质量。Human Library服务成效评估指标内容如图2。

图2 真人图书馆服务成效评估指标

4 结语

Human Library因其新颖有趣的形式和善意的初衷,所以能获得社会各界的认可和支持。高校图书馆引入Human Library理念,应充分考虑Human Library的国际化与本土化、大众化、特色化的结合,既要借鉴吸收国内外社会各界开展Human Library活动的先进经验,又要结合图书馆的具体情况和地方文化特色,凝聚全馆和全校师生的力量将Human Library服务活动作为图书馆个性化服务形式加以实施,实现图书馆知识服务工作的新突破。

[1]袁纳宇.我国Living library研究述评[J].图书与情报,2011(4):122-124.

[2]程水英.真人图书馆发展过程探析[J].新世纪图书馆,2011(9):53-54.

[3]吴云珊.Human Library开创图书馆个体隐性知识管理新模式[J].图书情报工作,2011(11):62-65.

[4]吴汉华,王子舟.开发读者知识资源的新模式:真人图书馆[J].图书馆杂志,2010(9):21-26.

[5]王传金.教师职业幸福研究-——以C市的小学教师为例[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6]刘汝建.我国高校图书馆 Living Library活动实践与分析[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1(3):101-104.

[7]向远媛,温国强.大学图书馆成效评估及其指标体系构建探索[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1(3):11-16.

猜你喜欢

真人图书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James Legge’s Translating Chinese Classics into English:An Examination of Translational Eco-environment and his Multidimensional Adaptive Selection
图书推荐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Imaginations and Reimaginations of National Origin—A Case Study of the Two Times that the Gaxian Cave was Discovered
班里有个图书角
传播真相 追求真理 涵育真人——我的高中历史教育之梦
COCO×读者 真人亲身拍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