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肉需求与肉牛养殖的矛盾如何化解
2012-10-12
近年来,在国家各项扶持政策的引导下,我国肉牛产业得到迅速发展。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三的牛肉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但是,我国消费者对草食畜产品,尤其是牛肉刚性需求量的快速增加,与肉用母牛的连年减栏和随之而来的牛肉连年减产,加剧了牛肉供求矛盾,造成牛肉价格快速上涨。
但是,上涨的牛肉价格却没能给广大的养殖户带来动力,一面是养殖成本不断增加,一面是养殖肉牛的利润较低,双面夹击打击了养殖户养牛的积极性。甚至还有不少企业为了应付自身的压力,从源头上打压活牛价格,许多养殖户甚至考虑转行。养殖户的养殖动力受到抑制,但消费者对牛肉的消费需求却节节攀升,带来的是肉牛产业的恶性循环,甚至导致肉牛产业用“弑母杀青”的方式来维持供应。
目前我国的肉牛产业发展情况是,五大牧区无力外供,中原产区继续萎缩,东北产区的肉牛供应增加有限。与此同时,我国南方地区消费了全国超过一半的牛肉,占全国近半的肉牛存栏量却仅产出了全国四分之一的牛肉。而南方拥有丰富廉价的农产品副产物资源和各具种质特色的地方牛种,具有发展肉牛业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草地资源优势,这为南方肉牛产业飞跃性发展提供了保障,也带来了我国牛肉产量止跌回升的希望。
对此,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联合香蕉、木薯、甘蔗体系专家多体系联动,资源共享、技术共用,进行了产业间的大协作。四体系专家就南方经济作物副产物的利用现状和进展进行调研,共同探讨利用非粮饲料养殖肉牛的方法,联合开发推动循环农业经济发展。联合调研期间,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曹兵海提出了“南方肉牛草场”的概念,即针对肉牛产业,扩大了传统意义上的草地和草山草坡所产牧草、野杂草的范畴,将其与植物副产物等值化,将肉牛能采食的非粮饲料原料的产地统一称为“南方肉牛草场”,以示南方发展肉牛产业的巨大潜力。据测算,南方肉牛产业只要利用掉现在尚未利用的作物副产物的72%~82%,或利用掉尚未利用的草山草坡的54%~61%,就能填补上我国每年约150万~170万的牛肉缺口。
牛肉消费市场的需求直接影响着肉牛行业的发展方向。要向社会提供品质优良、安全放心、规格稳定的牛肉商品,实现我国牛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全面扩大,还需要从政府部门、专家技术人员到企业家、养殖户的联合协作、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