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母语同伴CMC反馈类型对英语学习者的影响

2012-10-13段晓燕

湖北工业大学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维基语料母语

段晓燕,杨 元

(1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外国语系,湖北 武汉430068;2湖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 武汉430068)

在外语课堂中,计算机中介交流(CMC)有效地增加了外语学习者和英语母语者交流的类型和频率。Lee[1]认为,CMC的使用提高了语言学习者语言输出的质量、数量和注意力。在通常情况下,外语学习者没有机会和母语者以合作的方式共同完成某项学习任务,而CMC为外语学习者提供了与他们年龄相仿,兴趣相似的母语者进行沟通交流、相互帮助、共同完成任务的平台。Moodle和Blackboar d等学习管理系统(L MS)在高等教育中广为流行[2],使CMC更快地和日常语言教学融合起来。虽然关于合作学习中同伴反馈的研究有很多,但是在写作中通过不同的沟通模式进行同伴反馈的研究几乎是空白。因此,本研究将对网络环境下论坛和维基对英语母语学习同伴反馈的类型和效果的影响进行分析和研究。

1 文献综述

早期在线文化交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网络语言教学[3]和合作学习[4],强调在语言学习中与母语者交流,以及远程合作的重要性。这些研究促使学者对在线文化交流进行思考和分析。在21世纪初期,有关在线文化交流的研究越来越多,这些关于CMC的研究都认为,二语学习环境下网络技术的使用对于促进学生的沟通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5]。

近几年,学者们针对维基(Wikis)和博客(Blog)两种沟通工具的不同用途进行了研究。Trenti[6]探讨了如何利用维基来评估大学写作课程合作写作中小组成员的个人贡献。Miyazoe和Anderson[7]研究发现,同时使用论坛,博客和维基对学生的语言学习有积极的作用,随后他们就学生对于网络写作的看法又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并指出在写作的不同阶段使用不同的沟通工具仍然是一个需要研究的课题。

在有关CMC使用的大量研究基础上,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其理论依据,以及它与二语习得之间的关系。Ware和O’Do wd[8]从社会认知、社会文化和交互假设理论三个角度进行分析。社会文化和社会认知理论强调了跨文化交际的研究、在线文化交流以及掌握数字沟通工具的重要性,交互假设理论则更强调通过意义协商来提高学生沟通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同伴反馈能否帮助学生意识到他们的错误已经成为外语教学研究关注的问题。Krashen[9]提出,反馈对于学生的二语习得来说没有任何意义。但是也有学者通过对学生所取得的进步进行数据分析提出,反馈在某些情况下对于学生的进步有显著性的意义[10]。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反馈的作用进行研究,如异步协同写作过程中的笼统小组反馈,基于文本的同步纠错反馈等[11]。有研究表明,网络语言学习者对有关具体语言项目的反馈更感兴趣[12]。这一研究结果再次论证了交互假设理论的观点[13],交互假设理论认为,在交互中对意义的协商能使学习者输入修正的语言,这种输入能吸引学习者注意自己语言输出的形式并促使他们修正自己的输出。近年来,虽然计算机中介交流的形式很多,但是对于论坛和维基在二语习得中的运用研究仍旧是空白。

基于以上讨论,本研究将主要解决以下两个问题:1.在网络写作任务中,母语同伴反馈的类型以及对外语学习者所产生的影响效果;2.不同的网络沟通工具对同伴反馈的类型和效果的实际影响。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和过程

本研究为国内某高校和国外合作学校开展的教学合作实践项目。研究对象为20名自愿参加该项目的高校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年龄在20至23岁之间。这20名受试者和合作学校的美国同伴分别形成20个合作学习小组,研究要求受试者通过网络完成协同写作任务,即中国学生在美国同伴的协助下完成一本英语旅游手册的撰写工作。受试中国学生所学专业和旅游相关,该写作任务能够提供他们和英语母语者交流的机会,提高他们的语言技能,并应用到今后的工作领域,他们参与该研究的积极性很高。

实验使用Moodle课程管理系统,Moodle平台支持各种学习活动、教学管理和交流工具。网络协同写作通常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即写作准备阶段、写作阶段和写作后阶段[14]。在写作准备阶段,根据任务的需要创建论坛。维基在写作和写作后阶段使用。协同写作任务具体又可分为九个步骤,其中前两个步骤为申请账号和输入个人信息,最后一个步骤为上传写作任务,主要步骤见表1。

表1 协同写作任务的主要步骤

2.2 数据收集

研究分析的数据语料来自中国学生和美国学生在论坛和维基上的对话记录。这些语料按照中国学生和美国学生进行分类和整理。在前4个论坛中(表1),中国学生的语料包含6 350个单词,美国学生的语料包含2 995个单词(论坛中的语料不包括学生最终完成的旅游手册,而是来自于学生写作准备阶段的异步交流),构成了“环绕型”学习者语料库[15]。

