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改革实践
2012-10-13李晋超
李晋超
(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信息与管理工程系,山西 长治 046011)
在传统的高职《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中,一直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现象[1]。这样造成学生的理论性强而实际技能能力弱的结果,也忽视了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培养合格的技术工人、适应就业岗位的要求。在当代社会对网络技术人才需求提高的背景下,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好《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理论知识,也要加强实验教学环节,坚持理论和实验并重的原则。如何在课程改革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达到高职教育的目标,文章试从以下三个方面阐述如何开展好《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工作。
1 理论教学方面
1.1 学习乐趣
“为了在教学上取得预想的结果,单是指导学生的脑力活动是不够的,还必须在他身上树立起掌握知识的志向,即创造学习的诱因。”这是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赞科夫的名言。加强理论教学的趣味是成功的前提,如果理论教学依然搞“一言堂”,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这样的教学效果肯定会不尽如人意。另外现行的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有很多老师把教材上的内容原封不动的搬到PPT上,然后照本宣科。这不过是改变了一些形式,本质上没有发生变化,学生也感到教学内容枯燥无味。如果在理论教学过程中丰富多媒体课件的表现形式、用flash动画演示网络原理、播放相关的网络实验录像、剖析现在流行的一些网络应用技术,利用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吸引其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1.2 教学手段
1.2.1 引导式学习
引导式探究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依据教师提供的解决问题的材料和方法,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学习,在掌握知识内容的同时,让学生体验、理解和应用探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在学习过程中实现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在每节课的开始阶段,首先应让学生明白学习目标。课堂上师生互动,教师先通过启发式的提问,引导学生对问题展开讨论,后通过老师梳理、总结讨论结果,提高同学们的认知能力。例如在讲到OSI的七层模型时,首先问学生为什么网络要分层?分层有什么样的好处?现实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这样分层的处理办法?学生回答内容多种多样,例如有学生举例乘坐飞机。为了更好的使学生明白生活中的分层处理方式,师生共同分析了乘坐飞机的具体行为如买票、托运行李等(见图1)。再进一步归纳为各类服务(见图2)。最终通过引导使学生对分层处理的优势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明白分层处理方式是把复杂的问题划分为若干个较小的、单一的局部问题,在不同层上予以解决,也为OSI的七层模型的知识的展开实现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图1 乘机具体行为
图2 各类服务
图3 OSI七层模型传输示意图
图4 语言交流与通信协议对比
1.2.2 借鉴网络资源
网络上的学习资源十分丰富,教师在授课时可以借鉴和参考。可以结合国家精品课程的丰富资源,这其中包括课件、flash动画、视频教学、实验录像等。尤其在讲授一些理论难度高、学生不易掌握的网络原理时,播放相关的flash动画或相关的视频录像会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例如在讲解OSI的七层模型时,学生普遍感到对数据传递从应用层到物理层的工作原理不易掌握。通过动画方式,将数据从应用层到物理层传输的整体过程(从上到下)以及从物理层到应用层(从下到上)动态地演示出来,学生就很容易理解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发生的变化,以及经过层次的顺序,对方如何接受数据,理解封装和拆封的含义等(见图3)。
1.2.3 类比方法
计算机网络基础中的许多难以理解的原理可以用生活中人们熟悉的事物进行类比。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这些行为非常熟悉,所以用类比的方式可以使学生容易理解教材中的原理。例如讲到通信协议时,可以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做对比,直观生动地说明了通信协议的作用(见图4)。
2 实验教学方面
实验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系统在理论和实践上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掌握坚实的网络理论基础知识和熟练实践的技能,成为能够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网络人才。实验教学力求让学生通过学习和实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笔者基于以上要求精心安排了以下八个实验(见表1)。
通过以上实验可以让学生基本掌握计算机联网的基本概念,了解主要的传输介质的特点,掌握局域网的拓扑结构、TCP/IP协议,理解网桥、路由器和网关等网络互连设备及系统集成,同时在过程中掌握实际网络系统的安装、使用。
实验教学可以巩固理论教学的成果,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碰到一些困难。首先,由于受到网络实验室规模的限制,学生只能够分成小组做实验,课堂时间不能够满足全体同学的实验需求。其次,网络硬件设备更新频率高。现有的网络设备能够营造简单网络实验环境,但一些拓展性、开放性的实验由于实验环境的限制无法开展,只能借助于通过VMware这样的虚拟机软件组建虚拟的局域网。通过虚拟机软件虚拟出相应的网卡、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来组织一些复杂的实验,学生缺乏对现有的高级网络设备的感性认识。最后,有的实验只能“纸上谈兵”,无法列入实验计划。比如网络综合布线,这是一个涉及面相当广泛的的实验,但基于目前的网络实验室条件下是无法全部开展的。
表1 计算机实验内容
3 教师技能方面
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是非常迅速的,知识的更新速度非常快。由于教学中使用的《计算机网络基础》教材没有及时更新内容,导致学习的内容与实际脱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补充新内容。借助参加全国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的机会,开展校际之间比赛和交流。进入企业进行实践锻炼,提高教师业务能力;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使之达到双师型的标准。因为教师自身的知识储备、更新速度和与实际相结合的专业技能水平也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教学改革的成功与否[3]。
4 结语
总之,要提高《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质量,专业教师不仅要知识不断更新,而且应该努力探索多种多样、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进行理论教学过程中,注重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网络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
[1]周敏,肖德琴.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12):254-256.
[2]赵继珍.引导式探究学习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实施[J].教学与管理,2009,(30):65.
[3]张旭.职院校计算机实验课的教学研究[J].福建电脑,2010,(12):198.
[4]冯博琴,陈文革.计算机网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5]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第四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