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党建工作,为科技工作添动力

2012-10-10张蕊于丽妍

华东科技 2012年12期
关键词:创先争优计生工作

本刊记者/张蕊 于丽妍

机制创新为科研注入新内涵

“兴船报国,创新超越”——是七○四所的企业精神,也是他们孜孜追求的目标。

主要从事船舶特辅机电设备与系统的应用研究、设计开发和总成的七○四所,隶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成立近六十年来一直专注于船舶领域,不仅形成了包括特种装置、船舶综合供电系统、船舶特辅机电设备、特种测试及环境条件与可靠性实验研究在内的五大专业板块,还涉及三十多个相关专业门类。与时俱进也是七○四所的一贯作风,随着海陆结合的不断深化,研究所深谙“科学技术必将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的道理,大力开拓了陆用、民用产品的新市场。

面对多年累积的辉煌成就,在这个国内规模最大和最具影响力的船舶特辅机电设备研发工作中,研发团队却表现得非常从容淡定。这一切,都来源于七○四创新实践的党建工作所带来的巨大精神力量。

除了打造坚实的领导集体和优秀干部队伍、创先争优、围绕大局开展党群共建和文明共建等常规举措外,七〇四所最突出的创新,莫过于围绕服务中心创新党建工作方法机制了。“方法”一词看起来简单,可在实际操作中却颇费了不少筹谋。

七○四所党委围绕着服务中心创新党建工作方法机制,主动作为、大胆创新,创新性的开展思想政治工作项目制管理,使思想政治工作与国防重点专项工程的各个阶段相结合,与解决职工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相结合——正所谓工程进展到哪里,思想政治工作就开展到哪里,增强了科技人员为国防事业奋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与此同时,在组织保障上,为满足专项工程外场试验的需要,在工程第一线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并创新党员管理机制,在制定临时党支部工作条例的基础上确保了外场试验在哪里,党支部就建在哪里,切实做好各军品单位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工作,优化创新环境,有效地推进了国防重点专项工程任务的完成。

正是在这样弘扬党章和奉献精神的工作方法的指引下,所里上上下下都洋溢着“师傅带徒弟”、“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的共享和协同合作的精神,在推进七○四所党建工作的同时,坚定了我国国防战略发展的重大科研及工程任务中攻坚克难的决心,赋予了船舶军工精神新的内涵。

从精神到行动的双重赛跑

提到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业内人士无不交口称赞。这个创建于1963年的研究所,是中国唯一的船用柴油机研发机构,几十年来获得各项荣誉称号不胜枚举。尤其自改革开放以来,七一一所逐渐从单一研发机构,转型为具有柴油机研发、制造及动力系统集成能力的综合性实体,不仅在柴油机、热气机、动力系统集成、舰船机舱自动化、热能工程与技术等专业领域均形成了在国内外具有影响的核心技术与产品,还有力带动了军民品产业化的发展。

有“海南岛生命线”之称的粤海铁路新造火车渡轮的动力系统,就是近年来七一一所光荣簿上一枚灿烂的奖章。为了配合国家开发海南国际旅游岛的目标,新造粤海火车渡轮需要在短短的一年时间内完成方案设计、施工设计、采购生产、设备安装调试、系泊试验和航行试验——这就意味着,造船工期比以往缩短了一半。就连外行人也知道,这对承担着其中最重要的动力系统集成任务的项目组而言是多么巨大的压力。

旁人亦很难想象,为了在这一年时间内完成,这个全部由七一一所承担、合同金额超过1.5亿元的项目上,倾注浇灌了所里人的多少心血和智慧。“我们所积极探索企业创新文化建设新思路,从军品研制到民品开发,从设备制造到系统集成再到新能源服务,每类的新技术产业化进程都加快推进。精神的力量是不容小觑的,动力主要来源于把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作为抓好创先争优活动的核心。”这句话可谓一言中的。

