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钢筋放样》课程课改探析

2012-10-13马圣超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习题钢筋实训

马圣超

(常州建设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常州 213000)

《钢筋放样》课程课改探析

马圣超

(常州建设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常州 213000)

该课程是监理专业的主干专业课,主要讲授钢筋放样中涉及到的结构图识读、钢筋加工方法、工艺、材料要求、机械设备、工程质量要求、检测方法等。该门课程把前面的一些专业基础课的知识融合在一起,应用到工程施工的实践中形成了一门和工程实践紧密结合的专业课程。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实践知识和动手能力,为将来到工程实践中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改;实践;综合运用

一、课改解析

课改的目的是把学生当成课程建设的主体,并以学生为中心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课改具体内容就是从应用教材、教育模式、教育理念到考核模式所发生的有目的、有标准、有成果的新尝试、新变化。课改的性质是教育发展中的一个必然阶段。课改的实质就是唤起老师的教学热情,唤醒学生的内在潜力,唤醒本我,塑造人格,建构人生发展体系,让学生发展走向健康之路。

课改的思路是倡导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关注、评价学生的发展。注重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强调知识与技能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因此,课标要有助于学生对科学过程和施工技术知识的理解;有助于学生发展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有助于学生运用施工知识以及科学探究和实验能力解决学习、生活中的有关问题;有助于学生发展思维能力,保持好奇心与求知欲,发展科学探索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

为了切实贯彻课改的新思路、新理念,《钢筋放样》这门课程不仅需要抛弃原有的满堂灌即教师授课,学生被动理解记忆计算的模式,还要结合监理专业自身特点形成独有的课改模式。

二、学情分析

高职学生的特点是理论知识薄弱,学习情绪化较强,对感兴趣的东西学习积极性较高,而对于内容枯燥的课程则学习效率较低,因此,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必须注意结合实践操作,增强教学的生动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如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参与性,成为该门课程能否圆满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

传统的《钢筋放样》课程注重钢筋下料长度的计算。教师按照梁、板、柱的固有顺序授课,先讲解钢筋计算公式后例题演示,教师是授课的主体,学生被动记忆公式,按照教师的习题计算步骤计算钢筋下料长度。在传统的授课模式下,学生上课时积极性不高,多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遇到计算题习惯性放弃、退缩,由于学生缺乏实践经验,普遍反映钢筋形状、样式难以理解,习题计算更不知所云,授课教师往往力不从心,授课任务自然难以完成。

三、课改思路

因此,该门课程课改必须选取恰当的切入点,结合高职学生特点选取教学内容,制定合理的教学策略,由简入繁,逐步完成既定任务。授课前,教师制作生动直观的PPT课件和编选符合学生实际的计算题,计算题的难度也应遵循由简入深的原则,有梯度、有层次地完成梁、柱各个知识点的学习。结合钢筋放样各个阶段要求的差异点制订授课计划。在此,教师改变了传统的钢筋放样主要为习题计算的模式,改为先是教师引导学生观赏钢筋工程质量事故视频,此举旨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对该门课程的重视。其次介绍钢筋原材料,重点分析化学成分对钢筋受力的影响和钢筋、混凝土在受力过程中各自发挥的作用,此举旨在让学生建立宏观的钢筋混凝土构件受力特点,为后继的钢筋放样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再次,教师引入钢筋锚固长度概念,由此导入梁、板、柱钢筋放样的习题计算,在传授知识时,教师不应急于求成,而应制定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授课节奏,避免因知识量过大导致学生的厌学情绪。这时,任务分组、人人参与计算、互相比拼计算速度和精确度,学生争先抢做教师布置的习题,授课气氛融洽。在课堂教学任务完成后,为了加深学生对钢筋放样的理解,教师安排了钢筋工程实训。实训项目包括钢筋的切割、下料、绑扎,分组完成实训任务后,学生填写教师发放的钢筋工程质量检验记录表完成对本组成果的自评,然后选出学生代表作为监理工程师对其他小组完成的实训项目进行检查、验收、评定、打分。最后,教师分组依次评定实训成绩,认可学生实训的积极参与和遇到问题互相讨论、互相学习的态度。

