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786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变应原谱分析

2012-10-04吴海燕陈金湘耿玉娟尹春花

实用临床医学 2012年10期
关键词:喉头变应原尘螨

吴海燕,赵 青,陈金湘,耿玉娟,尹春花

(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江阴医院耳鼻咽喉科,江苏 江阴 214400)

变应性鼻炎是全球常见病,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研究表明,区域及环境等因素与变应性鼻炎发病有关[1-2]。 流行病学的研究[3]进一步加强了对变应性鼻炎的认识,对变应性鼻炎的预防、诊断及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2009年3月至2010年2月,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江阴医院耳鼻咽喉科对786例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标准化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选择在本科治疗的变应性鼻炎患者786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2009年武夷山会议制定的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4]。其中男420例,女366例,年龄5~67岁,平均28.9岁,病程≥8个月。所有患者均有鼻痒、鼻塞、喷嚏、流清鼻涕等至少2个及以上症状,皮肤点刺试验结果均为阳性,均在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前2周内未使用过糖皮质激素及抗组胺类的药物。将786例患者按年龄的不同分为4 组:5~14 岁组 (150 例)、>14~29 岁组 (254 例)、>29~49岁组(336例)和>49岁组(46例)。

1.2 方法

1.2.1 点刺变应原

应用标准化变应原提取液 (浙江我武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选用粉尘螨、户尘螨、狗毛、猫毛、蟑螂、艾蒿花粉、葎草花粉、玉米花粉及法国梧桐9种常见吸入性变应原;扇贝、带鱼、牛肉、海虾、海蟹、牛奶、花生、芒果、鸡蛋清9种常见食入性变应原,并用生理盐水作阴性对照,组胺作阳性对照。

1.2.2 测试方法

选择前臂掌侧皮肤,清洁皮肤后,在受试部位作上标记,将待测变应原试液滴于标记皮肤旁,相邻距离约3 cm,再用点刺针垂直点在每一滴试液中并刺入表皮,使少量试液进入皮肤后垂直拔出点刺针。15~20 min后记录结果。

1.3 判断标准

皮肤阳性定性标准:皮肤指数(SI)=变应原风团直径/组胺风团直径。“阴性”:SI=0,点刺周围未出现风团,且无痒感;+:SI<0.5;⧺:0.5≤SI<1.0;⧻:1.0≤SI<2.0;:SI≥2.0。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皮肤点刺变应原阳性分布情况

786例变应性鼻炎患者皮肤点刺结果:吸入性变应原按阳性率高低排序为粉尘螨、户尘螨、葎草、蟑螂、狗毛、艾蒿、玉米花粉、猫毛、法国梧桐。食入性变应原按阳性率排序为海虾、海蟹、扇贝、花生、带鱼、芒果、牛奶、鸡蛋清、牛肉。见表1。

表1 786例患者皮肤点刺阳性变应原分布情况

2.2 各组吸入性变应原阳性率的比较

各组患者吸入性变应原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将粉尘螨阳性者根据不同年龄段,按阳性反应强弱程度进行比较,强阳性反应率()在5~14岁组最高,在>49岁组最低;而弱反应率(+)在>49岁组最高,在 5~14岁组最低。见表3。

表2 各年龄组吸入性变应原阳性率比较

表3 各年龄组粉尘螨阳性反应的分布情况

3 讨论

变应性鼻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病,按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其确诊除鼻痒、鼻塞、喷嚏等常见临床症状外,还需要与皮肤点刺试验或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结果相结合[4]。目前皮肤点刺试验以其痛苦小、不良反应少、操作简单、变应原特异性强及准确性高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此外,皮肤点刺试验可明确变应原种类和机体敏感程度,为后续的免疫治疗提供参考和评估依据[5]。亦可从一个区域内大规模的皮肤点刺试验结果中统计分析,了解该区域的变应原种类及分布,进而有助于采取积极有效地预防变应性疾病的措施。

