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KV输电线路状态检修技术分析
2012-10-09邝毅
邝毅
(重庆市电力公司万州供电局,重庆 404000)
概述
输电线路状态检修方式的提出是针对传统意义上的输电线路检修计划而言的,在传统输电线路的检修过程中,通常都是以整个线路作为单元,仅仅从检修的周期性上考虑,就已经跟目前输电网路化发展相背离,在这种发展形势下,新型的输电线路状态检修必然成为最为主要的电力设备检修的发展方向。
传统的输电线路检修维护工作是一个以进行定期的预防性以及一定周期性检修的制度模式,具有较强的受制约性。按照一定周期进行线路的检修不仅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对输电线路的实时运行状态无法进行控制。而采用了输电线路实时状态检修不仅大大提高输电线路检修的工作效率,而且也极大地提高了整个电网运行的安全稳定性。
1 状态检修的优点
若将状态检修技术与定期检修技术作一对比,则可发现定期检修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如:周期长,一般要隔1年才检修1次;效率低,常因检修内容不全面而影响维修效率;成本大,大范围的检修并不能掌握故障的具体状况,造成人力、财力、物力的浪费。采取状态维修之后,其能够发挥出检修工作的多方面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目的性
定期维修通常都是大范围的检修,不管输电线路是否存在故障均全面检查,这显然增加了检修工作的盲目性。状态检修则是有目的性的检修工作,其能够借助于状态检测发现的故障状况处理问题。如:状态检测可尽早检查到设备问题,让技术人员找出故障原因以针对性地处理故障。
1.2 节约性
传统检修方式在人力、财力、物力上的消耗较大,直接导致了企业检修成本增多。状态维修技术在维护输电线路正常运行的同时,也能发挥出“节约”作用,形成了科学的框架体系。比如:状态维修可确定输电线路故障的具体线路段,这就避免了全面搜查的时间消耗,缩短了检修周期。
1.3 预测性
传统检修技术都是在故障发生之后才对输电线路故障进行检测维修,多数都是事后故障处理。而状态维修则是对输电线路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可及时根据传输信号预测可能发生的故障,具有较强的“预测性”功能。如:该技术可参照状态监测和诊断技术的信息预测设备故障。
1.4 可靠性
状态检修的可靠性表现在其参考依据的多样性,220kV输电线路中可以结合多方面的资料信息进行诊断检修,例如:在线监测设备的发热程度、参数指标、程序指令等。当收集到足够的信息资料后,还能结合检修、调试、试验等情况综合检修,掌握输电线路的运行状态及绝缘性能,其检修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状态检修流程图
2 220kV输线路检修技术分析
2.1 导地线的检修技术
从最近几年状态检修技术的推广使用情况来看,这种先进的检修技术对电力企业的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新型检修模式的运用不仅规范了电能传输的秩序,也增强了输电线路的安全性、可靠性、稳定性。导地线是220kV输电线路的主要结构之一,也是故障发生率较高的组成部分。输电线路状态检修技术中,导地线检修流程为:
2.1.1 线夹处理
导地线检修中应准确地将线夹打开,然后结合相应的检测仪逐一排查。在操作中也需根据不同的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检查,遇到一些比较关键的导地线线夹时需加大检测力度,如:线路出现雷害、污闪、覆冰等情况。而有的线夹检查仅需一般的处理即可,如:输电线路荷载过大等情况。
2.1.2 线伤处理
对于输电线路存在划伤情况的处理,则需根据划伤的具体程度有效修补。导地线划伤处理前要对损伤处棱角与毛刺用0#砂纸磨光,然后才能实施修补或更换。导地线划伤处理技术应该根据输电线路的实际故障选用,其常用于:金绞线单丝损伤深度在1/2直径内,损伤截面积在5%以内。
2.1.3 缠绕处理
选择单丝缠绕的方法对导地线故障处理时,应严格按照输电线路检修技术的操作标准。对于导地线上存在的损伤需参照检修标准处理,如:先保持受损位置的平整性,选择的修补材料应与原材料相适应,缠绕处理时要保证足够的紧密性等等,这样才能让导地线损坏处得到有效处理。
2.1.4 修补处理
