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米氮平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对照观察

2012-09-30余新良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2年7期
关键词:氮平氟西汀精神障碍

余新良

河南信阳市精神病医院 信阳 464000

1 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选择我院2009-01-2010-01门诊及住院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入组标准:(1)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抑郁症的诊断标准[1]。(2)年龄19~53岁,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总分≥18分。(3)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4)排除严重躯体疾病、有癫史、妊娠或哺乳期妇女、严重自杀倾向、实验室检查结果异常者,以及在入组前1周使用过其他抗抑郁药者。本组70例,随机分2组,每组35例。米氮平组男19例,女16例;年龄19~51岁,平均(34.66±9.31)岁;病程2~15个月。氟西汀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19~53岁,平均(35.17±8.02)岁;病程2.5~14个月。2组性别、年龄及病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1)治疗方法:米氮平用量15~30mg/d,平均(30.7±4.9)mg/d;氟西汀剂量10~20mg/d,平均(22.6±4.5)mg/d。观察6周,观察期间2组均不联用其他抗抑郁及抗精神病药物,不联合系统心理治疗。有明显失眠者在睡前用阿普唑仑0.4~0.8mg/d。(2)疗效评定:于治疗前及治疗1、2、4、6周末采用HAMD和临床疗效总评量表病情严重程度(CGI-SI)评定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由2位经过培训的临床医师担任评分,量表评定一致性检验Kappa=0.86,同时检验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及心电图。疗效判定:HAMD减分率≥75%为痊愈,≥50%为显进,≥25%为进步,<25%为无效。TESS评分≥2分且与药物可能有关的不良事件列为药物不良反应。

1.3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应用SPSS 12.0软件包进行处理,行χ2检验和t检验。

2 结果

2.1 2组疗效比较治疗8周末米氮平组痊愈16例,显著进步10例,进步5例,无效4例,显效率74.3%(26/35),总有效率88.6%(31/35)。氟西汀组痊愈13例,显著进步11例,进步5例,无效6例,显效率68.6%(24/35),总有效率82.8%(29/35)。2组显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2.2 2组评分比较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HAMD评分减分率、CGI-SI评分比较 (s)

表1 2组治疗前后HAMD评分减分率、CGI-SI评分比较 (s)

注:与前一次评分比较,*P<0.05,**P<0.01;2组同期比较,△P<0.05

组别 n 量表 治疗前 治疗1周 治疗2周 治疗3周 治疗4周评分 减分率 评分 减分率 评分 减分率 评分 减分率米氮平组 35HAMD 27.11±6.91 21.45±5.21△** 23.9 17.12±4.96△(**) 39.7 11.67±4.58**62.1 9.18±3.86 69.3 CGI-SI 4.53±0.63 3.61±0.57△** 2.68±0.71△** 2.30±0.48* 2.21±0.68氟西汀组 35HAMD 27.56±7.02 24.32±4.67△* 16.8 21.08±4.96** 27.8 12.78±6.08** 58.3 9.32±3.23* 67.5 CGI-SI 4.53±0.70 3.65±0.51** 3.15±0.69** 2.5 1±0.42**2.32 0.56

表1显示,2组治疗6周HAMD、CGI-SI评分均显著下降。治疗1、2周末米氮平组评分均显著低于氟西汀组。治疗6周末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3 2组不良反应比较米氮平组口干4例,视物模糊3例,嗜睡、便秘各2例。氟西汀组则为口干6例,胃肠道不适3例,视物模糊2例。2组不良反应均比较轻微,不影响治疗。绝大部分出现在开始用药的1~2周内,2组TES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实验室检查均未见明显的异常。

3 讨论

抑郁症是临床常见的精神障碍之一,全球抑郁症的患病率3.1%,发达国家接近6%[2]。抑郁症的发病与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等多种神经递质有关系[3]。而米氮平通过阻断中枢α2肾上腺素自受体和α2肾上腺素异受体而增强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细胞体放电,促进5-HT的释放,只兴奋5-HT1受体,因而特异性阻断了5-HT2和5-HT3亚型受体,其与α2肾上腺素能、胆碱能和DA能受体的亲和力很低,这可能是不良反应较低的原因[4]。米氮平既增加NE能系统传导,也增强5-HT1介导的5-HT能神经传导,这是其全面抗抑郁的原因[5]。

本组资料显示,米氮平组在治疗1、2周末时HAMD评分、CGI-SI评分明显低于氟西汀组,提示米氮平组起效更快。至6周末2组评分相似,疗效相当。国外资料[6]显示,米氮平能改善各类抑郁状态,疗效为70%~80%,本组支持此观点。本组研究还发现,2组不良反应轻微,多在治疗的初期,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而逐渐缓解或消失,不影响治疗。总之,米氮平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疗效肯定,不良反应轻微,安全性高,而米氮平起效更快。

[1]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3版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87-89.

[2]江开达 .抑郁障碍防治指南[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44.

[3]沈渔村 .精神病学[M].5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548-559.

[4]郭平,郭华,贾金鼎 .米氮平和氯米帕明维持治疗抑郁症的对照观察[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5,15(2):152-153.

[5]任家泉 过秋燕 程茂巧,等 .米氮平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对照观察[J].临床医学杂志,2004,14(1):88-89.

[6]Benkert O,Muller M,Szegedi A.An overview of the chinical efficacy of mirtazapine[J].Hum Psychopharmacol,2002,17(1):23-26.

猜你喜欢

氮平氟西汀精神障碍
自拟醒脑汤联合体外反搏治疗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效果
米氮平治疗老年失眠伴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
奥氮平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伴发精神障碍临床观察
米氮平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对照研究
氟西汀通过增加阿尔茨海默病APP/PS1转基因小鼠脑内乙酰胆碱的含量改善其空间学习能力
急性脑梗死伴发精神障碍经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的疗效观察
喹硫平与利培酮对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疗效比较
脑电生物反馈联合米氮平治疗焦虑障碍的临床对照研究
联合用药治疗偏执性精神障碍的临床经验研究
氟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