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真情 等

2012-09-26龙应台

求学·素材版 2012年9期
关键词:姐姐奶奶女儿

父母亲,对于一个20岁的人而言,恐怕就像一栋旧房子:你住在宅里面,它为你遮风擋雨,给你温暖和安全,但是房子就是房子,你不会和房子去说话,去沟通,去体贴它、讨好它。搬家具时碰破了一个墙角,你也不会去说“对不起”。父母啊,只是你完全视若无睹的住惯了的旧房子吧。

我猜想要等足足20年以后,你才会回过头来,开始注视这座没有声音的老屋,发现它已残败衰弱,逐渐逐渐地走向人生的“无”、宇宙的“灭”;那时候,你才会回过头来深深地注视。

在那个电光石火的一刻里我就已经知道:和你的缘分,在这一生中,将是一次又一次地看着你离开,对着你的背影默默挥手。以后,这样的镜头会不断重复:你上中学,看着你冲进队伍,不再羞怯;你到美国留学,在机场看着你的背影在人群中穿插,等着看你回头一瞥,你却头也不回地昂然进了关口,真的消失在茫茫人海中。

是的,你正在离开你的朋友们,你正在离开小镇,离开你长大的房子和池塘,你同时也正在离开你的父母,你一定要“离开”,才能开展你自己。

所谓父母,就是那不断对着背影既欣喜又悲伤,想追回拥抱又不敢声张的人。

(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

我发现一个有趣的趋势。现在的家长似乎已经不再骗孩子“世界是多么的美好”,而是把谎言范围缩小到“孩子你是多么地好”。

父母将自己所缺的一切都一股脑儿地加进孩子未来的生活:安宁、舒适、和谐、富裕、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我有一个表弟,五六岁,父母离异,他归他母亲。每年放假回家聚会,我都会遇见他们母子。每年遇见他们,他们几乎都在进行同样的活动:母亲把孩子放置在自己的腿上,然后几乎是呓语一般,在他耳边向他承诺未来的美好:“你会考上北大……会出国……会有一个体贴的贤妻……她会给你生下两男一女……”她源源不断地输送着这些,听到后来我终于毛骨悚然。

父母有一种带有魔幻色彩的本能,就是将孩子的人生和自己的人生置换。

所以,父母们粉饰、撒谎,而即使我们明知道这是谎言,知道孩子没有办法生活在一个布满真话的世界,知道所有的保护都是过度保护,却还是要说这些谎言是善意的,即使带来了一系列的效果仍无法否认它本质的善意。因为在置换的人生里,孩子即自己,利己即利他,害他即害己。

父母永远在撒谎——很难评价这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因为这似乎就是父母和孩子关系的全部秘密所在。

(蒋方舟《撒谎是父母的天职》)

许石喜,湖南岳阳县相思乡中道村人,一“85后”小伙。在他出生后的40天,爸爸因病抱憾离开了人世。不久,妈妈也出走了。由于奶奶有腿疾,行走不方便,而爷爷也年老体弱,且有眼疾,无法出外打工赚钱。祖孙三人依靠亲戚朋友接济度日,生活过得异常艰难。2007年大学毕业后,小许在广东一家公司担任董事长助理,正当他干得起劲时,爷爷的腿疾加重了。此时,他毅然辞工回到家里尽孝道。2008年底,爷爷去世了。为了使家里有经济来源,他将奶奶送到姑妈家里,自己外出打工。2010年2月的一天,小许接到一个从老家打来的电话,说他94岁的奶奶腿病复发,这让他一下慌了神。他连忙赶回家乡看望奶奶,所幸奶奶的病并无大碍。那时,他萌生了一个念头:带上奶奶到广东打工去。

小许不仅对奶奶极尽孝道,还把孝道引进他现在所在的公司。作为公司的一名心理咨询师,他在公司成立了关怀小组,由最初的三人发展到现在的近百人。如今,在敬老院、社会福利院等地都留下了他古道热肠、行孝报恩的足迹,小许的孝行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我们都是在亲情的呵护下长大成人的,一个人的爱心、孝心微不足道,我们要像许石喜那样,以自己的行动,报答亲人和恩人,这才是对社会的最好回报。

(张仁)

江西省景德镇市乐平市洪马中学化学老师张松春忍着剧烈腹痛,坚持在学校上了3个月的课,终因病情恶化晕倒在课堂上。而最后一节化学课,是他忍着剧痛跪在凳子上完成的。这个被他认为是“哪个老师都能做到”的举动让他获得了学生、家长和社会的赞许。

当天下午的化学课上,上课铃已响过5分钟,张松春步履艰难地走进教室,同学们在老师的脸上捕捉到了一丝痛苦的表情。半节课过后,同学们发现张老师脸上痛苦的表情逐渐加重了,双腿一会儿伸开,一会儿收回,显然疼痛在加剧。这时,学生们看到疼痛难忍的张老师竟然将双膝跪在椅子上坚持授课。张老师却笑着说:“肚子疼,可能是不消化。”突然,张松春脸色苍白,晕倒在地。

