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上思县森林旅游深度开发与生态管理研究

2012-09-23马艺芳古希花杨娟娟薛珊珊

贺州学院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森林旅游

马艺芳,古希花,杨娟娟,薛珊珊

(广西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0)

近30年来,受欧美等国的森林旅游发展的影响,我国森林旅游也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据统计,森林旅游业收入占英国国内旅游业总收入的15%至20%,德国的60多处森林公园的旅游收入占国内旅游业收入的67%;拉丁美洲森林旅游已占其整个旅游收入的90%;专家们预测,在接下来的20年里,森林旅游的旅游人数将以两位数增长,即表明在全球旅游者总人数当中,将会有超过50%的旅游者要进行森林旅游活动[1]。这表明旅游者对森林旅游的需求度在不断地加大,森林旅游产品对旅游者形成着巨大的吸引力,森林旅游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上思县位于广西西南部,处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拥有良好的气候资源条件、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以及紧靠广西十万大山森林区北麓的地理条件,为当地森林旅游的开发增添了优势。在近年来国内外森林旅游蓬勃发展态势的影响之下,上思县充分利用充裕的森林资源条件开发森林旅游。目前,上思县旅游服务设施的开发还处于不断的完善当中,各旅游景区内的旅游服务设施水平参差不齐,区内路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需进一步完善,区域内旅游服务设施的整体水平还有待提高;尤其是在提升森林旅游产品品质、提升森林旅游产品吸引力、强化森林旅游产业竞争优势等方面仍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在森林旅游产业经营管理工作中,上思县森林旅游环境保护体系以及森林旅游产业生态化、低碳化管理方式的利用有助于上思县森林旅游可持续发展。

一、上思县森林旅游深度开发的基础条件

广西上思县的水域风光景观、生物景观、天象与气候景观的观赏体验价值尤为突出,是该地区最主要的旅游吸引物,有着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大片的原始森林、28条大小河流、以及已被列入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民间演艺“虽蕾”等丰富的旅游资源,自然、人文的神秘、独特、原生态的特性使得该地区的旅游资源具有极高的开发价值。上思县境内旅游吸引物主要开发了以生物景观资源为主的十万大山国家森林公园、魔石谷风景区、金茶花生态种植园区、皇袍山森林乐园、百鸟乐园、东屏海南虎斑科普科考区;以水库水域风光类旅游资源为主的那板水库(金印湖)风光、布透温泉、应天瀑布、柳达瀑布、凤亭河等城郊山水园林游览区;以遗迹遗址类、建筑设施类与人文活动类旅游资源为主的文庙遗址、排茶仙桥(又名观音桥)、刘永福父墓、瑶寨及瑶族风情、平隆隘等景点;以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为主的弄怀岩、歧山岩、屯隆水岩、通天岩等景点;以及平隆河谷漂流项目。并通过举办“十万大山原始森林旅游节”、“十万大山森林小姐大赛”等旅游节事的营销方式,营造与推广原始森林生态旅游品牌,增强上思县旅游吸引物的知名度。

目前,上思县旅游主体吸引物的开发中,尚未充分挖掘森林旅游产品以及历史文化与民俗文化体验旅游产品的丰富内涵,而将这些具有潜在优势的旅游资源融合到已经开发的旅游产品体系中,可丰富上思县森林旅游产品体系,有效地提升上思县森林旅游产业的竞争力。

二、上思县森林旅游产品体系构筑

(一)森林旅游产品体系构筑

根据上思县目前的旅游资源条件、旅游开发现状以及开发局限,结合旅游市场特征以及旅游者行为特征,可以构筑上思县森林旅游产品体系,如表1所示。

?

培育全国性的旅游精品系列。依托上思县森林空间与环境,以及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水体资源、人文资源,充分利用植物景观观赏价值与药用价值,突出“休闲养生”、“绿色体验”的主题,开发系列养生旅游产品,培育全国性的养生休闲度假旅游地。充分挖掘上思县明代历史资源的神秘性,开发以“神秘明史”、“神秘十万大山”等为主题的历史文化与民俗文化体验旅游产品。

完善具有区域竞争优势的旅游产品系列。以森林地域内的水域风光与生物景观为基础,形成南亚热带季风原始森林休闲观光体验旅游产品、户外探险旅游产品;结合上思县的传统民俗节庆,以及以近几年来形成的“十万大山原始森林旅游节”、“十万大山杯森林小姐大赛”节庆品牌为基础,从节庆产业的角度对旅游资源整合与创新,推出“十万大山食疗·森林旅游养生文化节”、“上思县虽蕾歌舞文化节”、“穿越十万大山·徒步探险节”等节庆旅游产品系列。