《钢筋放样》课程分为理论教学和项目实训两部分。

理论教学包括:1.教师引导学生了解钢筋下料、绑扎施工工艺、工地上的通用术语和专有词汇,学生做好课堂笔记。在观赏施工视频的同时,教师分步讲解钢筋施工涉及到的工艺流程。2.教师将钢筋放样过程分解为梁钢筋、板钢筋、柱钢筋三个模块,实施模块化教学。3.针对钢筋工程涉及到的验收节点和监理专业学生自身的发展需要,教师讲授监理员验收规范和在实训时学生要注意到的质量控制要点,学生理解记忆并做好课堂笔记。3.教师强调实训操作的注意事项,包括各种实训工具的安全使用。

项目实训包括:1.各个模块实训内容课时分解后,教师分组布置实训任务。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动手完成分解后的实训任务,教师现场指导解答学生在实训时遇到的困惑并对施工安全予以监督。3.在分组完成各个阶段的实训任务后,学生自评所在小组的实训成果并对其他小组的完成成果打分,推选出自己满意的实训成果。4.教师对每个小组学生的实训成果打分,并总结各个小组完成成果的优缺点和最优秀小组成果的突出亮点。

模块教学流程图

项目实训流程图

1.教学切入点

绝大多数高职学生毫无施工经验,甚至连简单的平法构造图纸都无法读懂。因此,对于具体的施工工艺他们理解起来更显吃力,导致学习兴趣不高,授课效果不理想。《钢筋放样》内容繁杂,涉及到专业术语和工程规范,这就要求教师在制定授课计划时选择恰当的切入点,将专业术语通俗浅显地讲解出来是必不可少的,授课内容的编排和习题的布置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先选择最为简单的实训项目或计算习题。起初,授课节奏甚至教师的语速都应放缓,在学生体验到计算也没有那么遥不可其及时方可由简入深,逐步完成制定的教学任务。授课教师切忌不能求快求全,一味责怪学生理解计算能力差。

2.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无论是理论讲解、习题计算还是实训工厂的梁板柱项目实训,教师对学生完成的工作成果都要及时送上自己由衷的鼓励。无论是错误的计算结果还是不符合规范要求的实训成果,只要学生有端正的学习态度和积极的乐于探索未知的表现,教师都应该肯定其表现。在鼓励表扬的过程中,教师再总结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钢筋绑扎不符合规范的地方,一声赞扬、一句不错和及时的平时成绩加分,能使学生获得参与完成实训成果的成就感,从而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快乐地学习、真心地探索。

3.实训纪律比拼

在实训工厂实训时,因为学生人数众多,只依靠教师传统的吼叫监督管理,难度大,且效果不佳,不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授课教师在分组时就宣读实训纪律要求和组与组之间详细的奖罚规则,将教师一人被动跟踪监督转变为学生的独立自主遵守劳动纪律,将单人的实训评定转变为小组的合作得分、纪律考评。充分调动学生的实训热情和争强好胜的本性是该门课程实训成功与否的重要保证。

4.成绩考核

该门课程理论学习和项目实训时间各占课时半数,无论是课堂计算还是分组实训,教师都要勤做考核,将学生的优劣表现及时打分登记,并明示给学生以示奖罚公平。

《钢筋放样》课改实施以后,学生在课堂上和实训时的积极表现表明课改的实施是成功的。首先,笔者改变了固有教学内容的顺序。以项目教学为主线,以任务驱动为载体,化抽象理论的教学为直观具体的实物。整门课程循序渐进,学生在完成实训任务的同时掌握相关知识。其次,笔者贯彻课改理念,以学生为学习探索的主体,教师只是学生遨游知识海洋的引路人而不是决定者,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乐于学愿意学。当然,作为从教三年的年轻教师,笔者自身还是有很多需要提升的地方。在今后的课改过程中,笔者尚应在理论教学的传授上、实训项目的设置上多加研究思考,更为巧妙地设置课堂习题、实训任务。总之,学生在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中体验到掌握知识的喜悦,在完成看似难以实现的实训项目中获得的巨大的成就感,这些都是笔者作为一名普通的高职教师最为欣慰的。

四、总结反思

[1]刘非小.课程改革改出一派欢天喜地[J].教师博览,2002,(11).

G718.5

A

1673-0046(2012)5-0056-02

猜你喜欢

习题钢筋实训
从一道课本习题说开去
D10mm热轧带肋钢筋五切分生产工艺开发
一道课本习题及其拓展的应用
抓住习题深探索
我把一吨废钢筋搬成了三吨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截钢筋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