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次贷危机时代的中国经济政策

2012-10-09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谢子健

财经界(学术版) 2012年18期
关键词:次贷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谢子健

一、次贷危机的概况

次级贷款(subprime mortgage loan),又名次级抵押贷款和次级按揭贷款。一部分客户由于信用问题,无法按照正常贷款程序进行贷款,因此银行等贷款机构无法与他们签署直接贷款协议,为了满足这部分客户的要求,贷款机构发放了对客户信用要求宽松但贷款利率更高的贷款,这就是次级贷款。

次贷危机的产生主要是因为美国一些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不稳定引发的一场全球范围内的金融风暴。美国的次贷危机最早在2006年的春季开始显现,到2007年8月已经席卷了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的金融市场。但当时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影响较小,随着经济危机的持续,发达国家的金融市场流动性出现严重不足、国内消费低迷、失业率高居不下等,这些导致了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进出口贸易等都出现大幅度的萎缩,次贷危机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开始加大,2008年,美国的雷曼兄弟、美林、华盛顿互惠银行等相继破产或被国家收购,次贷危机也达到了高潮,随后美国救市法案生效、英五千亿英镑救市、全球六大央行联手降息、中国的四万亿救市等相继出现、次贷危机的影响开始逐渐被扼制。

二、我国应对次贷危机的措施

(一)宏观调控,充分了解经济周期的变换

在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之初,我国采取了一系列调控政策,分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两个方面,其中2008年11月,国务院针对次贷危机给我国出口贸易造成的影响,决定两年内增加四万亿人民币的投资,刺激我国的经济增长。这次财政政策的推出,时效性很强,在次贷危机对我国产生影响的初期,就迅速的推出,而且四万亿的投资中,中央政府投入1.18万亿,其余的部分由地方财政和民间投资负责。这种大规模的财政政策模式,有效的避免了中央政策由于巨大支出而出现的财政赤字,这次财政政策主要是改善我国的民生、促进国内的消费、加大国内的投资等,投资基本都用于实体经济,充分的体现了凯恩斯主义在经济萧条时政府宏观干预的重要性。

为了很好的应对次贷危机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我国在货币政策上也进行了宏观调控,主要就表现在,次贷危机爆发的初期,我国实行了紧缩银根、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很多经济学者都人为,货币政策真正发挥作用通常都需要半年的停滞时间,如果货币政策运用的不当,不仅不能减少次贷危机带来的影响,反而会加剧经济的波动,实践证明,我国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的结合运用,主要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通过增支减税和货币政策的降低利率,等增加货币的流动性。

从实际的效果看,在2009年初,由于我国四万亿财政刺激政策的实行,和连续的下调存贷款利率有效的减缓了次贷危机对我国的不利影响,充分的显示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双松”的效果,在次贷危机发生时,通常都是社会的需求不足,生产资源过多,解决事业和刺激消费是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这时候财政和货币双松的政策可以很好的应对。

(二)微观调控,稳定民间企业和股市

与宏观经济相比,我国经济的微观层在面对次贷危机时,我国的企业和股市等表现都出乎意料的脆弱,根本原因是在经济危机发生时,中国主动对自己的宏观经济进行调整,这种主动性的宏观调整给宏观面带来了一定的利益,但是给中国的企业和行业带来了一定的问题。2005年的股权分置改革导致了股市的大涨,虚高的股价必然导致大跌,影响上市企业的经营稳定。 资金的流动性不足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较发达国家而言处于较低水平,同时股市中争夺这一部分资源竞争也激烈,居民投入资金也较为谨慎。即便是有四万亿的投入,也很难真正落实到居民、小企业手中,从而对股市、企业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

面对这种情况,我国政府及时的做出了一些微观层面的调控,其中2007年的家电下乡、2008年的中央汇金注资农行、2011年对房地产的微观调控,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加快经济建设综合调整体制

作为国民经济为基础的实体经济,基础的稳定性发展是股市、信贷、金融市场等有着稳定的基础后盾。美国的次贷危机影响下,要求我国必须要以扩大内需为主,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我国应在进出口方面,加大我国出口商品质量与科技含量。尽快完善机构调整,建立健全的经济建设,并实施能源、农产品的战略储备机制,加快经济建设。

同时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调整投资和消费关系,逐步提高消费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完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相互配合的宏观调控体系,发挥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四、结语

目前,次贷危机已经基本过去,但世界经济市场是否会出现新的秩序,我们还有待观察考证。全球在发展经济体制中,美国经济率先接近复苏。当前,在各发展中国家里,我国经济已经在次贷危机后迅速复苏。次贷危机带给中国经济“池鱼之殃”,不容回避。能否把各种风险和负面效应降至最低,关键在于我们能否及时应对,主动解危,化弊为利,加强金融创新的同时,也需要注意金融风险的管理。

[1]于天义[J].《积极财政政策淡出前的几点思考》.《宏观经济研究》,2002年8期:24-26

[2]王俭贵[J].《劳动与资本市场的双重过剩:宏观经济形势的新概括》.《经济学家》,2002年 2期

[3]蔡濛萌[J].《次贷危机影响下就业与就学决策研究》.《现代商贸工业》,2009年1期

[4]葛绪广,王晴[J].《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研究》.《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年17期

猜你喜欢

次贷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预算执行紧缩下的积极财政政策
正常的货币政策是令人羡慕的
研判当前货币政策的“变”与“不变”
“猪通胀”下的货币政策难题
下半年促经济稳增长积极财政政策将更加积极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财政政策转型
浅析建国初期稳定物价的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目标选择的思考
美国次贷危机的产生、蔓延和教训
透过金融危机看衍生品发展与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