(二)旅游产品深度开发

1.养生休闲度假产品

森林氧吧养生旅游。利用上思县森林内负氧离子浓度高达每立方厘米8.9万个、芳香植物多达95种、森林绿色景观区域广泛、气候温和的优势条件,推出森林瑜伽、森林太极、森林漫步、森林浴、日光浴、森林景观观赏等旅游项目,满足旅游者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方面的生理与心理需求。

温泉养生休闲游。除了传统的温泉沐浴产品之外,还可以推出不同主题与疗效的温泉沐浴产品,如:金银花浴、植物精油浴等。森林景区企业可以从当地的植物中提取香料,将其做成香油等旅游商品,并可推出香薰水疗项目,以有效地把植物资源优势转化成旅游商品和旅游服务优势。

森林食疗养生。植物养生还可通过餐饮来开发,上思县拥有木耳、香菇、凤凰茶、天桃、莲藕、蒜头、甜笋、扁柑、八角、玉桂、蜂蜜、蛤蚧、山薯等植物资源,以这些干鲜野果、蔬菜为原料,经过科学加工,配上精致的包装,可制成森林特色养生食品[2]25-28。

2.历史文化与民俗文化体验旅游产品

明巨棺探秘之旅。以考古界对当地2008年出土的明代“三合土”巨棺主人神秘身份研究为契机,激起人们对上思县巨棺主人身份探寻的好奇心。打造一条以广西上思县“巨棺”难解之谜为主题的旅游线路,可以将其命名为“上思FS档案”探秘之旅,在出土巨棺的地方附近,设计相关的关于探秘“训象卫”之谜、“黑色”棺材之谜、“束发”之谜、“丁兰尺”之谜五大难解之谜的旅游项目。以建文帝的传说为主线,将具有建文帝生活痕迹的明江、官皇屯、渠皇屯、凤凰山等地方规划成一条旅游线路,在旅游线路中可推出模仿当时建文帝的生活情景的娱乐活动。通过对相关挖掘物的整理,建立专门的上思县明史馆,展示当地明史文化,如:建文帝避难所、土司制度、驯象卫等历史。

千级古商道体验之旅。恢复商道的原貌基础上,模拟古商道在历史上的商旅功能,适当模拟建立一些专门提供给商旅们休息的凉亭、小店,提供与摆设一些给商旅们进行物物交换的历史上所使用的商品与货币;并提供一些用于载人载货的马匹,可让游客通过参与骑马载货,体验行走于千级古商道的感觉。

“虽蕾”歌舞体验旅游。通过“虽蕾”、“双保”、“虽业”为代表的壮族民间歌唱形式,展示民族饮食、歌舞、体育、建筑风格、住宿、餐饮、服饰等民族特色文化,设计让游客从中获得艺术体验、交流与学习的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产品。

上思县百管瑶族天主教朝拜旅游。利用当地百管瑶族与天主教的情结,与传统的瑶族传统文化形成鲜明的文化差异,开发体验当地信奉天主教的瑶族人民的婚礼嫁娶习俗、日常休闲娱乐习俗,特别是体验融合了瑶族习俗的西方节日文化,如与上思县百管瑶族人民一起过圣诞节、复活节和万圣节等。

3.户外探险旅游产品

探险体验游——魔法森林。利用十万大山国家森林公园有天然的森林条件,魔法森林的开发建设主要分为两个方向,分别针对儿童和青年,主题都定位于探险寻宝。

探险体验游——幻想王国。幻想王国的开发就是根据旅游者的自我心理需求而设计的一种梦幻休闲旅游产品。主要分为3个部分分别是三国战场、游戏天地、童话世界。

徒步旅游。在上思县森林核心保护区的外围,沿河打造徒步线路,突显森林植被景观优势,以及气候优势。

漂流旅游。利用上思县内丰富的水资源与高山地势地貌,打造全国性的南亚热带森林区休闲漂流与探险漂流户外体育运动。

4.原始森林休闲观光体验旅游产品

借助该区域丰富的水域景观资源、生物景观资源,打造复合型的原始森林休闲观光旅游产品。

植物科考。上思县具有丰富的动植物旅游资源,根据这一特点,制作森林主要树种、森林生态环境的文字图书、图片、标志牌及录像片等进行系统介绍。

林业、农业、药业观光体验旅游。设计能最大程度发挥林业、农业、药业与旅游业联动发展的产品模式。建设采摘篱园、休闲农庄、药庄、养生茶馆、养生餐馆,专门提供野生药用植物所的茶类、食物类产品,打造森林旅游景区的生态林业、生态农业、药业长廊。

