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护理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康复效果观察

2012-10-09张梅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25期
关键词:精神病精神分裂症组间

张梅

心理护理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康复效果观察

张梅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康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精神科2010年5月至2011年4月收治精神分裂症患者1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70例,采用常规精神科护理措施;心理护理干预组70例,采用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评分、阴性症状量表(SANS)评分、住院精神病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RPOS)评分、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评分,平均住院时间及复发率等。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评分、阴性症状量表(SANS)评分、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RPOS)评分、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较干预前均显著改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心理护理干预组患者干预后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评分、阴性症状量表(SANS)评分、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RPOS)评分、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护理干预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以及1年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心理护理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康复效果满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精神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缩短病程。

心理护理;精神分裂症;康复;效果

精神分裂症作为临床精神科常见疾病类型之一,具有病程长,复发率高等特点[1,2],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负担。精神分裂症发病机制还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与自身疾病、环境、性格等因素密切相关[3,4]。临床报道显示[5],有效心理护理能够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症状及预后。笔者选取我院精神科2010年5月至2011年4月收治精神分裂症患者70例,采用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探讨心理护理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康复效果。

作者单位:273500山东省兖矿集团总医院东院区精神科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精神科2010年5月至2011年4月收治精神分裂症患者140例,均符合陈彦方编著《CCMD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6]中精神分裂症临床诊断标准;全部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70例),其中男47例,女23例,年龄25~61岁,平均(35.7±5.7)岁,平均病程(6.2±1.3)年;心理护理干预组(70例),其中男45例,女25例,年龄23~67岁,平均(36.0±6.4)岁,平均病程(6.0±1.1)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等临床资料方面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精神科护理措施;心理护理干预组患者采用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包括:①健康宣教,每周举行一次精神分裂症疾病及恢复相关知识讲座,分析患者心理特点,着重宣传药物服用重要性,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7];特别是介绍复发之前症状,以便采取措施加以控制。②定期组织社交活动,如唱歌,打乒乓球,看电影等,使得患者注意力得到转移,不良情绪得到缓冲[8]。③针对患者不同心理状况,采用支持性心理疏导,通过加强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疏导、启发等使得患者不良心理得到宣泄,并感受到来自家庭及护理人员的温暖,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以积极的态度配合临床治疗。

1.3 观察指标 于干预前后分别进行患者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评分、阴性症状量表(SANS)评分、住院精神病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RPOS)评分、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评分[9]等评分,记录患者住院时间以及随访1年精神分裂症复发例数等。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11.0软件进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评分、阴性症状量表(SANS)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干预前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评分、阴性症状量表(SAN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评分、阴性症状量表(SANS)评分较干预前均显著改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心理护理干预组患者干预后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评分、阴性症状量表(SANS)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住院精神病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RPOS)评分、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干预前住院精神病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RPOS)评分、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住院精神病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RPOS)评分、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较干预前均显著改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心理护理干预组患者干预后住院精神病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RPOS)评分、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评分、阴性症状量表(SANS)评分比较

表2 两组患者住院精神病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RPOS)评分、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评分比较

2.3 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及复发率比较 对照组和心理护理干预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分别(135.6±18.5)d,(92.4±11.3)d;对照组和心理护理干预组患者1年复发率分别41.4%,8.6%;心理护理干预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以及1年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表3 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及复发率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及复发率比较(±s)

注:P<0.05

组别 例数 平均住院时间(d)1年复发率(例,%)对照组 70 135.6±18.5 29(41.4)心理护理干预组 70 92.4±11.3 6(8.6)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多发慢性精神类疾病之一,患者多表现为个性、情感及思维等方面分裂,青壮年多见。国内研究显示[10],我国精神分裂症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近年来国内外报道指出精神分裂症治疗除药物控制外,临床有效心理护理亦有重要意义。护理人员通过包括定期健康宣教,加强沟通交流、缓冲不良情绪,对患者进行有效心理疏导、支持,从而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加快康复进程。本次研究显示,两组患者干预后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评分、阴性症状量表(SANS)评分、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RPOS)评分、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较干预前均显著改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且心理护理干预组患者干预后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评分、阴性症状量表(SANS)评分、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RPOS)评分、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心理护理干预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以及1年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心理护理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康复效果满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精神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缩短病程。

[1]朱春风,刘小花.工娱疗改善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研究.实用护理杂志,2000,16(11):8.

[2]国效风,赵靖平.心理社会干预对精神分裂症结局的作用.国际精神病杂志,2006,33(4):205-207.

[3]陈淑清,王述彭,刘静芬.精神病护理学.吉林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13,114,119.

[4]林晓红.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期心理护理效果观察.中国民康医学,2008,20(22):2701.

[5]张红英,吴伟娥.应用循证护理对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负性心理的疗效观察.中国民康医学,2009,7(14):1713.

[6]陈彦方.CCMD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75-78.

[7]郑婕,高美玲.心理-康复护理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效果的观察. 当代护士,2006,11(7):70-71.

[8]熊应菊,张希文.精神分裂症发病诱因的社会心理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护理学杂志,2006,1:66.

[9]黄秀丽,胡德龙.心理干预在伴有心理障碍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观察.护理实践与研究,2006,8(14):127-128.

[10]陈树桥,周逸如,陈丽钰.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支持与自我效能的相关性研究与护理.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10):39-40.

猜你喜欢

精神病精神分裂症组间
A case of conjunctiv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with spheroidal degeneration: a clinicopathological study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完形填空专练(五)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的代谢紊乱
复方血栓通胶囊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局部血流及微炎症反应的影响观察
精神病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
都有精神病
要背沟,不要“虎背熊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