修补处理主要选择补修管完成,其能够对导地线的多个异常状态有效处理。修补过程中:把损伤处的线股保持在原绞制状态,保证补修管能将受损位置盖住,选择液压、爆压等修补管材料。在修补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国家技术标准规定的内容,如:SDJ276-1990等文件里的条款。
2.1.5 切断处理
输电线路维修期间,对于受损程度严重的导地线则应采取切断处理的方法,然后再将导线重新连接使用。遇到下列情况时应将导地线切断处理,如:导线受损范围大于补修管维修范围,钢芯、内层铝股产生巨大的变形而难以修复时,这些情况都要求技术人员对导地线进行切断处理。
2.2 杆塔检修的具体内容
新时期检修技术的运用促进了电力输电线路使用性能的提升,这种先进的检修模式大大降低了线路维修的难度。然而,状态检修是一项综合性的电力系统工程,其必须要借助于管理制度、运行方案、检修技术、条件保障等方面才能全面运行。杆塔是输电线路的主要支撑结构,杆塔故障的发生也会迅速中断输电线路运行。其状态检修内容包括:
2.2.1 常规处理
正常使用状态下,电力企业应安排人员定期检修杆塔状态,对输电线路运行期间出现的问题有效处理。在常规处理方法中要根据杆塔的状况制定管理系统,如图2所示。若发现杆塔存在问题后则需尽快测量检查,将具体的数据指标传达给检修人员处理。
图2 杆塔管理系统流程
2.2.2 裂缝处理
对于混凝土结构的杆塔需重点进行裂缝的检修处理,若发现杆塔裂缝时则应尽快抢修处理,以防裂缝扩大而造成塔身损坏。通常杆塔裂缝的处理方法为:参照具体状况选择相应的加固、修补处理,如:设置套筒、添加抱箍等,以此来有效控制裂缝的扩大。
2.2.3 倾斜处理
杆塔倾斜会影响到输电线路的正常运行,且容易造成倒塌等意外事故。对倾斜问题的处理方法为:调整杆塔位置前先将拉线布置好,调整杆身垂直度时需结合相应的机械设备调控。倾斜处理时不得安排人工拉线,以防止受力不足而引起倒塌。
2.2.4 防腐处理
经过一定周期的使用后,杆塔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腐蚀现象,若不尽早处理也会给输电线路造成危害。对杆塔采取防腐处理一般选择涂刷防腐漆的办法,对电杆钢圈接头的防腐则要采用先进的抗腐蚀材料。目前,常用的防腐处理依赖于油漆,其需按照除锈-底漆-面漆等流程进行。
2.2.5 杆材处理
如果杆塔使用时间较长或超过寿命期限,在状态检修过程中要注意杆塔材料的更新,用新的材料代替旧杆塔。在检修时需掌握好每个操作步骤,如:换用新的铁塔零部件时,固定螺栓时要保证足够的扭矩;对过度变形的杆塔结构需及时调整、矫正,以防整体杆塔受力不均而发生故障。
2.3 绝缘子检修的相关流程
绝缘子在输电线路中是不可缺少的绝缘控件,其是决定架空输电线路绝缘性能强弱的重要因素。此外,绝缘子可以避免输电线路在电能传输中出现漏电现象,维持了输电运行的安全性。对绝缘子采取状态检修技术有助于保持输电线路的安全作业,这一部分的检修工作要按照相应的流程进行:检测→清理→更新→验收。详细的操作流程如下:
2.3.1 检测
绝缘子在输电线路中是一种小体积的装置,但其需要检修的内容是多方面的。电力人员在检测时需涉及到的内容有:连接金属销的脱落、锈蚀,瓷质绝缘子的开裂、受损等。检查的重点在于绝缘子自身质量是否完好,对出现损坏的绝缘子应作为检修的重点对象。
2.3.2 清理
将绝缘子上面的杂质清理干净可保持其绝缘性能,如:灰尘、冰块等。清理过程中要注意安全作业,其包括:停电清扫、带电清扫两 种方式,带电作业时要参照标准完成任务,如图3所示。为了安全起见,在清理时主张“停电清理”,如:清理玻璃绝缘子时切断电源,可结合适量的清洁剂将绝缘子表面清理干净。
图3 带电作业的方法
2.3.3 更新
使用的新产品必须经过详细的质量检查,确保质量合格后才能运用到输电线路中。如:对瓷绝缘子的绝缘电阻则选择5 000 V绝缘摇表完成检测,保证电阻值超过500 MΩ。安装过程中要保护导地线以防脱硫,如:绝缘子串钢帽、绝缘体、钢脚应在同一轴线上。
2.3.4 验收
考虑到状态检修的质量问题,在安装完成后要对绝缘子性能实施检测,确保绝缘子的正常使用。验收工作应根据《电力输电安装标准》逐一检查,对绝缘子的安装位置、安装数量、线路连接等情况全部检查到位。对验收中出现的问题,技术人员也应及时采取措施处理。
结束语
状态维修技术的推广可以对220kV输电线路进行全程监测,发现故障后可及时进行诊断处理,是一种在线监测、维修的新技术。电力企业技术人员仅需根据状态检修装置传递的信号,则可及时掌握线路故障状态,制定检修方案,才能保证输电线路检修工作高效的运行。
[1]蒋凯.浅谈输电线路的状态检修[J].中国科技财富,2011.
[2]吴志成.输电线路检修装置的异物剪切装置.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泉州电业局,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