在维基交流模式中,中国学生最后上交了包含9 112个单词的旅游手册,是“典型性”学习者语料库,美国同伴的反馈信息包含1 021个单词,共计10 133个词汇的维基交流模式语料。通过对比两个语料库,我们将进一步研究和分析计算机中介交流中学生沟通和合作的环境以及同伴反馈对文本特点的影响。分析采用Swain和Lapkin[16]所定义的LRE(Language-related Episode),即与语言形式相关的片段。LRE分为句法型、词汇型和情感型三类,句法型又进一步划分为修正型和评论型。

针对本研究语料的特点,我们将词汇型LRE又进行了进一步的分类,分为修正词汇型和评论词汇型。如:修正词汇型:中国学生交流文本:“…to the bul k of edifice”;美国同伴的 LRE 反馈为 “buil ding”(pair 8)。

评论词汇型的中国学生交流文本典型范例为:Chinese student’s text: “The finds incl uded some...”;美国同伴的 LRE 反馈为“findingsfinds is too informal”(pair 2)

情感型被进一步分为广义型和目标型。情感型反馈是美国同伴用来鼓励中国学习者继续努力,并争取成功的完成任务的反馈类型。例如:广义情感型:American peer's LRE:“Wow,VERRRRRY GOOD,it’s excellent(pair 4);目标情感型:A-merican peer’s LRE:“I hope you understand my correction”(pair 29)。

3 研究发现

通过对语料的进一步统计分析,我们发现不同类型的母语同伴反馈对中国外语学习者所产生的影响有所不同。

对于词汇和句法型的反馈,尽管有76.8%的中国同伴认可,还有12.7%的中国学生置之不理、6.8%的受试者部分采纳、只有0.15%的中国学习者询问并请求阐述。中国学习者在CMC中对母语同伴反馈的反应具体如下:

置之不理:

Chinese student's text:“The name East Lake actually refers not to the east itself,but to...”

American peer's LRE:“itself is not needed here”

Chinese student's final version:“The name East Lake actually refers not to the east itself,but to...”(pair 13)

请求阐明:

Chinese students:Thanks.But I’m not totall y sure what we’re supposed to do.Is stage 8 a wiki??(pair 4)

认可:

Chinese student’s text: “… are 45 feet square”

American peer’s LRE:“…are 45 square feet”

Chinese student’s final version:“… are 23 square feet”(pair 20)

部分采纳:

Chinese student’s text:“Taking in mind the disposition…”

American peer’s LRE:“Bear in mind that the disposition…”

Chinese student’s final version:“Bearing in mind the disposition…”(pair 17)

对于美国同伴的情感型反馈,中国学生或是没有反应(3.1%),或是感谢(0.45%),如下例:

感谢:

American peer’s LRE:“I have tried to correct t hings that you said to me”

Chinese student:“Thanks!!!”(pair 1)

没有反应:

American peer’s LRE:“I hope you understand my correction!!!”

Chinese student:no reaction(pair 7)

4 讨论

在本研究中,学生更愿意在论坛上相互鼓励,进行情感交流,这一结果支持Kessler和Bikowski[17]的研究发现:在轻松的环境中,交流更容易发生。本研究结果也证实了有关技术生态性质理论的观点,技术与人们的个人生活关系十分紧密,技术在教育中的使用与社会习惯密不可分。在这种背景下,尽管导师会给出明确的关于语言使用反馈的指示,但学生主要通过论坛来进行情感交流,建立与同伴之间的关系。在维基中,美国学生只有在沟通出现障碍或是无法确定同伴是否在修正问题时,才会进行情感型反馈。另外,成功的跨文化交际依赖于对合作伙伴的需求和沟通风格的敏感性,以及主动沟通的能力,这一研究结果在本次实验中也有所体现。例如:美国同伴反馈说:“I see,thanks.Good l uck with your wor k and when you have finished,I can read it for you.”从上例可以看出,反馈的内容近似于成功社交中的鼓励和真实生活的交流。同时我们也发现,在论坛中学生没有讨论文本内容,而是利用论坛在表达新的思想和信息。论坛和维基中学生反馈类型的研究对于在线协作任务研究有重要的意义,多种类型的反馈反应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者不仅重视句法,同时也重视创造意义协商的机会。

本研究发现,学生交流的方式不同所产生的影响也不同。在论坛中,当学生接收到关于句法和词汇的反馈后,他们会参与语言的修改;而当学生利用维基进行讨论的时候,他们通常表现出忽略、认可和部分采纳的态度。学生意识到他们最终上交的作业即旅游手册会被老师批改,并且还会作为本门课程的最终成绩,因此他们只采纳他们认为是正确和有用的反馈。相反,论坛提供给学生一个宽松、友好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下学生不仅可以完成任务,而且还能够建立一种联系。论坛的这种特点使情感型语言片段增多,情感型的语言片段在论坛中产生了更大的影响。在维基平台中,中国学生对句法和词汇的反馈最感兴趣,因为她们知道通过纠正语言错误,能够使她们在本门课程中获得更高的分数。虽然直接学习[7]可能已经发生,但是学生们更加重视句法而不是意义,这表明了间接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中国学生部分采纳同伴关于句法和语言片段的建议,也表明学生在进行间接学习,因为他们会利用字典或语法知识去考虑同伴意见。

