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国民性格与其竞技体育表现的相关研究
2012-10-13王维兴
王维兴
(保山学院 体育学院,云南 保山 678000)
日本国民性格与其竞技体育表现的相关研究
王维兴
(保山学院 体育学院,云南 保山 678000)
日本竞技体育的表现在二战结束后可谓是跌宕起伏,经历了高潮、低谷及再攀高峰的几个阶段.笔者认为,日本国民性格的双重性和“耻感文化”对日本竞技体育的表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并就日本国民性格与其竞技体育表现的相关性展开分析,以期为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提供些许借鉴.
日本;国民性格;竞技体育;文化
1 国民性格及日本国民性格
1.1 国民性格的定义
不同研究领域的学者对国民性格概念的界定不一样.美国学者C.克拉克认为,国民性格就是行为模式、世界观还有世界存在的经验.美国学者G.戈勒将国民性格定义为所有具有同一习惯和文化的社会成员的典型行为.有中国学者提出,国民性格是体现民族或成员关系和行为中相对固定和公认的心理特征.但比较普遍被认可的国民性格的定义是1954年A.英克尔斯所做出的.他认为:民族性格是某一民族在自身形成与发展中,在争取生存的实践中所逐渐凝聚而形成的普遍性观.这些概念多从社会学、人文学角度对国民性格进行界定.将其引入竞技体育领域,可以认为:国民性格对该国体育发展具有深刻影响,而国民在竞技体育中的表现则是该国国民性格的行为反映.
1.2 日本国民性格的双重性
日本国民性格的独特性前人作过许多研究,主要表现在以几个方面:坚强与脆弱、忠诚与背叛、礼貌与无礼、正义与功利、包容与排外,专制与民主,这种国民性格的矛盾性,使得日本人能够迅速适应各种环境,学习吸收各种文明.而弊端则是遇到重大决策时,往往会在各种价值观中摇摆,这也使得外国人较难了解日本人.所以日本在悄然中崛起,从落后马上成为世界强国.
1.3 日本国民性格中蕴含的“耻感”文化
耻感文化是日本国民性格的一个重要方面,提出日本文化是“耻感文化”的学者,是本尼迪克特.本尼迪克特在其著作《菊与刀》,当时是为战时政府决策撰写的内参,非常有政治影响力,在国人的心中,日本人打败仗就自杀,这就是“耻辱文化”的体现.然二战后日本社会在经济、政治、体育等诸方面的迅速腾飞从某些侧面反映了日本人对“耻”的深刻认识,“知耻而后勇”也是日本国民性格及行为方式的显著特点.
2 日本国民性格对其竞技体育表现的影响
二战后,日本竞技体育的发展历程可谓是跌宕起伏.可以说日本国民性格的特点是造成起伏的最大原因及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2.1 二战后日本竞技体育的重新崛起与快速发展
二战后的日本百废待新,为了加快国民经济发展,从加强教育和提高国民素质入手,所以现在还中国盛传的“一杯牛奶拯救了一个民族”的说法,日本试图通过竞技体育的崛起加强自身的国际地位,不仅参与奥运会,还对申办奥运会非常有激情.1952年,战后才过7年,日本国民还笼罩在战争的阴影中,日本政府就大胆向国际奥委会提出申请主办第17届东京奥运会,虽然失败,最后但被罗马赢得.但日本人性格决定了他们不会放弃的决心,之后,日本又一次提出申请,终于成功申办了第18届东京奥运会.在1964年的东京奥运会,日本战后竞技水平达到了顶峰.在这次奥运会上,东道主日本派出了357名运动员,获得了16枚金牌,5枚银牌和8枚铜牌,总成绩排在第三位,仅次于美国和前苏联,创造了日本奥运史上的最好成绩,且在这一时期,日本的男、女排,日本的体操、田径项目,日本的游泳、摔跤及柔道项目均问鼎世界体坛,盛极一时.日本人的“耻感”文化及“知耻而后勇”的国民性格在其间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对日本竞技体育的快速复苏与崛起,起到了重要作用.