库区湖泊观光旅游。利用已开发的那板水库(金印湖)风光、凤亭河水库打造不同风格的观光旅游,并结合科考、学习等元素。

浅河风光观光旅游。南面山坡向南流的流水水域开发成水上游览观光旅游产品,北面山坡的流水水域开发徒步游览观光旅游。

森林植被景观观光旅游。在核心保护区外围开发稀有植物观光线路,以及开辟从不同视野观看大面积森林景观的旅游线路。

5.森林节庆旅游产品

十万大山原始森林保护“精灵”大赛。以生态、低碳为理念,针对森林内的水体、动物、植物、空气、土壤等组成因子,每年定期举行不同保护主题的保护原始森林“精灵”大赛。

十万大山食疗·森林旅游养生文化节。利用上思县适宜的气候条件,丰富的植物资源,以及食物与药材价值,推广与打造食疗养生活动。

上思县虽蕾歌舞文化节。民俗生态博物馆与动态少数民族人文活动项目相结合,通过节庆、民间健身活动与赛事、演绎表演等民间民族民俗动态项目展现上思县地区少数民族风情。

穿越十万大山·徒步探险节、享受森林风光·上思漂流体育运动节、以及野外生存30天·挑战十万大山。需要在十万大山的外围区域的沿河流域开辟徒步、漂流探险区运动,举办户外徒步、漂流与探险经验交流会等。

三、构建上思县森林旅游环境保护体系

上思县森林旅游在开发建设过程中重点要做到确保森林环境保护建设,提高风景美学质量,为体现“环保、森林和绿色”这一森林旅游之特色,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需加强对景观资源、生物资源和森林环境的保护,加大对风景林的建设力度,营造绿色家园。在构建森林公园的森林环境保护体系时,可从教育体系、发展体系、监测体系、评价体系、防治体系、保障体系六个方面为切入点,强调各体系间相互协调、密切合作,共同承担起上思县森林旅游环境的保护责任[3]-[5]。

评价体系。针对上思县森林旅游地区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可以从环境容量方面进行检测与评价,并从相关的学者、专门的管理机构以及当地社区居民三个角度,提出适合上思县森林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6]505-507。

教育体系。对森林旅游景区内部员工定期进行相关的心理素质、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培训;通过对景区内的动态与静态解说系统的不断完善,以使游客可以从视觉、听觉与触觉等方面获得知识与体验,特别增添环境问题、环境伦理、环境法律以及环境安全等内容,以让游客了解作为一名森林旅游者的责任以及履行责任的要求。

发展体系。政府运用宏观手段,从经济、社会、技术的角度制定相关的政策,对于符合经济、社会、环境要求的策划项目给予资金支持;对开发过程进行监督,禁止和限制不良行为,并建立均衡的利益协调机制[7]45-50。

监测体系。让社区居民了解森林旅游发展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以获得到社区居民的支持;同时,听取社区居民的意见,使他们了解上思县森林旅游的规划和发展情况,鼓励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到旅游开发与管理的工作中来。

防治体系。规范林区旅游路线,做到既有观赏价值又兼有保护防治的功能。可使用当地天然的材料修建交通道路,在道路两侧种植锦带花、山刺玫、悬钩子等灌丛植物。同时,完善卫生设施,合理设置景区厕所,在旅游道路上配置适量的仿树桩混凝土结构的垃圾箱,每天定时、及时清理垃圾,并且对垃圾分类后再集中处理。

保障体系。第一,建立法律保障,可参照或借用《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环境保护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森林法》等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确立森林管治的法律地位,实现有法可依。第二,建立社区支持,抓住森林旅游发展带来的市场机遇,积极扶植社区居民发展第三产业,可让当地社区居民销售当地森林土特产品,从中获取一定的经济收益,提高生活水平;对于一些不能在森林旅游景区区内就业的社区居民,可发展农林复合经营等替代产业或项目,同时让其拥有土地使用权,以使他们的食物和燃料等必需品等到保障[8]7-12。第三,需要科技保障,即森林旅游企业与旅游相关的科研院所之间建立合作机制。一方面,可以为建设生态旅游教学的产学研基地,为实践性教学和研究性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条件,为学生提供多种形式的实践机会;另一方面,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应服务于当地旅游经济,对当地旅游产业的实践给予指导、监督与培训。

