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生活日记对患者依从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2-09-30谢纳新
谢纳新 孙 珲
河南省军区直属医院内科 郑州 450015
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具有并发症多、致残率高等特点,甚至可伴脑出血、脑梗死以及心肺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1]。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可通过教会患者记录高血压生活日记,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改变其不良生活习惯,积极参与治疗,从而延缓疾病进一步发生发展。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09-10-2011-05在我科住院符合WHO诊断标准的高血压[2]患者200例,男125例,女75例;年龄39~80岁,平均(57.25±12.37)岁;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57例,高中及中专85例,大专以上58例;单纯收缩压增高85例,单纯舒张压增高42例,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升高73例。所有患者均自愿参加此项研究,意识清楚,与调查人员沟通无障碍,剔除伴继发性高血压、恶性肿瘤、严重心力衰竭、肾衰竭、肝脏疾病等患者。随机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2组患者年龄、性别、教育程度及病情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实施高血压常规治疗护理,涉及高血压相关知识、健康教育、饮食护理、心理护理、运动及用药指导等。在此基础上,责任护士给观察组每位患者发放日记本,指导患者如何每天做好高血压生活日记记录,包括记录内容及方法。具体如下:(1)记录情绪状况,写明负性情绪发生原因、时间及自我感受,在征得患者同意情况下,责任护士每天查阅患者日记,了解其心理状态,讲解不良情绪对疾病转归的影响,保持心情平和,缓解焦虑、抑郁心理,积极配合治疗。(2)记录每日饮食情况,患者真实记录每日进食情况,包括食物种类、摄入量,引导家属共同监督患者进食情况,帮助患者建立合理的膳食习惯,做到低钠、低脂、低热量,多进食水果、蔬菜以及含钙、钾较高的食物,戒烟限酒。(3)记录每日服药情况,包括服药种类、数量,指导患者按医嘱正确服药,不能私下擅自停药。(4)记录每日运动情况,包括记录运动方式、强度及运动时间,护士要根据患者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打太极、游泳、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坚持3~4次/周,30min/次,遵循“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原则。
1.3评价工具(1)自制问卷进行调查,内容包括高血压基本知识、遵医嘱准时服药、不滥用降压药物、严格控制饮食、不抽烟不喝酒、适当运动、保持心情平和、自我监测血压、按时复查共9项。能够执行8项及以上者为依从行为优秀;执行5~7项者为依从行为良好;执行4项及以下者为依从行为差。3个月后进行相关评定。(2)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简表(WHOQOL-BREF)[3],包括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及环境4个领域,每个领域0~100分,得分越高代表生活质量越好。依从率=优秀率+良好率。
1.4观察周期与时点分别在患者入组时、干预半年后评价患者依从行为、生活质量以及血压控制情况。
1.5数据处理应用 Excel(2003)建立数据库,SPSS 13.0软件进行相关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干预前后依从行为比较由表1可知,2组干预前依从行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依从率96%,对照组为74%,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54,P<0.01)。
表1 2组患者干预前后依从行为比较 [n(%)]
表2 2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比较 (s)
表2 2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比较 (s)
项目 干预前干预后对照组 观察组 t值 P 对照组 观察组 t值P生理领域 64.01±7.40 63.24±6.35 0.76 >0.05 68.15±3.53 78.15±5.06 5.13 <0.01心理领域 60.47±6.58 60.64±5.57 0.74 >0.05 64.42±4.28 77.24±4.11 6.63 <0.01社会关系 59.35±4.12 60.12±4.32 0.81 >0.05 66.76±3.47 81.58±3.27 7.30 <0.01环境领域 61.84±3.86 62.14±4.86 0.70 >0.05 70.12±2.56 80.66±3.25 5.14 <0.01
2.2 2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比较2组干预前生活质量各领域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各领域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1),见表2。
2.3 2者患者干预前后血压比较2组干预前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血压控制较对照组理想,2组收缩压、舒张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表3 2者患者干预前后血压比较(s,mmHg)
表3 2者患者干预前后血压比较(s,mmHg)
注:与组内干预前比较,*P<0.01
组别 n 收缩压 舒张压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100 167±9.5 154±8.6 105±7.3 97±5.2观察组100 166±9.0 140±8.0* 106±7.5 85±6.0*t 值0.63 11.64 0.60 12.15 P>0.05 <0.01 >0.05 <0.01
3 讨论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可控制性疾病,由其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病死率排第1位,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较大威胁。患者的依从行为对疾病转归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全球范围的高血压患者依从行为均不够理想,资料显示我国高血压控制率仅为8.1%[4],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缺乏高血压相关知识、对高血压危险性认识不够、医患之间缺乏有效沟通、药物不良反应、家庭及社会支持力度不够等等。以上一个或几个因素综合作用导致患者缺乏战胜疾病的信心,出现态度、饮食、运动、服药治疗不依从的行为,缺乏自我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导致疾病进一步发展,出现脑出血、脑卒中、动脉硬化等严重并发症[5]。因此,我们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高血压患者依从行为,减少并发症,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我们通过指导患者采取日记形式将焦虑、苦闷、紧张等负性情绪宣泄出来,冷静而又客观地分析自我,调节和控制自身行为、情绪,同时护士针对患者的负性情绪特征进行疏导、劝解,提高其心理应激能力,有效预防或减少不良情绪的发生,保持血压稳定,便于疾病康复。表2显示,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各领域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1)。一些不健康的日常生活习惯,如吸烟、喝酒,进食肥腻、高盐、高脂之物以及缺乏体育运动锻炼等,均会对高血压的治疗效果产生重大影响。通过高血压生活日记记录,不断自我反省、自我暗示、自我监督,提高患者的依从性,逐渐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重新建立积极、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有效延缓高血压进一步发生发展。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通过记录高血压生活日记,依从性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1),能够自觉遵医嘱准时服药,严格控制饮食、不抽烟不喝酒以及进行适当运动,保持心情平和,按时复查。
[1]黄仕善,黄垦,莫玉娇 .日记式认知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理及血压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09,24(11):67-68.
[2]徐穆娣,占美莲 .老年高血压120例心理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1):32-33.
[3]张红梅 .护理干预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16):26-27.
[4]李勇,范维琥.在更大范围内更加严格控制血压[J].国外医学·心血管病分册,2003,30(4):205-207.
[5]王绍锋,廖晓春,余晓波,等 .农村老年高血压患者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29:3 239-3 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