在维基中,学生对于语言反馈没有反应,原因可能在于有限的时间,上交作业的压力等,出人意料的是,在论坛中很多学生对于情感型的反馈同样也没有回应。同样在维基中,学生没有对同伴的反馈表示感谢,原因可能都在于此。

5 结束语

本研究通过对学习者反馈的效果分析发现虽然大部分有关句法和词汇的反馈得到了承认和肯定,但是中国学生似乎只采纳他们认为是正确的反馈,而且没有进行进一步的学习讨论,情感反馈可能由于文化不同的原因也没有得到回应。论坛和维基反馈的影响效果有所不同。学生在论坛中更容易表达感激之情,产生这种不同的原因在于:论坛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友好,宽松的平台,在这种平台中学生更容易和同伴建立一种合作的纽带和关系。而利用维基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更重视他们最后需要上交的作业,这种压力可能对情感型的语言反馈的效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1]Lee L.Focus-on-form through collaborative scaffolding in expert-to-novice online interaction [J].Language Learning & Technology,2008,12(3):53-72.

[2] Schroeder A, Minocha S,Schneider C. The strengths,weaknesses,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 of using social soft ware in higher and f urther education teaching and lear ning[J].Jour nal of Co mputer Assisted Learning,2010,26(3):159-174.

[3]Ker n R G.Restr ucturing classr oo m interaction with networ ked co mputers:Effects on quantity and characteristics of language production[J].The Moder n Language Jour nal,1995,79(4):457-475.

[4]Stickler U,Lewis T.Collaborative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in an email tandem exchange.In S.Hur d &T.Lewis(Eds.),Language lear ning strategies in independent setting[C].Bristol:Multilingual Matters,2008:237-261.

[5]Belz J A.Linguistic perspectives on the develop ment of inter cultural co mpetence in telecollaboration[J].Language Learning & Technology,2003,7(2):68-117.

[6]Trentin G.Using a wiki to evaluate individual contribution to a collaborative lear ning project[J].Jour nal of Co mputer Assisted Lear ning,2009,25:43-55.

[7] Miyazoe T,Anderson T.Learning outcomes and students'perceptions of online writing:Simultaneous i mplementation of a for u m,blog,and wiki in an EFL blended lear ning setting[J].System,2010,38(2):185-199.

[8]Ware P,O’Dowd R.Peer feedback on language form in telecollaboration[J].Language Learning & Technology,2008,12(1):43-63.

[9]Krashen S.Writing,research,theory,and application[M].Oxfor d:Pergamon Press,1984.

[10]Chandler J.The efficacy of various kinds of error correction for improvement of the accuracy and fluency of L2 student writing[J].Jour 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2003,12:267-296.

[11]Sauro S.Co mputer-mediated corrective feedback and the develop ment of L2 grammar[J].Language Learning & Technology,2009,13(1):96-120.

[12]Blake R.Co mputer mediated communication:A window on L2 Spanish interlanguage[J].Language Lear ning & Technology,2000,4(1):120-136.

[13]Levy M,Kennedy C.A task-cycling pedagogy using stimulated reflection and audio-conferencing in foreign language lear ning[J].Language Lear ning & Technology,2004,8(2):50-68.

[14]Hedge T.Writing[M].Oxford:Oxfor d University Press,1988.

[15]Nesselhauf N.How learner corpus analysis can contribute to language teaching:A study of support ver b constr uctions.In G.Aston,S.Ber nar dini & D.Stewart(Eds.),Cor pora and Language Lear ners[C].Amsterdam and 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2004:109-124.

[16]Swain M,Lapkin S.Interac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 ning:Two adolescent French i mmersion students working together[J]. Moder n Language Jour nal,1998,82(3):320-337.

[17]Kessler G,Bikowski D.Developing collaborative autonomous lear ning abilities in co mputer mediated language lear ning:attention to meaning among students in wiki space[J].Co mputer Assisted Language Lear ning,2010,23(1):41-58.

猜你喜欢

维基语料母语
母语
爱的最后一课
基于变长隐马尔科夫模型的维基词条编辑微过程挖掘
母语
基于语料调查的“连……都(也)……”出现的语义背景分析
华语电影作为真实语料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
维基解密大争论:争论固有焦点和在互联网时代呈现的争论新特征
爱的最后一课
《苗防备览》中的湘西语料
国内外语用学实证研究比较:语料类型与收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