2.2 日本国民性格的双重性对日本竞技体育衰退造成的影响
第18届东京奥运会比赛取得好成绩,固然令日本国民感到欢欣鼓舞,却也在无形中滋生了日本竞技体育界一些人狂妄自大的习气.他们为本国战前战后在亚洲30年立于不败之地的“光荣历史”而沾沾自喜,为自己在世界体坛的重新崛起而振奋鼓舞.与此同时,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复苏,1956年至1973年间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使得日本在短短的十多年间一跃成为世界经济强国.人民富裕了,日本民众奋发进取的精神减弱了,对竞技体育成绩的安于现状导致了拼搏竞争的劲头不足,加上日本民众对竞技体育价值认同感的降低以及在这种思想倾向下对竞技体育的重视程度下降,导致了在制定竞技体育发展策略方面的偏差及发展方向的迷失,种种因素为此后成绩滑落却长期不自醒埋下了伏笔.从表(1)、表(2)的统计表中体现得非常明显,这说明日本的竞技体育势力已经褪去了东京奥运会的光环,进入低谷.日本国民性格中的双重性无疑是造成这一结果的重要原因.
表1 战后日本历届奥运会所获奖牌
表2 战后日本历届奥运会中的名次
2.3 第28届、29届奥运会中日本竞技体育的再次崛起
自1988年第24届奥运会日本奥运军团兵败汉城后,日本竞技体育一直处于下滑的趋势,日本民众对本国竞技体育的表现也产生了极大的质疑和批评,就连日本体育管理的最高政府机构(文部省)中的大臣河村建夫也发出了这样的声音:“我们的竞技体育是怎么了”.与此同时,亚洲及世界其他国家在体操、排球、游泳、摔跤、柔道等项目的崛起对原本日本竞技体育中的这些传统优势项目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在这些项目上,日本的传统优势地位逐步丧失.这不得不使既自信而又自大、既骄傲而又谦虚、既善于学习创新而又传统保守、既驯服而又不愿受人摆布的日本人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竞技体育.
日本国土面积狭小,自然资源匮乏,生活条件险恶,自然灾害频发,在思想和文化上同时受到东西方文化的影响与冲击,经明治维新后才得以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在此期间也造就了日本人善于学习、创新,在思想和文化上兼收并蓄以及善于在逆境中求生存的国民性格.经历了上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间竞技体育发展的低谷之后,为了提高本国的竞技体育水平,日本民众和日本政府采取了多项应对措施.首先,在对待竞技体育的作用与地位的思想认识上产生了较大的转变.进入21世纪,日本政府不但重视“终身体育”的发展,而且还狠抓“竞技体育”,目的是成为世界体育强国.并通过竞技体育的高度发展展示国家综合实力,谋求其在国际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大国地位.其次,借鉴了澳大利亚和美国等强国的经验,加强了体育竞技的硬件与软件开发建设.1990年日本政府在东京建立了“日本国立体育科学中心”,说明日本对发展竞技体育的决心,该中心为日后日本竞技体育的崛起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经过多方面的努力和长时间的厉兵秣马,日本奥运军团在28届、29届奥运会中分获16金和9金,排名为第5和第8位,所取得的成绩再次震惊世界体坛.
日本国民在失败后卧薪尝胆的精神以及在逆境中表现出的坚毅性格却不得不让人叹服.
3 结束语
日本国民性格深受“耻感文化”影响,“知耻而后勇”的国民性格使得日本的竞技体育在战后快速崛起,然而,日本国民性格的双重性使得其在取得竞技体育的辉煌成绩后出现了对体育竞技价值认同感的降低及价值观的摇摆,使得日本竞技体育在上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一直处于低靡状态.善于模仿、学习、创新,在思想和文化上兼收并蓄以及善于在逆境中求生存的国民性格使得日本竞技体育在21世纪初期走向复兴并大放异彩.日本国民性格对其竞技体育表现影响深远,但在其跌宕沉浮之间,也带给了我们更多的思考.
〔1〕付黎旭,策卫.日本国民性格的矛盾性及成因[J].文史哲,2010(10).
〔2〕沈婉蓉.“耻”文化在日本——浅论日本国民性格之形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9).
〔3〕张信春.日本奥运军团雅典重新崛起探析[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5(10).
〔4〕聂啸虎,张生平.试析日本竞技体育由盛而衰的历史原因[J].体育文化导刊,2006(7).
G80-05
A
1673-260X(2012)05-018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