本研究结果显示:江阴地区以吸入性变应原为主,其中粉尘螨及户尘螨阳性率均在90%以上,明显高于其他试验变应原,为最主要变应原。该比率与南方一些城市报道[6]结果接近,但明显高于北方一些城市的报道[7-8],可能与南方地区气候温暖潮湿更有利于螨的滋生及繁殖有关。在本试验中笔者还发现,相当一部分患者单为粉尘螨及户尘螨阳性,且表现为强阳性(),这就给预防和治疗带来了有利条件。尘螨主要生活在室内尘土中,环境密闭、空气温暖潮湿、污染严重等条件都利于尘螨繁殖衍生。本地区位于长江尾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雨量较大,经济发达、空气污染重、空调使用率高等都给尘螨生长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因此,常通风,注意环境清洁及净化环境,减少环境中尘螨及其排泄物、分泌物的浓度,均可有效地避免变应性疾病的发生。

葎草花粉是本地区除螨类外重要的吸入性变应原,阳性率高于艾蒿花粉、玉米花粉及法国梧桐的阳性率,与武汉、太原等地的报道[9-10]有些差别,可能与花粉类过敏原有明显的地区环境差异有关。葎草、艾蒿等草本植物的花粉飘散高峰期在8~9月份,这与秋季门诊就诊患者明显高于其他季节相符合,提示在选择绿化植物时应尽量避免选用花粉量大、抗原性强的植物,有花粉过敏症的患者在秋季外出前应做好防护准备。

食入性变应原中主要为海虾、海蟹、扇贝等,食入性变应原主要表现为消化道及皮肤症状,有部分过敏反应表现在呼吸道,甚至临床发现,相当部分皮肤点刺试验阳性的患者食入阳性变应原并无明显的阳性症状表现,由此说明,食入性过敏原对变应性鼻炎临床意义甚小。

本研究中在各年龄组变应原阳性率比较中发现,变应原在各年龄段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也就是说各类变应原对各年龄段患者的致敏性无差异,主要变应原均为螨类。而对粉尘螨阳性反应强弱的统计却发现,年龄越小,强阳性反应率越高,说明儿童对变应原敏感程度高。临床研究[11]发现,儿童变应性鼻炎更易向下呼吸道发展而成为变应性哮喘,是否与年龄越小而曾患的感染性疾病少,机体更敏感有关,尚需进一步研究。但仍可提示,对于强阳性的患儿,在非免疫治疗无效的情况下更需要及早接受特异性免疫治疗,在治疗儿童时期过敏性鼻炎的同时,防止过敏性疾病的进一步发展。

本研究初步显示了本地区变应原的分布情况,为如何预防并减少变应性疾病的发生提供了一些参考依据。变应性鼻炎发病率较高,现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行脱敏治疗已被广泛应用,明确过敏原是脱敏治疗的前提条件。

[1]王泽海,林文森,李书彦,等.变应性鼻炎患病率及相关因素调查[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1,46(3):225-231.

[2]张罗,韩德民,黄丹,等.我国11个城市变应性鼻炎自报患病率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7,42 (6):452-456.

[3]孔维佳,陈建军.变应性鼻炎的流行病学研究[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0,24(23):1098-1104.

[4]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委会鼻科组,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鼻科学组.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09年,武夷山[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9,44(12):977-978.

[5]刘承耀,张罗,韩德民.皮肤试验在变应性疾病诊疗中的应用[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8,43(8):631-634.

[6]桂晓钟,程静,赵军,等.413例变应性鼻炎变应原皮肤点刺测试结果分析[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9,23(23):1096-1097.

[7]时文杰,张金梅,林鹏,等.天津地区676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变应原谱分析[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1,25(5):220-223.

[8]张秋贵,何海燕.青岛地区变应性鼻炎常见变应原调查分析[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06,20(6):520-521.

[9]苏虹,刘卫红,杜晓辉,等.武汉市市中心气传致敏花粉调查[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6,20(14):661-663.

[10]张克军,成娜莎,王长生,等.太原市中心地区 2008-2009年度气传致敏花粉调查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0,39(9):829-831.

[11]杨艳莉,程雷.变应性疾病的卫生假说及研究进展[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9,44(12):1044-1047.

猜你喜欢

喉头变应原尘螨
面对小小尘螨,我们该怎么办
变应性鼻炎患者食物变应原分布特点分析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跟螨虫在家做伴
565例过敏性疾病变应原结果分析
浅析流行唱法中喉头位置的选择方式
注射用奥沙利铂致急性喉头痉挛1例的急救护理
如何除螨才有效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感染控制管理及防范措施
怎样清除尘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