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1喜忧参半2012期待阳春——专访中国国际海运网CEO康树春

2012-09-30刘光琦

中国储运 2012年3期
关键词:航运港口供应链

文/本刊记者 刘光琦

作为世界经济晴雨表,面对今日世界经济频繁变革与调整,港航业的明天也变得雾里看花,2010年的小阳春让大家期待2011年的运价上扬,事实上,暴跌的运价让行业再遇寒冬。

康树春认为,在2011年的一系列事件中,天津港提出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战略目标是一大亮点。“天津港现在提出建一流企业是很明智的,以前港口企业的目标都是建设世界一流大港,大家都在跟风搞航运中心,以港口的装卸吞吐量来定位。但是从供应链和全球经济发展来看,港口只是一个环节,现在港口提出要做一流企业,是理念意识的提升,说明人们已经有意识的发展企业,建设企业。这是很科学的,这是一个进步。”

但康树春同时也表示出他的担忧,原因在于2011年港航业的表面繁荣与全球的经济走势并不合拍,“这给企业带来很多危险,全球经济形势走下坡,但航运市场有一定的惯性,比如船舶市场,到2019年的造船订单都已经有了,虽然船公司的运力已经有一半在闲置了,经济转暖的误判使一些船公司又下了订单,船舶业的手持订单量已经很惊人了,2011年的新增订单量又有增加。2011年以中远为代表的全球的很多船公司都首次报出了亏损,如若航运市场出现更大的危机,那么港口业又能好到哪里去?未来一段时间港航业将面临严峻的考验。”

对于2011年港口业的繁荣,康树春喜忧参半,一方面,他认为港口布局要从全局考虑,“建港口必须跟经济形势,贸易量成正比的。不是港口越多越好,在欧洲,有的国家只有2个港口,但是他们把物流的体系做得很好,给所在地区乃至整个国家提供所需要的服务,而中国的港口目前还不能起到这样的作用。我们经常说要由航运大国向航运强国转变,我个人认为,这是一个角度问题,如果你看到的只是一个点,你就会想如何让自己发热、膨胀,变成一个大的面包;然后,遇到诸多问题,你就会想办法冷缩,变成一块石头。所谓航运强国,不是要挖更大的水坑建更多的港口,炼更多的钢铁造更大的船,而是要考虑如何做专,做专才有核心竞争力,才有话语权,掌握话语权的人才能做强,才是真正的强者。所谓创新,也不是没做过船的开始造船,没有仓储的开始建仓库,没有做过贸易的搞贸易,创新的实质如胡锦涛总书记所说的那样应该是‘不折腾’。针对这个问题,中国政府、央企、国企应该为中国老板、全体纳税人民做出科学的解释。而众多中小企业,更不要跟风乱跑,瘦小的身板经不起这么折腾。”

另一方面,康树春则认为,港口联合及港口和船公司加强联系等现象说明企业已经开始注重软实力的打造。“虽然有些港口的这种抱团取暖是外部环境逼迫的,但确实也会产生一些效果,而且也有企业在有意识地去做了。以新加坡港口集团为例,现在新加坡港在全世界都设有港口投资,把港口变成无形的,才是目的。港口的装卸、运输本身没有什么附加值,前几年的好光景只是赶上了好的机遇,前几年经济增长过快,造成运力不足,一旦运力均衡或者过剩,港口业就不是领先的产业。而新加坡港在全球的投资,是在战略上,信息上、资本上、市场把握等方面的,这才是航运业盈利的核心。”

康树春表示,作为经济的晴雨表,2012年的行业走势并不乐观,“其实从2011年开始,代表大宗基础物资需求的波罗的海指数就已经提出警示,目前来看,到2012年中,欧美等市场都不会有利好消息,中国虽然仍被看好,但长期受压抑的出口势必影响进口,因此,港航业在2012年的日子不好过。”

“跟在历史的后面只能看到高高低低、起起落落的现象,而站在侧面就能看到一切都是在发展的。”康树春认为,行业发展到目前的程度,重新洗牌是正常的,行业呼唤新的理念和机制。“我觉得最有生命力的企业是一些规模不大的民营企业,他们有最新的理念和机制,我相信在大市不景气的情况下,还会有生机勃勃富有潜力的产业模式诞生出来,将来港口、船公司不是单打独斗,而是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我们现在的思维应该从供应链着眼,而不是单单的物流,物流只是一个生产方式,可以让你富强,也可以让你倒闭关门。而供应链是一条神龙,龙头是供应,龙尾是采购,龙身是物流,龙爪是科技。供应不是简单的物资供应,也包括资金、信息以及信用和规则;采购,也不单单是企业采购,更主要是团体、政府、区域。未来焦点性的竞争不再是企业之间,而是行业之间、区域之间和国家之间;科技是一种传感器,将采购、供应、物流的神经贯穿起来,使之有机、鲜活,实现智能、安全、快捷、精准等功能。最后一项,就是物流:物流就像人的脊梁,不管你的五脏六腑多么重要,都要挂接在脊梁上,它是供应链的核心和中流砥柱。”

康树春认为,建设无水港,把港口延伸到内地,就是供应链形成的成功途径之一。“跟刚才所说的港口联合一样,中国的航运神龙要想在风雨中继续腾飞,只有联合起来,汇集成中国力量,打造出一个国际化供应链平台。这平台不是阻隔、更不是排斥,而是更好地融合和接纳,通过这个平台,将逐步建立信用、安全和高效的系统。目前我们的很多无水港还只是一个孤岛货场,跟周边的经济产业,以及港口还没有形成有机整体,未来只有经过平台的整合,他们才能真正发挥出自己的作用。”

猜你喜欢

航运港口供应链
聚焦港口国际化
中国港口,屹立东方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中韩海上轮渡航运时间表
中韩海上轮渡航运时间表
中韩海上轮渡航运时间表
中韩海上轮渡航运时间表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解锁西贝供应链的成功密码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