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参与农民工就业培训的经济学分析
2012-10-13赵辰光
吴 蔚,赵辰光
(1.安徽财贸职业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2.哈尔滨师范大学 管理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高职院校参与农民工就业培训的经济学分析
吴 蔚1,赵辰光2
(1.安徽财贸职业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2.哈尔滨师范大学 管理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作为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之一,农民工的就业问题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开展农民工就业培训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也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农民工培训是一项系统工程,应从培训供需均衡的角度出发,在高职院校的平台上构建科学实用的培训体系:精炼培训内容,活用培训方法,优化培训方式,提升培训质量.
农民工就业培训;高职院校;供需分析
2008年,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愈演愈烈,我国大批外贸企业濒临破产,时至今日余波未除,我国众多农民工陷入了结构性失业的泥沼,这更凸显了当前农民工就业培训的供需不均问题.
1 农民工就业培训的需求分析
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后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成为城市化进程中的主力军,但由于缺乏必备的文化知识和技能素质,他们在劳动力市场中处于弱势地位.为了改变现状,农民工大多具有接受就业技能培训的强烈愿望.
1.1 农民工就业培训潜在需求大
据统计,目前我国有4.9亿农村劳动力,而其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3年[1].目前,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职业培训的占20%,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培训或教育的占3.4%,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占0.13%,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竟高76.4%[2].根据2009年人力资源市场信息检测中心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87%的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文化程度有一定的要求.由此可见,欠缺技能培训的农民工在当前的情况下就业前景堪忧.这让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意识到培训的重要性,他们期望通过培训和教育来提高自身的素质,提升在城市中的生存和发展能力,增加就业机会.
表1 农民工收入和技能证书关联表
1.2 农民工实际参与就业培训少
农民工即使有强烈的培训欲望,但现有的培训情况却使他们对就业培训望而却步.其原因如下:一、农民工培训运作层次低,资源少.现有的培训机构条件简陋,设备陈旧,师资力量薄弱,缺乏现代化的培训模式和教学手段.二、农民工培训方式缺少针对性、适用性.农民工培训内容滞后,没有把握市场信息脉搏,脱离农民工实际需求,忽略农民工技能接受力.三、农民工培训效果与收益关联度不高.如表1所示,农民工常用的初、中级技能证书对收入影响不大[3].四、农民工培训缺乏物质保障.农民工因长期处于次级劳动力市场,从事非正规就业,工作繁重、收入低,致使农民工就业培训需求转化成行动缺乏实际的时间和资金上的支持.
2 农民工就业培训的供给分析
现有的农民工就业培训供给方主要为:用人单位和培训机构.出于经济方面的考虑,无论是用人单位还是培训机构对于农民工的培训都不到位.
2.1 部分企业忽视对农民工培训
在制度和运行环境具有高度不稳定的大背景下,企业和农民工之间往往缺乏长期稳定的合约关系.由于培训支出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而且培训活动具有较高的外溢性,在农民工频繁流动和跳槽的情况下,企业对农民工培训的投资容易外溢,难以获得稳定的回报.据调查,迄今我国农民工培训方式依旧以自学和当学徒工为主,为农民工提供职业技能培训的企业仅占24.70%[4].
2.2 培训机构“有效供给不足”
2.2.1 营利性培训机构“有价无市”.以营利为目的民办培训机构,坚持较高的培训费用,虽然现有的培训机构数量充足,但高昂的学费使农民工望而却步,成为农民工难以跨越的经济门槛,导致了有供给无生源的农民工培训市场.
2.2.2 营利性培训机构供给资源不足.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培训机构过度节约成本,造成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师资队伍不过硬.很多培训机构的教学队伍在不同程度上引用了志愿者模式,无法保证农民工培训学有所获.
2.2.3 营利性培训机构供给质量低下.为了压缩培训投入,培训机构开设的课程仅限于一些成本低廉的课程,忽视了农民工的职业发展需要,甚至形成了各培训机构培训内容雷同的现象.
3 农民工就业培训的供需失衡严重
从经济学视角来说,迫于竞争压力,企业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有升级要求,引致农民工的技能培训需求高涨.与此同时,现有的培训供给方由于办学条件薄弱、培训内容不合理、培训方式方法欠妥,无法满足农民工就业的现实需要.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杨志明介绍,2009年1.45亿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中,有51.1%从未接受过任何职业技能培训,即需要接受培训的农民工7409.5万人.而通过“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等培训项目共培训农民工2300万人.综合供需两面的分析结果发现,现有农民工培训缺口高达5千多万人,更重要的是,农民工培训的供给匮乏不仅体现在数量上更表现在质量上.
4 高职院校参与农民工培训的可行性分析
缓解农民工培训供给不足的最佳方法是高职院校参与农民工就业培训,这也是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国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有1200多所,占全国高校总数的70%左右,规模庞大,实力雄厚.相对于其他培训机构,高职院校作为一种职业定向的培训主体,具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双重优势[5].
4.1 农民工培训的政策和经济的支持
农民工就业问题早已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近年继出台一相系列政策文件.截止2009年,中央和地方财政及其他组织用于农民工培训的相关配套资金已达30多亿元,人均培训资金约300元[6].在这种形势下,高职院校自然应首当其冲,履行社会责任,为农民工就业培训贡献专业力量.
