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味生活 涌动真情

2012-09-22宋涛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2012年5期
关键词:图瓦高考作文命题

[名师简介]

宋涛,硕士研究生学历,任教于江苏省三星级重点中学——洪泽县第二中学,连续多年参加高考阅卷,在省级刊物发表作文指导类文章20余篇,对高考作文命题颇有研究。

试题设计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有人说,生活是一层纸,经不起颠簸

有人说,生活是千层糕,耐得住咀嚼

生活的厚度究竟是什么呢

请以“生活的厚度”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得抄袭。

命题缘由

纵观2011年各地高考语文试卷,共有7套试卷采用了纯命题作文或材料加命题的作文测试形式。命题作文越来越受到重视,和材料作文已能平分秋色。基于此,有必要重视命题作文的训练。

审视近几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命题走势,不难看出高考作文命题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是看重信念的建构及人生观、世界观的确立。的确如此,一个人如果没有正确的、坚定执著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将十分悲哀。高考作文命题必须能体现国家对未来人才的某种规划和期盼,要能反映时代的要求。

二是希望考生能体现出整体的、深入的理性反省力与思辨性。考生要能在对自身与社会事件的审视中,体现出一定的思想性,能用联系的、发展的、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能正确把握对立与统一、原因与结果、个性与共性、本质与现象、必然与偶然等关系。

三是命题多从启迪学生思考生活的多种可能性入手,因为生活本身在向多种“可能生活”敞开着,就像思想向多种“可能世界”敞开一样。作文命题多立足于现实与生活,着眼于未来与发展,引导着语文教学为未来培养人才的责任。

四是命题大多能给考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能让每个人都有具体感受,真正做到了人人有感可发,个个有话可说,题目显得“平易近人”,而不是“深不可测”。

五是作文命题切合“新课标”的理念,正如“新课标”所言:写作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要鼓励学生有个性表达,有创意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写作还要引导学生体验人生,参与生活。

基于以上五点考虑,设计“生活的厚度”这道添加提示语的命题作文题,意在引导学生对生活进行思考和批判,去思考生活背后的单薄与充实,去体验人生的酸甜苦辣,去思考生活的多种可能性。此命题学生都有话说,但思考的深度各有不同,善于挖掘生活的同学,定能以小见大,表达出对生活独到的思考与感悟。

写作导引

审题。“生活的厚度”,语意不难理解,但“厚度”不能仅仅看成度量衡意义上的概念,它应该由具体向抽象延伸。“厚度”本身应该包含两个层面:厚与不厚。“生活的厚度”可以理解为生活的单薄与充实,生活的单调与丰富等等。写作时,不能空谈“生活的厚度”如何如何,而要把“厚度”具体化,落实到生活中的某一个具体的形态。

立意。意是文章的灵魂,文章的统帅。立意新颖深刻的文章,能使读者产生如食美味佳肴的感觉,并能产生强烈的共鸣。这种见解应该是见他人之所未见,道他人之所未道,思他人之所未思,写他人之所未写。本题立意要立足于对生活的审视,关注广阔人生,去发现生活背后的真谛,探讨形成这种生活的社会原因等等。

选材。要想与众不同,就得尽量避开其他人常用的材料,要以独特的视角审视生活,创造性地选取新颖生动而富有典型意义的材料。生活是多方面的。从灵魂深处去思考,所选的材料就可能比其他的要新颖一些,更有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

文体。记叙文体,要写出真情涌动的生活故事:议论文体,要寓思辨与哲理,合逻辑:散文文体,要清新隽永,富有韵味。

佳作展评

生活的厚度

■张子昭

到图瓦人家家访的时候,太阳低低地挂在地平线上,这里的黄昏格外漫长。

图瓦族古朴的木房子随意地散落在草地上,投下长长的阴影,或浓或淡。歪歪斜斜的木栅栏围出小小的院子,几只羊在好奇地张望,马儿不安地踱着步,间或打一个响鼻。图瓦族女人穿了艳丽的民族服饰,抹了厚厚的一层脂粉,站在家门口迎接我们。她的脸上是一副淡漠的表情,毫无笑意,细密的皱纹和粗糙的皮肤,无言地告诉我们生活的艰辛。