由于病情复杂,张松春后来到上海长海医院做全面检查。医生给出的诊断结果让他一家人五雷轰顶——肝门胆管癌及大肠内多处腺瘤,已失去最佳治疗时间。

张松春毕业于上饶师专化学系,毕业后一直在教育第一线工作,如今教书育人已有43载。三年前,张松春退休,由于难以割舍那份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他来到洪马中学,和另外一名刚毕业的老师担任4个班的化学课老师。张松春在乐平市人民医院住院时,他的手机还24小时开机,为的是方便年轻的化学老师“在线”咨询教学问题。

(张仁)

“佳佳:从今天开始,爸爸如伴你拉二胡那样,天天给你写一封信,以表达爸对你的思念。爸准备再用一个十年,以表达对你的爱。”

2002年,朱良俊不满17岁的女儿朱橙佳赴德留学。此后,朱良俊开始给女儿写信,每天一封,从不间断,要写十年。

朱良俊说,写信让他每天都能报出这是女儿去德国的第几天。女儿即使不看信,也从未怀疑父亲是否还天天写信,这就是教育,这就是家庭。

后来,渐渐有人知道了他写信的事,他们觉得不可思议,但朱良俊能理解。可他无法放弃,时间只要活着就有,内容只要生活着就有。女儿去德国了,他觉得自己有很多很多的时间。每个“瞬间”的变化都使他有特别多的新感悟。这是女儿离开后才有的体验,是他们家的宝贵财富,更是学习的难得机遇。即时的感受只有即时表达,才会深刻、细腻、到位。所以,写信成了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吃饭、睡觉那样自然、自觉和必需。

3028封信、540多万字,最长的一封写了近8000字,历时8小时。在教育家忧虑中国的孩子“父教缺失”的今天,朱良俊把“父教”当成一门可毕生为之奋斗的事业、一种实现自我人生理想的追求。他的爱之深、爱之切,从他八年如一日坚持为女儿写信的行动中自然流露出来。相信这份深沉的父爱将陪伴着女儿,为女儿扫去所有的烦忧,令女儿在爱的滋润中成长、成熟。

(张仁)

司马迁的《史记·刺客列传》里,充满感情地记录了聂政亲情之深厚动人的故事。

聂政因为杀人避仇,与母亲﹑姐姐到了齐国,做了一个屠狗的屠夫。严仲子为报仇,前来拜见聂政,想请聂政替他前往韩国刺杀宰相侠累。潇洒磊落的聂政,如果不顾虑母亲和姐姐,完全可以只身一人行走天涯,而不是选择屠夫这样卑贱的职业。但他知道如果他一走了之或者答应了严仲子,母亲和姐姐便会余生无所依靠。在母亲死后,姐姐已经出嫁,聂政为了报答严仲子的知遇之恩,便独身一人前去韩国,他怎么会不知道这是一条不归路呢?司马迁的叙述凌厉痛快,却也让人肝肠寸断:“聂政直入,上阶刺杀侠累,左右大乱。聂政大呼,所击杀者数十人,因自皮面决眼,自屠出肠,遂以死。”他为了不让人认出自己而连累姐姐,用刀割破自己的脸,挖出了眼睛。因为对亲人的深爱,他变得残酷和决绝。

而聂政的姐姐聂荣并不负他。“韩取聂政尸暴于市,有能言杀相侠累者予千金,久之莫知也。”聂荣听说有这样一个身份不明之人杀死宰相后被暴尸于市,便明白了,那就是她消失已久的弟弟,他再也不会回来了。聂荣“立起,如韩,之市,而死者果政也,伏尸哭极哀”,行人都惊怪不已:“此人暴虐吾国相,王悬购其名姓千金,夫人不闻与?何敢来识之也?”聂荣回答:“闻之。然政所以蒙辱自弃于市贩之闲者,为老母幸无恙,妾未嫁也。亲既以天年下世,妾已嫁夫,严仲子乃察举吾弟困苦中而交之,泽厚矣,可奈何!士固为知己者死,今乃以妾尚在之故,重自刑以绝从,妾其奈何畏殁身之诛,终灭贤弟之名!”乃大呼天者三,卒于邑悲哀而死政之旁。

有此姐乃有此弟。侠客重名,弟弟为了姐姐甘愿埋名隐姓,而姐姐却宁死也要说出弟弟的真实身份,让他死有所值。人在极端的情境下,往往会有最不可思议也最动人的行为,如聂政之自毁面目,如聂荣之哀痛至死。

(十七)

猜你喜欢

姐姐奶奶女儿
给奶奶按摩
奶奶喊你吃饭啦
奶奶驾到
和女儿的日常
认识“黑”字
我家也有奶奶等
巧手姐姐
娜子姐姐信箱
女儿爱上了串门
我给女儿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