4.2 高职院校拥有悠久的办学历史、丰富的办学经验
多年的实践高职院校逐步积累了相当的教学资源与办学经验,为社会培养了各类急需人才,成为我国职业人才培养的沃土.2008年,全国高职院校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的平均比例达到26.2%,“双师型”教师占高职院校教师总数的29.9%[5].
4.3 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实用性和适用性强
高职院校不仅具有成熟的培养手段,更具有规范的教学计划,高效的办学方针“.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着眼于职业教育与就业教育的密切结合,开设的课程逻辑结构严密,自成体系,体现了以能力为本、基于应用的特色.高职院校教学强调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教育与训练结合,对实践操作技能的训练尤为重视,这与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重点相吻合[5].
5 以高职学院为主体,构建供需平衡的农民工培训体系
在农民工培训中,高职院校应立足市场需求,优化配置培训资源,统筹规划培训工作,科学制定培训计划,合理安排培训内容,切实提高农民工的综合素质,促进农民工成功就业和稳定就业,从而形成实际、实用、实效的培训特色.
5.1 立足市场需求,规范培训内容
以高职院校为主体的农民工就业培训应根据高职院校的职教特色和农民工的不同诉求,因材施教.在课程设置上应遵循农民工的认知变化发展规律,以劳动力市场急需的实用科技知识、操作技能、服务技能为主.与此同时对劳动力市场进行实时跟踪,及时调整培训内容,实现以培训促发展,以发展促就业,以就业促增收的目标.
5.1.1 引导性培训
迎合城市化推进的步伐,农民工培训既要注重农民工实用技能的掌握,也要兼顾农民工综合素养的养成,引导农民工到新市民的转化.引导性培训主要包括:一就业常识教育:求职技巧、职业道德、职业设计等;二法制观念教育:法律法规、社会福利保障等;三城市化适应教育:城市生活常识、安全常识、社会公德等.通过引导性培训帮助农民工适应城市生活,增强城市文明的认同感、责任感,培养他们在多元化利益分配格局中的安全感、话语权、维权力.
5.1.2 技能性培训
结合农民工自身特点和优势,根据从业人员的基本技能和技术操作的岗位要求,合理安排培训内容,增强培训的实用性和实效性.比如,男性培训对象,以建筑建设、装修装潢或电工维修技术等方面内容为主,而女性培训对象以美容美发、手工艺品制作或餐饮方面的技术为主.受农民工自身知识积累不足,文化素质不高的限制,在培训过程中,要尽量深入浅出,精讲多练,让农民工自主消化所学知识.
5.1.3 职业技能鉴定
2000年3月16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以部令(部6号令)发布了《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规定》,规定对90个工种(职业)实行就业准入[7].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使农民工就业培训与技能鉴定的结合,有利于形成农民工培训效果与就业的良性对接,这样既可提高企业对农民工的信赖度,也极大地激发了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形成良性循环.
5.2 结合农民工实际,灵活运用培训方法
由于培训主体的特殊性,高职教师要顺应农民工的学习特点和心理特征,将知识教授与实践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工地实践相结合,脱产和业余相结合,系统培训和短训相结合,注重方法的实用性、针对性和灵活性,最大可能地提升教学效果.一般来可以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专题讲座法、集体观摩法、情景模拟法、体验式教学等方法.这些方法既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知识传授的系统性,又直观地展示了相关技术的具体操作步骤,让农民工在看、听、做的基础上系统地掌握所学技术.
5.3 根据农民工的接受力,优化培训方式
高职院校应探索多样化的培训方式,采取中短期为主的培训方式,办出特色专业,增强农民工的就业针对性和岗位适应性.考虑到农民工强烈的就业愿望,可以采用“企业下单、农民选单”的培训方式.企业根据自身的岗位技能需求,确定所需培训工种;农民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己选择培训内容、培训时间.这种校企联合的方式有利于加强各方的资源共享和互补,使培训与市场需求相适应,针对性更强,有效地提高了农民工的就业竞争力,实现多方“共赢”.
6 结语
农民工就业培训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高职院校作为培养人才和服务社会的重要基地,有责任也有能力承担起农民工培训的重任.
〔1〕我国有4.9亿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3年 [EB/OL].新华网(http://news3.xinhuanet.com/new countryside/2006-12/20/).
〔2〕中国农民工问题研究报告组.中国农民工问题研究总报告[R].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
〔3〕黄瑞玲,李南,王碗.城市农民工就业培训问题实证研究——基于对江苏省常州市302位农民工的调查与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1(7).
〔4〕凌子山,李招忠.农民工的职业培训与政府责任[J].经济导刊,2010(4):46-47.
〔5〕王松梅.高职院校开展农民工培训的定位与对策[J].开放导,2011(10):93-96.
〔6〕http://www.stats.gov.cn/was40/gjtjj_detail.jsp?searchword=%C5%A9%C3%F1%B9%A4&channelid=6697&record=22.
〔7〕http://www.qc.pdpx.org/qchtml/news681.html.
〔8〕Wu Wei.Comparison of Higher Education Patterns Based on Opportunity Cost.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Business and EGovernment,Volume 10:4870-4874.
F272.92
A
1673-260X(2012)05-0087-03
哈尔滨师范大学培育基金项目(sxp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