我对这次家访提不起丝毫的兴趣,经过多年的开发和改造,我们看到的早已不是他们原来的生活。进了那昏暗的屋子,墙上挂着各种各样的兽首,还有一些民族工艺品。

待我们坐定,图瓦族女人开始为我们介绍图瓦族的风俗和习惯。她的声音沙哑得厉害,像是磨砂纸,包裹了很多的苦痛,那个声音一下一下地拨动着我的神经。

“对不起,我从早讲到晚,很累。”她的语气是歉疚的,近乎哀求,好像所有的辛酸都聚在了她眉眼間淡淡的倦色里。我有些悲哀,一天二三十场,就要把这段话重复二三十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青春就这样在枯燥单调的重复中过去了。

生活在这个女人身上,薄得近乎没有,近乎一声随风而逝的叹息。

最后,她给我们跳了一支舞,俯身耸肩,仰头弓背,或是把蓬松的裙摆旋成一个圈。她把柔软的身体弯成一个个曼妙的弧度,亦真亦假,如梦如幻。我只有从她的舞姿中一窥原本的生活,而她,只有在跳舞的时候,才能一扫忧愁,记起甚至触摸到那段被世人遗忘的时光。

从图瓦人家出来的时候,已经接近九点钟,暮色四合,倦鸟归林。

我们一行人沿着小道往上走,虫声繁密如落雨,谁也不说话,心里只有薄薄的凄凉。我抬头,看见星空,清晰而硕大,如繁盛的思想,不断接近我思索的头颅,星星嵌进透蓝的天空中,非常沉静温柔。

这浩瀚的星空,让我的思绪奔驰,我看见了曾经的图瓦族人,他们驾驭着烈性的野马,让那高傲的头颅低下,然后向密林深处疾驰;他们在过冬时节,围着篝火跳热烈奔放的舞蹈,祭祀土地,祭祀水神。他们敬畏大自然,让自己的生命与大自然紧密结合,向大自然的深处探索,也向自我的生命深处探索。因为有了这灵动的水,这沉稳的山,他们的生活才多了份厚度。

一位旅行家在旅行了大半辈子后,停下脚步说:“若这世界上还有一片土地未被现代文明踩过,那一定是神的自留地。”

有一天,人们发现记忆中美好的生活竟然就存在于这样一个深山洼地中,于是他们如群蜂归巢,如朝圣膜拜般到来。随后他们把这块地圈起来,开发成旅游景点:把推土机开进来,用钢筋水泥建成旅馆:把外界浮躁繁华的风带进来,一点点把图瓦人与土地分离。图瓦人的生活也因为没有了厚重的土地支撑而变得单薄。

几十个夏夜,无数奇奇怪怪的旅客住在禾木,在布尔津县城,有时甚至外地人比当地人还多。等到很多年以后,过去的生活被彻底遗忘,图瓦族人消失殆尽,我们只有从地图向上看,在西北,在尽西之西、尽北之北的地方,才能看到“喀纳斯”三个字的时候——

神还存在于这个世界上吗?

点评本文主题深刻,由一次到图瓦族人家家访的经历起笔,从而引发深沉的叹息:在现代文明的不断侵蚀下,没有了厚重土地的支撑,图瓦族人的生活也就日益单薄,丧失了最初的魅力。从容而暗藏忧伤的笔调、简洁练达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比喻使这篇散文文质兼备,富有文化味,是一篇难得的佳作。

猜你喜欢

图瓦高考作文命题
高考作文的得分点
俄罗斯图瓦人的民族国家认同
高考作文如何用“词”
高考作文两关注
图瓦人在喀纳斯湖上“团拜”新春
新疆图瓦人民族认同两种趋势及其原因
你眼里的2016高考作文是怎样的?
新疆布尔津图瓦新村古墓地
2012年“春季擂台”命题
2011年“冬季擂台”命题