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胆泻肝汤加减方治疗术后复发胆结石42例分析
2012-09-29周红林谢昊邱小春
周红林谢昊邱小春
龙胆泻肝汤加减方治疗术后复发胆结石42例分析
周红林①谢昊①邱小春①
目的:观察龙胆泻肝汤加减方治疗术后复发胆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胆结石术后复发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21例,其中,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试验组于常规治疗基础上规范服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方治疗10周。治疗后随访两组患者的胆结石B超显像与血浆TC、TG水平并统计分析。结果:术后复发胆结石经治疗后两组胆结石B超显像与血浆TC、TG水平均好转,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龙胆泻肝汤加减方可治疗术后复发胆结石,疗效确切,值得临床进一步实践应用。
龙胆泻肝汤加减方; 术后复发胆结石; 中药
由于解剖特点,肝胆管结石分布广泛,常并发肝胆管狭窄或急性重症胆管炎,因而其术后残石率、胆管炎复发率一直难以显著降低。国内临床随访资料调查结果显示,手术后残石率为17%~30%[1-3]。本研究以龙胆泻肝汤加减方于术后常规治疗基础上规范服用3个月,临床疗效确切,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2例患者均为2010年1月-2011年12月于本院就诊的术后复发胆结石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与对照组各21例,其中试验组男12例,女9例;平均年龄(47.52±2.81)岁;平均病程(8.25±0.68)年;对照组男11例,女10例;平均年龄(49.20±3.17)岁;平均病程(7.91±0.49)年。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入院治疗前分别检测两组患者的胆结石B超显像与血浆TC、TG水平。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试验组于常规治疗基础上规范服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方。龙胆泻肝汤加减方组成:龙胆草30 g,黄芩6 g,通草15 g,泽泻15 g,车前草15 g,金钱草30 g,海金沙15 g,鸡内金15 g,草决明20 g,柴胡10 g,白芍6 g。一日一剂,水煎服,早晚各一次。连服10周。
1.3 诊断标准 (1)胆囊结石慢性刺激引起右上腹疼痛不适,肩背部放射痛,或有恶心呕吐;(2)查体示右上腹压痛墨菲氏征阳性;(3)B超示胆囊壁增厚,胆结石。
1.4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诊断标准;(2)常规胆结石手术治疗后复发结石患者;(3)患者知情同意。排除术后复发出现严重并发症者。
1.5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卫生部办法颁发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进行评价。治愈:上腹不适症状消失,B超示胆囊内无结石。显效:用药2个疗程后症状体征明显减轻,B超示结石有明显减少达50%以上,或结石变小在50%以上者。有效:用药2个疗程后,症状和体征有减轻,B超示结石较治疗前减少或变小者。无效:用药2个疗程后,症状和体征有减轻或无变化,B超示结石无改变者。
1.6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治疗10周后的胆结石B超显像与血浆TC、TG水平。
1.7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检验水平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后疗效比较 比较治疗10周后两组的总有效率,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7.907,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胆结石治疗10周后疗效比较
2.2 治疗后TC、TG比较 治疗后试验组TC改善优于对照组(t=11.841,P<0.05);试验组TG改善优于对照组(t=9.373,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胆结石治疗10周后TC、TG比较(s) mmol
表2 两组患者术后胆结石治疗10周后TC、TG比较(s) mmol
*试验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治疗时间 TC TG试验组 治疗前 7.12±0.65 2.28±0.21 (n=21) 治疗后 5.24±0.28*1.42±0.19*对照组 治疗前 7.10±0.61 2.15±0.22 (n=21) 治疗后 6.48±0.39 1.85±0.09
3 讨论
胆结石术后常复发,其主要原因在于,结石多广泛散布肝管,肝叶/段切除虽然有助于彻底清除病灶,临床实践中常不适于采取多叶/段肝切除术治疗[4]。切除主要病灶以后,仍然有残余的存在慢性炎症改变的肝胆管,而这正是结石复发的土壤。然而,即使结石得以全部取出,肝胆管及管周残留的慢性炎症依然未得到根本解决。肝内胆管狭窄未解除、结石残留、术后胆道感染、胆流通道不畅也是术后胆管炎复发、结石复发的重要因素。
胆道慢性炎症、感染、胆汁瘀滞、营养因素等,是肝胆管结石的重要形成因素。其中,感染是形成结石的首要原因,此外,胆汁瘀滞是形成结石的必要条件,因为只有在存在瘀滞,胆汁成分才能瘀积为胆结石。由于胆管炎症、狭窄、梗阻,在梗阻上端胆流较慢,更容易形成结石。运用手术切开取石、胆管狭窄整形、去除梗阻因素是治疗胆道结石的手段之一。但胆管解剖学的特殊因素依然是相当部分结石难以取净或取净后又再发的重要原因。
中药龙胆泻肝汤加减方可以防治胆结石术后复发,它根据中医学“腑以通为用”的理论利胆排石、通里攻下。其用药是清热与利湿、滋养共施,但主之以清,辅之以利,佐之以养,具有泻中有补,降中寓升,祛邪而不伤正,泻火而不伐胃的特点。清热利湿,理气开郁,得到在手术后治疗残留结石和治疗再发结石的作用。中药利胆排石的机制:⑴能促进胆管的推进机能;⑵调理肝脏疏泌胆汁和胆腑的通畅功能,使胆汁排泄通畅,降低胆汁沉结,防止砂石形成;⑶有较强的抑菌作用;⑷通过舒肝利胆、通下原理,有治疗残余结石和治疗再发结石的作用[5]。
本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组与对照组术后胆结石治疗10周后疗效比较有着明显优势,而且两组患者术后胆结石治疗10周后TC、TG比较明显下降。龙胆泻肝汤有明确的排石及治疗结石的作用,同时又有肯定的促进胆汁排泄作用。大部分患者服用多年未发现明显的毒性及副作用。方中中草药均价廉、副作用小,可在一定剂量范围内长期使用。结合中医药治疗术后复发胆结石不仅经济,而且副作用小,疗效可靠。
[1] 孟翔凌,徐阿曼,高山城,等.肝内胆管结石1795例的外科治疗[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01,7(10):587-589.
[2] 吴金术.肝胆管盆式内引流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手术方法[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1,16(6):378.
[3] 杨东山,陈锦俊.肝胆管结石640例外科治疗及随访结果分析[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00,6(3):170-174.
[4] 顾奇云,俞冬,盛林林.217例肝胆管结石冶疗体会[J].肝胆外科杂志,2006,14(1):32-34.
[5] 穆玉珍,贾江泉.中药排除胆石的机制[J].江苏中医药,1981,6(3):180-184.
10.3969/j.issn.1674-4985.2012.22.069
2012-05-28) (本文编辑:郎威)
①广东省佛冈县中医院 广东 佛冈 511600
周红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