四、上思县森林旅游业生态化、低碳化管理

旅游业管理体制生态化、低碳化发展是在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发展背景下产生的一种全新的理念。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循环经济理论、生态足迹理论为基础,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提倡运用节约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等技术,以及在旅游活动的过程中倡导低碳消费、绿色消费等观念,以此达到碳减排目标,强调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关注旅游环境与人类旅游活动的和谐,推动旅游业的低碳化转型,最终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推进生态化、低碳技术在上思县森林旅游开发中的应用

新能源开发与利用技术的应用。可根据上思县的太阳总辐射量大、降雨量丰富、动植物资源数量充沛的能源优势,对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源利用的技术进行研发,将能源应用到旅游景区的主要旅游交通工具的能源供给、建筑建设能源供给、日常生产消费活动能源供给中来。旅游景区景点可引进新能源交通工具的使用,如纯电动车、燃料电池车、混合动力车。

节约能源技术的应用。在建筑前期的建设过程中,注意运用建筑低碳技术,实行环保装修,如外墙节能技术、门窗节能技术、屋顶节能技术、采暖、制冷和照明节能技术;控制水资源的使用量;采用紧凑型节能灯、双端直管荧光灯、U型灯等节能、环保LED彩灯实现低碳照明,安装低能耗照明灯和识别卡能源管理系统来降低能耗[9]27-34;建造以低碳理念为主的环保住宿小木屋与低碳饭店。

废弃物处理技术的应用。建立生产与消费活动过程中的碳排放量指标体系,从而更直观地对活动末端碳排放进行预防与控制;引进如生物工程固碳技术、温室气体的排放控制与处置利用等废弃物处理技术;对废弃物进行资源重复利用,食品废弃物通过沼气发酵转变成生物质能能源。

(二)推动生态农业、药业与森林旅游业的联动与融合

依托上思县良好的农业生产环境与果、林、牧业资源条件,构筑上思县森林休闲游憩带,发挥农业资源的优势,开发“生态农业 +森林旅游”的发展模式,发展观光、休闲度假、乡土型的森林旅游;配合富有特色的服务,开发“务农”旅游,让游客可以亲身参与到八角、玉桂、蜂蜜、蛤蚧、山薯药用类以及香菇、木耳、凤凰茶、甜笋、天桃、扁柑等食品类旅游商品的种植、维护、采摘与加工的过程当中。

(三)对旅游者、社区居民进行生态、低碳理念培育

通过解说牌示、互联网、导游员、讲解员等解说媒介向游客与当地居民普及低碳生活、低碳消费的知识。在上思县旅游网站上设计合适的碳计算器,计算出旅行过程中交通与住宿等行为的碳排放量,使得旅行者能清楚地了解本次旅行所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引导游客旅游消费活动的习惯,如减少住宿的一次性用品使用、选择节能环保照明工具与交通工具、随手关灯、拔插头、少用空调多开窗、使用节水型洁具循环用水等。并通过企业与政府或与旅游组织合作,在发挥企业的社会效益的同时,可以从生活多个方面对公众宣传低碳生活知识,以提高旅游者、社区居民节能环保意识。

[1]刘健,郭立.借“森林重庆”之力,促森林旅游发展——重庆森林旅游的低碳与效益之路[Z],第五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暨度假旅游论坛,2010.

[2]王继庆.中日韩森林旅游的养生主题设计及其产品开发[J].中国林业经济,2009(3).

[3]Wathern P.An Introductory Guide to EIA.In:Wathern P.Envi- ronmental Impact Accessment:Theory and Practice.New York:Unwin Hyman Press,1988.

[4]Ceballos Lascurain.Tourism,ecotourism and protected area.IUCN(The World Conservation Union),Switzerland,1996.

[5]World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Our Common Future.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

[6]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7]刘焰.中国西部森林旅游产品绿色创新的理论范式与路径选择模式[J].管理评论,2003(6).

[8]李维长.国际生态旅游发展概况[J].世界林业研究,2002(4).

[9]李鹏,黄继华,莫延芬,杨桂华.昆明市四星级酒店住宿产品碳足迹计算分析[J].旅游学刊,2010(3).

猜你喜欢

森林旅游
我们一起“云旅游”
小A去旅游
哈Q森林
旅游
哈Q森林
迷失在森林
哈Q森林
哈Q森林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