作为承担这一项目的主要部门,系统集成部党支部将创先争优活动与业务工作的开展相结合,发挥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推进重点工程开展。从设计开始,项目组就一直与时间赛跑:为了保证每个节点任务能保质保量准时完成,项目组党员带头加班加点,积极开展工作,采用了高效有力的措施。广大党员当仁不让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不叫苦不叫累,舍小家、顾大家,坚持奋斗在第一线,充分发挥“一名党员一面旗”的作用……正是他们这种敬业尽职、无私奉献的工作精神,激发了项目组成员的工作干劲,也受到了船东和船厂的一致好评。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各方协调努力,项目的进度被有效地控制和提升了,奋战近一年后,任务按节点圆满完成了,从而保障了粤海3号、4号船的顺利下水。

不仅如此,在领导带头、以身作则搞好创先争优活动的基础上,七一一所还开展多种主题活动,以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为抓手,全面推动创先争优工作,开展多层次的学习活动,营造了全员孜孜不倦、学习不止歇的良好氛围,全面提升“技术”这一核心驱动力。

正是这样不断的努力,把创先争优活动与优化创新环境结合,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完善人才队伍建设,凝练核心发展理念的建设,凝聚成强大的精神动力,引领着七一一所的科学发展,照亮着他们前行的坦途。

“科研与党建一个也不能丢”

将民生融入计生,将计生延伸至民生,从某种程度上体现着社会的文明程度。

上海市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计生所)就是一所将民生与计生紧密结合的老牌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计生所成立于1978年,经过几十年的风雨洗礼风采依然,为落实人口政策和提高群众生殖健康水平提供技术支撑、为政府制定人口和计划生育相关政策提供决策咨询、为社会提供生殖健康行业服务和科普宣传等公共服务,做出了大量的贡献。

作为一个公益性的科研机构,计生所始终坚持“患者至上,医德至上”的服务理念,积极落实医疗惠民便民举措。其附属单位上海计生所医院是上海市第二家成功开展“试管婴儿”技术服务的医疗机构,成为无数幸福家庭的阳光使者;通过开展文明志愿者服务,设立专人开展咨询引导服务;为方便患者挂号就医,采取增加挂号和收费窗口,延长服务时间,推出网上、电话、现场预约挂号服务,安装电子叫号系统等多项措施;医院也积极与政府合作共建服务平台,热心支持社会公益事业,先后承担了上海市计生委“上海市人口和家庭计划指导服务中心”的生殖健康咨询、避孕药具展示咨询、孕前优生临床检验质量监测指导等职能;上海市人口和家庭计划指导服务中心还推出了《上海家庭发展》,加大科普知识宣传,倡导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促进人口素质和家庭发展能力的提高。

值得一提的是,自2010年开始,计生所就与奉贤石家村开展帮扶结对,通过“送清凉”、“送医上门”等活动,为女村民开展妇科体检、女性健康咨询以及相关科普活动,切切实实的为老百姓解决难题,多次受到奉贤现代农业园区领导和奉贤区委肯定。一份耕耘一份收获。2011年,计生所医院荣获“上海市巾帼文明岗”、“全国巾帼文明岗”等光荣称号。

党建与科研是相互结合的。“科研与党建一个也不能丢,围绕科研抓党建,抓好党建搞科研。”——在采访中,党办主任张振林如是说。

计生所切实把牢新进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专业能力入所关,积极引进相关专业人才,截至2011年底科研人员总数118人,已初步建立起一支结构较为合理、能满足研发需要且具有较高技术水平的人才队伍,为深入开展科研和技术创新服务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保障和支撑作用。

猜你喜欢

创先争优计生工作
服务侨企创新业 创先争优展作为
人口计生法修法获通过明确实施三孩政策
创先争优支部底色
不工作,爽飞了?
详解人口计生法修改
我要出舱工作
再说还有工作忙
卫生计生科教 今年要干这些事
选工作
卫生计生整合服务“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