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野牛》的制作风格创意
2012-10-11王际雯
王际雯
为繁荣文艺发展与演出,在中央相关政策的指导下,南京市话剧团有限公司去年进行体制改制。为鼓励多出戏多演出,采取多条腿走路的发展方针,特推出的“话剧独立制作人制”是其中的发展方针之一。即:剧团提供一定的制作资金和现有的排练场地及团属的现有软硬件,发挥本团现有演职员的积极性,进行承包责任制性的排练与演出;自主选择剧本和演员,自主联系全国各地演出剧场,组织宣传和票房销售,以期实现完成演出场次和赢利的多元化收获。因为早在多年前我在北京就独立制作过话剧 《单身女人共度除夕》,有一定制作经验,就大胆挑起了制作话剧这一重任,把目光锁定在本团编剧张秋平创作的话剧《野牛》上。
话剧《野牛》是南京话剧团资深编剧张秋平几年前创作的,故事以抗战为背景,叙说一对恩爱夫妻走上了截然相反的人生道路。剧作的亮点在以寓言的方式反寓人类,写人在遭遇强烈外力的压迫下被“驯化”的过程,让人倍感世事难料,命运无情。剧本很有特色,需进行二度创造时大胆的解构出新。于是我打算克服困难,争取制作并主演这台具有先锋特征性的话剧《野牛》。
如何借鉴话剧的表现方式,用简单的人物叙说完整乃至复杂的故事,是我最先遇到的困惑。便大胆设想制作定位于“质朴的戏剧”与“先锋的戏剧”相结合,努力让作品的形式更新颖。剧情的感召力已经很强,制作上采用“小制作,大效果”简单多元舞美和深沉克制的表演去体现理性的思考,深化主题。削弱特定的时代感,来表现人性乃至动物面对生存、动荡以及变革中的最原始的自然规律。打破话剧的娱乐化强调形式感的僵局,传递深刻的内涵。促使人们进这一步思考一旦我们对生的理由开始质疑并且无法判定既成生命和生存状态具有自明性的时候,我们的个体生命的生存危机便开始了。
目前话剧市场缺少有力量的作品,很多制作话剧的人以低俗的情节和恶意低价来竞争,不仅破坏了整个市场的平衡,低质量的戏还伤了观众的胃口。观众在极度的恶搞中忽然发现自己怎么变傻了,变笨了,于是他们就会开始向往文化。所以我们的目标首先是思想深刻性与形式新颖性结合。话说出来容易,操作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排戏的过程就是纠结的创新过程。“质朴的戏剧”就是所谓“三一律”话剧,是严格遵循规定时间、规定地点和一条主线的戏剧制作方式。而“先锋的戏剧”则要打破传统,在传统“现实主义”表演方法之外寻找到一种完全不同的表演样式。先锋戏剧的生命力意味新锐,充满生气的创新精神。全剧开场非常重要,它要有让观众很快进入情境的序幕,蛮荒时代充满生命力的野牛觅食,争夺伴侣,以点盖面的表现形式,来吸引观众的眼球让他们很快进入剧中规定情境,接着便是进入标准化的“三一”叙事,男主人公葛新演讲时偶遇爱人,相识相恋,牧场美满的新婚生活被突如其来战争风火打乱,于是他拿起枪参加了南京保卫战。接下来又用了新锐的戏剧语汇表现在剧中难民逃亡和日寇屠城,几个标志性的难民絮絮叨叨诉说着听不清道不明的战乱,不断变换雕塑造型的等特殊表现手段,构成戏剧冲突的外在形态。场面交待力图以少胜多,以点盖面,具有一定先锋特点。城破家亡,春妮遭强暴一场更是用几个日本兵的交谈,勾勒血腥的画面,让观众既有感受又不至破坏观赏性。葛新被击伤。两人人在日本人细菌活体试验医院相遇。家仇国恨,葛新拼死掩护春妮逃出,自己成了试验品。葛新为保命随马营长当了伪军,而春妮为报仇跑到茅山加入了新四军游击队这段戏,特别独具魔幻色彩。用两个春妮分身表现她内心和外在的矛盾,可谓点睛之笔,突出地表现了人性的二面性,在战争环境下一个恬静的女学生,革面洗心成长为革命战士的心理历程。一场战争怎样使一对恩爱夫妻走上了截然相反的人生道路是观众最想看到的故事。这样一面运用平铺直叙的“三一律”传统戏剧,一面运用“多场景”的戏剧,即在一出戏中包容十几个(或更多)场景,而动作发展的时间跨度则可以扩展到几个月、几年甚至几十年;还充分注意发挥舞台空间假定性的特点,采用写意性的空间处理方式来扩大空间和时间的容量。使整台戏高潮迭起,令人遐想。
《野牛》这出戏场景多,受年代的局限,创作时间紧,经费少等多方面原因,在南京大学和南京财经大学仓促演出几场,并召开了讨论会,专家、观众都给出许多中肯的意见。该剧的演出出现一些瑕疵在所难免,比如剧中故事交待的不够完整,结尾比较粗糙。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还得仔细打磨。何为“原创”?原创是对既定参照物的怀疑与否定,是在刷新固有的经典界面之后呈现出破土而出的生命气息,是在展现某种被忽视的体验,并预设着新的可能性;原创是可经过、可停留、可发展的新的存在,是新的经典的原型。如果话剧《野牛》经过进一步修改我相信一定是经典性剧目。《野牛》种种优缺点时时刻刻占据我的脑海,故事的完善比较容易,而话剧结尾最为关键,最为重要,怎样让人产生共鸣并寓意深刻,毋须质疑,情感高潮与情节高潮都在本段之中;我设想了《野牛》这个戏的多样结尾,可能花好月圆也可能花残月缺。可能二人的恩爱在襁褓里夭折,理想在辉煌中陨落。让观众思考的是“驯”与“被驯”塾重孰轻?什么是人性的本原?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答案……也许开放式的大写意结尾,不同时空的不同状态,汇总成为全剧的情感高潮……话剧团是生产艺术作品的单位,话剧是综合性舞台艺术,由于话剧的不成气候,个人投资和企业投资基本没有。目前话剧演出的场租费、置景费以及搬运费,比以前上涨了25%左右,成本上扬,票价也不敢轻易上调。这样粗制滥造的小制作肯定会被灭掉。这就需要我们话剧制作人不断思考怎么市场化,怎样利用“社会+院团”的力量进行宣传,话剧的思考不能落后于观众的的思考,它可以用多种形式(严肃的、活泼的)出现,必须散发话剧本身的魅力,去吸引观众。排一个戏,如果没有后续来推动,演出一结束,气氛也就凉了。而且,观众是现实的,不能始终吸引他们的东西就不会再关心了。作为专业团体就应该把艺术品格样式放首位,以表演艺术为第一诉求。
话剧在中国自诞生起就担负了太多的历史责任,在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振兴的大背景下,我们一定要做有份量、艺术性高的作品。要坚信小剧场话剧是经典剧目的孵化器。经典最初都是先锋的,从先锋开始慢慢厚重、鲜活、灵动的留下来成为经典,而小剧场是这种良性循环的基础。这样我们必须说服自己去颠覆去改造去创新,把我们原创话剧《野牛》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